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杭 楊雪芹 徐 湘
摘要:足球競技能力是依據足球運動項目的制勝規(guī)律和比賽要求通過專門訓練形成的參賽能力,是以足球戰(zhàn)術意識為核心的多要素協同、支撐構成的系統。系統要素之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各個要素在戰(zhàn)術意識的引領下通過戰(zhàn)術行為發(fā)揮著特定的作用,同時又對戰(zhàn)術意識的發(fā)展起著強化和支撐作用。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84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09-1269-04
Building a Football Competi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with a Core of Conscious of Tactics
HUANG Zhu-hang1, YANG Xue-qin1,XU Xiang2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2.Shandong Entrepot College for Workers andstaff University,Jinin 272037,Shandong China)
Abstract:Football 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winning projects of football competition called for the adoption of laws and 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training capacity of entries is football tactical awareness at the core of many elements of coordination, and a support system. Cross-cutting between the system elements, a mutual penetration, various elements of tactical awareness through under the guidance of tactical play a specific role,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actical awareness and support play an enhanced role.
Key words:
競技能力結構是我國運動訓練學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近20年來,我國學者圍繞提高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這一主線,對競技能力結構、制勝因素等開展了大量的專題研究,取得了大批優(yōu)秀成果。一般訓練理論對競技能力的研究主要是競技能力的本質、基本要素及其要素的組合方式。對競技能力的界定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競技能力是由體能、技能、戰(zhàn)能、心能和智能等五要素所構成并綜合地表現在競技活動過程之中的運動員參賽能力[1]。競技能力是指運動員參加訓練和比賽所具備的本領,是運動員形態(tài)、機能、素質、技術、戰(zhàn)術、智力、和心理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概括為心、技、體、智四種能力[2]。反映競技能力結構相互關系及作用方式的代表性理論有:“木桶理論”;競技能力非衡結構及其補償理論;競技能力“時空變化理論”;“雙子模型”理論等。競技能力的非衡結構是客觀存在的,它具有整體性與層次性等多種特征。“整體性特征表現于運動員競技能力整體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顯示著運動員競技能力各構成要素之間聯系的有機性。層次性特征則表現于運動員競技能力各構成因素對競技能力結構功能作用等級的不同,表達著競技能力各構成要素在競技能力結構中作用的大小。”[3]以上這些研究在一般訓練學層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競技能力結構理論。概括了所有運動項目運動員競技能力的一般組成部分和基本結構。這種一般結構和基本規(guī)律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解決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但這些研究成果為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論依據。
我國足球專項訓練理論也對足球競技能力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大部分研究主要參照一般訓練學構建的競技能力模式,對專項體能、技術、戰(zhàn)術、心理、智能等要素進行分析,在這五個要素的層面結合專項特點分析它們的相互關系。研究的層面與視角和一般訓練學基本一致,主要是平面化,解釋性的研究。認為:“足球競技能力是運動員參加競技活動,表現最佳水平的一種素質;是運動員的體能、技能、智能、心理能力和球隊的凝聚力的綜合反映”[4]。
有研究者根據足球項目的集體性特征,將足球競技能力分為個體競技能力和球隊競技能力。[5]劉丹等論述了足球等同場對抗集體項目,認為球隊的競技能力是作為一個整體功能表現出來的,它的高低取決于單個運動員個體的競技能力,更重要的是各個隊員之間協調配合及他們各種能力的合理搭配所構成。[6](劉丹 2006. 1)
有學者開始根據足球運動的特殊性對足球競技能力結構進行不同維度、不同層次的研究。認為:“競技能力系統是由足球行動、足球意識和足球意向三個子系統構成,而足球行動子系統又是由體能、技術和戰(zhàn)術所構成;足球意識子系統是由智力因素、足球理念、文化素質和比賽知識所構成;足球意向子系統又是由非智力因素所構成,包括足球動機、足球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項主要因素?!?sup>[7] 國外對于足球競技能力的研究很少見對競技能力結構本身的分析研究。比較多的是對競技能力的某一要素的測試、訓練、應用研究。競技能力的分析基本是與足球運動的行為特征和基本要求相聯系(圖1)。
