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
瑩瑩
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的故事,說是在某一處旅游名勝地,許多游客一路丟雜物,什么果皮、瓜子殼、廢手紙,應(yīng)有盡有,一個外國的(大概是日本人吧)老太太傴僂著腰跟在后面一路撿垃圾。不知道王鈺峰小朋友的這篇作文《一個塑料袋》是根據(jù)這樣的故事寫的,還是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的。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受到了新聞的啟發(fā),如果是后者,那么寫的是真人真事。當然,作為寫作方法,兩者都是可以的。不過后者更有原創(chuàng)性,更值得我們提倡。
這篇作文的主題是環(huán)保,呼喚文明,但它不是以治理廢氣污水這樣重大的環(huán)保題材為內(nèi)容,寫的只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小事情。是呀,現(xiàn)在正逢盛世,生活富足,每次學校組織大家去春游,大家總要帶上許多可口的食品,那么美食產(chǎn)生的生活垃圾怎么處理呢?
這就是“于細微處見精神”了。我們許多同學總會不自覺地隨手一扔,這樣你扔我也扔,不一會就“一片狼藉”了。小作者做了有心人,他事先帶上了一個塑料袋,把大家扔下的廢品撿起來裝進袋子里。在他的帶領(lǐng)下,同學們也都參與進來“打掃戰(zhàn)場”,不一會,剛剛還慘不忍睹的景點又成了干凈、整潔的旅游勝地了。
這篇作文的一個特點是不做作、不張揚。小作者的“戰(zhàn)利品”是回家之后被老奶奶發(fā)現(xiàn)的,這說明小作者這樣做,不是為了“做好事”,為了表現(xiàn),而是一種自覺的文明行為。“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只要我們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前進一大步”,這樣漂亮的話也就變得真實可信了。
一個塑料袋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街小學四年級 王鈺峰
春姑娘又回來了。她親吻大地,小草率先換上了鮮綠的新衣;她撫摸柳樹,柳樹長出了嫩綠的長發(fā);她輕拂桃樹,桃花綻開了笑臉。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們學校組織大家春游,到東湖磨山植物園參觀梅展。
春游前夜,父母給我準備了香甜的果凍、可口的薯片、酸酸甜甜的話梅……并且我要他們準備了幾張報紙和一個塑料袋。
來到植物園門前,就能聞到梅花的幽香。進去一看,很多花都開了,花枝招展,只有少數(shù)蓓蕾初綻。向遠處眺望,真是婀娜多姿,萬紫千紅;近處觀賞,怒放的花有紅艷艷的、黃燦燦的、白茫茫的,格外鮮艷。
中午時,同學們都從書包里拿出可口的食物,津津有味地品嘗起來。一會兒,有的鼻子上粘滿了奶油,有的嘴上粘著蛋糕,還有的臉上像個大花貓。
這時,地面上一片狼藉。食品包裝袋在風中跳舞,飲料瓶在草皮上躺著,沒吃完的食物在地上曬太陽。我趕快拿出準備好的塑料袋,抓起地上五顏六色的包裝袋,拾起圓柱形的飲料罐,撿起像小帽子一樣的果凍殼,把它們?nèi)糠胚M塑料袋。同學們看見我打掃“戰(zhàn)場”,也不約而同地參與進來。
回到家里,奶奶問:“小蘿卜頭,還有什么好吃的給我吃?”
我說:“你自己在書包里找。”
奶奶打開一看,是一大袋垃圾:“你像一個傻子一樣,帶這么多垃圾回來干什么?”
我理直氣壯地說:“這是風景區(qū)的垃圾,要是沒有人清除掉,那后來的人就觀賞不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了?!?/p>
這時,奶奶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并豎起了大拇指。
一個小小的塑料袋就能讓我們的風景區(qū)變得干凈美麗,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從你做起,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只要我們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前進一大步。
指導老師 蔣 志 圖 周 嶺 周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