周國安
【寫作導引】
這次作文指導的題目是“這就是我”。要想寫好這篇作文,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真實的“我”:作文的態(tài)度要真誠,筆下的“我”應該是真實的,沒有經過化妝,不是戴著面具的。既不宜為了美化“我”,裝飾一些“我”本沒有的優(yōu)點;也不宜故意貶低“我”,隨意添加不屬于“我”的缺點。同時,真實的人,一般來說,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會一無是處,所以要注意平衡“我”的兩面,你可以以一面為主,但最后最好捎帶著點一下另一面。即使是缺點,只要真實,一樣可愛。如一位同學寫自己是書蟲,特別愛讀書,拿到書就沉迷進去,廢寢忘食;最后也點了一下,因此而缺乏自制力,有時會把學科學習的時間挪用到讀書上,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這種誠實的態(tài)度,刻畫了一個常態(tài)的、一般人覺得可親的“我”。
個性的“我”: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一般而言,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例如你是調皮的,你們班級里可能還有兩位調皮的同學,你跟他倆的區(qū)別在哪里,你應該很清楚。寫作時,應該把這個區(qū)別表現出來。如此,才不會跟別人混淆,你的個性才鮮明。再如,你是活潑的,別人以“假小子”視之,但別人這樣稱呼你,你卻未必認可,你可能覺得自己的“假小子”性格,不是一種大大咧咧的“傻”,而是一種源于內心的快樂,一種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豐滿的“我”:看到這個題目,同學們腦海里會跳出很多詞匯:活潑、樂觀、幽默、拖拉、愛哭、潔癖……確實,“我”是豐富的,有很多側面,但不是每個側面都要寫。豐富不是豐滿,集中才能豐滿,要凝聚筆力,只寫一點,或者兩三點。要以故事說話,以細節(jié)說話。比如,你愛看電視,那就寫一個因為迷戀電視差點兒誤事的情節(jié),不就一下子把你這一嗜好凸顯出來了嗎?再如你愛哭鼻子,那就寫一個細節(jié),在別人根本預料不到的場景里,你淚落如雨,別人都詫異地看著你。這樣一個細節(jié),會讓讀者深深記住你、了解你。細節(jié)化的你,才是立體的、豐滿的。
總之,“這就是我”,不應該是抽象的概述,而應該通過具體事件的描述,給別人一個鮮明的印象。
【佳作展示】
這就是我
許宜鷗
一說到女孩兒,大家都會和“文靜、文雅”這些詞聯(lián)系起來,而了解我的人,則總是把我和“野蠻、頑皮”這些詞扯在一起。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是一個“野蠻女生”。
為了活出自我,為了擺脫“淑女”的樣子,我把一頭漂亮的長發(fā)剪得短短的,站在鏡子前,細細打量一番:短短的頭發(fā),黑色的運動鞋,再加上灰藍色的衣服。嘿,還真像一個男孩子!
可是這個形象在他人眼中卻大打折扣。首先便遭到媽媽的反對,她無情地命令我:“從現在開始,必須留長發(fā)!”沒想到連最疼愛我的奶奶也做了媽媽的“幫兇”,一個勁兒地勸我把頭發(fā)留長。我才不管她們的嘮叨呢,甩掉沉重的長發(fā),整個人都感覺輕松多了。
女孩兒一般都喜歡紅、黃、粉紅之類的顏色,可我卻最喜愛黑色和藍色。用的鋼筆是黑色的,書包是藍色的,穿的衣服是黑色和藍色的,就連用的牙刷也是黑、藍相間的。這些都是男孩子身上具有的特點,卻出現在了我的身上。在媽媽看來,她的女兒一定投錯胎了?,F在長大一些了,為了照顧媽媽的情緒,有時也委屈自己穿一些媽媽買的衣服。
上了初中,我的鼻梁上架上了一副眼鏡,看上去倒有了幾分“淑女”的味道,但內在的我并沒有改變,我還是原來的我。我和哥哥下跳棋,明明輸了,卻死不認輸,一個勁兒地纏著要再下。他不肯下,我就拿出嘴上的功夫來,大聲地跟他嚷:“不行,失敗者難道沒有權利挽回自己的名譽嗎?如果你不敢下,就算你輸了,學三聲狗叫,我就不再下!”“一個女孩兒,說話聲音不能小點兒嗎?”“氣死我了,連人家說話也要管!”我順手揪住他的耳朵,對著耳朵大喊:“你管得著嗎?我就是這樣!”他認輸了,盡管不樂意,也只好乖乖地陪我再下一盤。
這就是我,一個倔強的、不服輸的、向往自由的花季女孩兒。
【簡評】
作者顯然很了解自己,她抓住自己“野蠻女生”這一點,寫自己不“淑女”的種種表現,在生動的敘述和細節(jié)描寫中,每個讀者都能鮮明地感受到她的與眾不同。最后她進一步把自己野蠻外表下隱藏的真正性格揭示出來:“倔強的、不服輸的、向往自由的”。這不正是花季的獨特氣息和魅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