縱觀國內關于競技能力、足球競技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出:對競技能力的研究在我國是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從共性到個性不斷深化的過程。研究內容逐步涉及到了足球競技能力的特殊性,即戰(zhàn)術意識在足球競技能力中的特殊作用。無論是一般訓練學研究的結果還是足球專項理論研究結果都為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入研究足球競技能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國外對競技能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為我們研究競技能力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也為我們將理論研究與訓練實際相結合提供了范式。
然而,從中外足球競技能力的研究文獻分析中我們也發(fā)現:針對足球運動項目的特點和制勝規(guī)律對足球競技能力的整體結構和核心要素進行細致分析的研究還比較薄弱。我們運用文獻法對一般競技能力、足球競技能力、足球制勝規(guī)律和戰(zhàn)術意識的特殊作用等理論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采用比賽觀察法、訪談法對足球競技能力、足球制勝規(guī)律、戰(zhàn)術意識等在實際比賽中的表現進行觀察和比較,特別是通過分析戰(zhàn)術意識在足球競技能力中的特殊地位,提出了該課題研究的基本立論:即足球競技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戰(zhàn)術意識。
足球專項運動理論對競技能力的研究不僅要從理論上解釋足球專項競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為改進和提高足球競技能力提供依據。研究足球競技能力的結構和形成規(guī)律,就是要為構建合理的足球競技能力提出理論指導和實踐操作模式。對足球競技能力認識可以遵循和借鑒一般訓練學的原理與方法,但是,其視角一定是足球場上特殊的制勝規(guī)律和制勝要素。足球競技能力理論模式從要素、結構、功能一定是與足球制勝規(guī)律和要求高度吻合的。因此,構建足球競技能力結構的邏輯起點是研究足球制勝要素和規(guī)律,過程是探究足球運動制勝的客觀規(guī)律與運動員主觀制勝能力的關系,構建符合足球制勝要求的競技能力,終極目標是解決足球場上獲勝能力問題。
1足球競技能力的整體特征
根據一般訓練學有關競技能力結構理論,按照足球運動的制勝規(guī)律的要求,我們認為:足球競技能力是指運動員按照足球運動項目的制勝規(guī)律和足球比賽要求通過專門訓練形成的參賽能力。足球競技能力除了要符合競技運動的一般要求外,更主要的是要有與足球專項的特殊要求高度吻合的結構和功能。足球競技能力應該按照足球制勝規(guī)律的要求構建。因此,足球競技能力結構是一個多因素組成的復雜系統,是一個以足球戰(zhàn)術意識為核心的多要素協同支撐的整體結構(圖2)。
在足球競技能力結構中,各種要素所處的地位不同發(fā)揮的作用也不同。戰(zhàn)術意識處于核心位置。體能、技術和戰(zhàn)術方法作為協同要素,在戰(zhàn)術意識的控制下共同完成比賽中的戰(zhàn)術行動。心理素質和溝通能力發(fā)揮著支持作用。
在足球競技能力結構中,體能、技術、戰(zhàn)術、心理、智能這些一般競技能力的要素并非簡單并列,而是在比賽中有機組合,相互支持和影響,在戰(zhàn)術意識的統領下,發(fā)揮著各自的獨特作用(圖3)。
戰(zhàn)術意識由戰(zhàn)術知識和戰(zhàn)術經驗集合而成,通過足球技術、場上跑動以及足球戰(zhàn)術方法所組成的足球戰(zhàn)術行為在比賽中表現出來。而戰(zhàn)術經驗又通過戰(zhàn)術行為的反復實施和運用過程得到不斷積累,戰(zhàn)術知識也在戰(zhàn)術行為的不斷運用過程中得到驗證和發(fā)展。戰(zhàn)術行為的實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得到心理素質和交流能力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交流能力會對戰(zhàn)術意識的表現和戰(zhàn)術行為的運用起到支持作用。
因此,足球比賽場上的個人戰(zhàn)術行為是由戰(zhàn)術意識控制下的技術、戰(zhàn)術方法和體能所表現。戰(zhàn)術意識的發(fā)展與戰(zhàn)術行為的運用效果構成一個循環(huán)系統,互為前提,相互促進,同步發(fā)展,共同提高。
心理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是足球競技能力中一種特殊要素。足球運動員個體的競技能力要依托心理素質的支持和足球場上特殊的溝通交流形式構成團隊競爭能力。所以,心理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是足球競技能力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們共同構成足球競技能力的支持體系。
2戰(zhàn)術意識是足球競技能力的核心要素
足球競技能力結構核心要素是戰(zhàn)術意識。戰(zhàn)術意識是一個集合能力,從結構上看,是對足球項目的認知所形成的足球戰(zhàn)術經驗與足球戰(zhàn)術知識組成的一個心智過程,它在比賽中的具體體現是感知理解場景,與同伴進行交流溝通,進行思維決策。足球戰(zhàn)術意識之所以成為核心要素是因為它是足球場上所有行為的總控制。
足球比賽從制勝本質上看,是兩個集體之間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的攻守對抗。這一本質使得足球比賽呈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比賽人數多、場地大,運動員要兼顧球、同伴和對手的行動。在大多數比賽時間內,運動員要處理同伴和對手之間的關系、運動員和場地位置之間的關系,運動員個人的競技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前提,必須是本方隊員之間要有高度的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因此,足球是一種關系復雜的比賽。
