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
盧慧
《幸福的外婆》這篇作文的話題是關(guān)于社會倫理和道德情操方面的。小作者的外婆養(yǎng)育了四個子女,晚年過著幸福的生活。小作者開始時有點不明白:為什么媽媽、大姨、小姨還有舅舅總是搶著給外婆錢呢?富足的外婆并不缺錢花呀!后來明白了,這是孝道,向老人盡孝心是我們做人的本分。俗話說,“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何況我們?nèi)四?!所以小作者暗暗下定決心,“長大后也一定像大人們那樣對待老人”,“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有一個幸福、安樂的晚年”。
這篇作文的主題無疑是積極的,在寫法上也有可取之處。首先,它選擇了生活中的一個真實的細節(jié),媽媽、大姨、小姨、舅舅他們給外婆錢,連生活比較拮據(jù)的舅舅也“充大胖子”,不甘落后。這種現(xiàn)象在許多大家庭里常常出現(xiàn),我們可能都見過,所以很有真實感。其次,小作者由此而生發(fā)出感悟:他們?yōu)楹我@樣?聯(lián)想到在自己家里“爸爸總是夾起魚尾自個吃,而把魚身讓給奶奶吃”的情景,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孝敬老人,孝敬老人是年輕人的美德。這樣,從不懂到恍然大悟,條理就很清晰,所以娓娓道來,較為感人。再次,這篇作文是要講道理的,但小作者沒有講空頭道理,而是通過真切、具體的事情,大人們的言傳身教來證明。文中對爸爸孝順奶奶的細節(jié)設(shè)置很自然貼切,對前面的主要情節(jié)起了呼應(yīng)的作用,這樣,小作者最后抒發(fā)的情感就更為感人了。
現(xiàn)在,大家都在建設(shè)和諧社會,我們每一個人要從自己做起。孝順老人,建設(shè)美好的家庭,就是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幸福的外婆
浙江省平湖市當(dāng)湖中心小學(xué)四年級 郭冬麗
今天,媽媽拿著大禮包和外婆愛吃的水果,帶著我一起到外婆家去。
到了外婆家,我一看,大姨媽、小姨媽、舅舅都在??斐燥埩?,他們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似的,都爭先恐后地拿出錢來給外婆。外婆笑著說:“現(xiàn)在生活好了,我一個人用不了那么多錢,你們少給我一點兒吧。”“不!”媽媽第一個說,“姐姐這幾天病了,花了不少醫(yī)藥費,讓她少給點吧?!痹捯魟偮?,大姨媽推辭說:“不,我的女兒都已經(jīng)工作了,而弟弟的兩個孩子正在讀中學(xué),負擔(dān)重,還是讓他少給點吧。”我想:大人也真稀奇,都要充“大胖子”,現(xiàn)在且看舅舅又有何話說。誰知,舅舅說得很干脆,也更直截了當(dāng)?!安恍?!”舅舅一口拒絕了,“我能安排好,我不會虧了自己的孩子的。”這時,小姨媽也笑嘻嘻地說上了:“你們都有孩子,用錢的地方能少嗎,哪樣又可以省得了錢呢?我呢,現(xiàn)在還是‘香火未續(xù),應(yīng)該多給點!”可是她的話剛說完,得到的依然是眾人的一致反對……
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既然外婆自己說少給點錢,你們?yōu)槭裁催€堅持呢?”媽媽回答說:“你外婆把我們四個撫養(yǎng)大,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寧可自己節(jié)約點,也得讓外婆過一個幸福的晚年?!?/p>
哦,我懂了!為什么每次吃魚時爸爸總是夾起魚尾自個兒吃,而把魚身讓給奶奶吃;為什么每次爺爺來到我們家時,媽媽總是讓我把那把舒服的靠椅搬給爺爺坐……
我長大后,一定要像大人們那樣對待老人。真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有一個幸福、安樂的晚年!
指導(dǎo)老師 朱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