其次,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技戰(zhàn)術運用的目標始終處于變化狀態(tài)。在足球比賽中個人和球隊的總目標是進球與阻止對手進球,但90 min內的控球權的不斷轉換,使得每一個戰(zhàn)術行為的目的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變化中。戰(zhàn)勝對手的基礎是有效的戰(zhàn)術行為,也就是要求運動員要能夠準確地觀察同伴和對手的移動情況,正確地判斷同伴和對手的下一步行為,保證技戰(zhàn)術運用的準確性。
另外,足球規(guī)則隊隊員的活動限制不大,允許一定程度的合理沖撞,使得足球運動員活動范圍大,行為方式有較大的自由選擇權,球員在球場上具有非常大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足球是一種賦予運動員高度決策權利的比賽。
足球運動的這些由制勝本質衍生出來的特點決定了足球比賽是足球運動員在特定情景下、特定的需要驅動下,在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的控制下選擇特定戰(zhàn)術行為與同伴合作達成目標的過程。不是比單純的力量、速度、耐力,也不是比單純的技術質量。而是比一種對足球場上發(fā)生的各種情景、各種關系、各種時刻、各種行為做出正確的觀察、判斷、思維、決策,并能運用合理有效的行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足球戰(zhàn)術意識控制下的足球特定行為能力,這種能力也就是足球競技能力。
在足球比賽中每一種因素作用的大小并非均等地對比賽結果發(fā)揮作用,在各種因素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中,總會有一個或一些因素發(fā)揮主要作用。就是說,我們在對足球制勝要素的認識和制勝規(guī)律的把握中要能夠抓主要矛盾,分步驟、分層次、分階段地發(fā)展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足球競技能力的訓練也應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抓主要因素和主要環(huán)節(jié)。
在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中,根據足球比賽的特點,按照不同因素對足球比賽獲勝的影響力度,我們認為足球戰(zhàn)術意識是控制足球運動員場上行為的中樞,是銜接場上不同時刻的階段性目標紐帶,是連接團隊成員的靈魂。運動員在足球場上的所有個體和團體行為都是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指導下的戰(zhàn)術行為,戰(zhàn)術意識自然成為足球競技能力的核心要素。
3足球競技能力結構協同要素
足球技戰(zhàn)術行為表現是足球戰(zhàn)術意識實現的載體,沒有它們戰(zhàn)術意識無法表達。在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統領下的技戰(zhàn)術行為表現,是戰(zhàn)術意識的外部形態(tài)。在足球場上,脫離了戰(zhàn)術意識的技術、戰(zhàn)術和體能是無效的行為。“真正有效的技術訓練,必須結合場上的判斷和戰(zhàn)術意識,這是決定隊員水平高低的關鍵,只解決怎樣提高技術,而不結合時間地點和對手,有針對性地提高技術,最終是浪費時間和精力。"[9]
在比賽中技戰(zhàn)術行為是戰(zhàn)術意識實現的工具,荷蘭足球講師說過:“技術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完成簡單任務,對于優(yōu)秀運動員來說可以解決復雜問題”。[10]技戰(zhàn)術要靠戰(zhàn)術意識來掌控和運用,技戰(zhàn)術水平的高低依賴于戰(zhàn)術意識的程度。而體能則是戰(zhàn)術意識實現的基本保障。
綜上所述,足球戰(zhàn)術意識水平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標志。戰(zhàn)術意識需要相應的技術、戰(zhàn)術和體能等能力協同實現,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技術和體能的不足。但戰(zhàn)術意識不足卻無法通過其他能力來彌補。
4足球競技能力結構支持體系
足球競技能力結構中的支持體系主要由心理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構成。心理素質主要是由運動員的情緒、需要、動機、意志等部分組成的,它能夠在比賽中調節(jié)和控制運動員的心理活動與行動表現,為運動員比賽提供心理能量。
足球比賽是一種團隊的競賽,個體的競技能力必須要集合成團隊競技能力。在足球比賽的對抗環(huán)境中,11個人在各個時刻的目標轉換中要有統一的思想。沒有共同的思想和目標11個人不是團隊而是一盤散沙,就不可能形成競技能力疊加的集合戰(zhàn)斗力。這種集合就要靠隊員之間溝通交流。足球運動員在足球場上特殊的溝通能力是個體運動員競技能力得以在團隊中發(fā)揮的重要支持因素,是團隊之間建立聯系的重要紐帶。
5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思路
足球競技能力的發(fā)展問題不僅是理論認識的問題,更是訓練實踐問題。從理論上分析足球競技能力的結構是為了在訓練實踐中能夠理清思路,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發(fā)展足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只有針對足球競技能力的結構和制勝規(guī)律進行訓練,才能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水平,才能增強運動員比賽中的對抗實力,從而最終解決足球場上的獲勝能力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以下發(fā)展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基本思路。
5.1重視對戰(zhàn)術意識的理論認識和實戰(zhàn)訓練在足球運動訓練和比賽中經常有教練員要求運動員“用腦子踢球”,充分說明廣大教練員從感性上意識到戰(zhàn)術意識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國無論理論和實踐中都未能確立戰(zhàn)術意識在足球競技能力中的核心地位。要使運動員能“用腦子踢球”,關鍵在于教練員能訓練運動員有“用腦子踢球”的能力。戰(zhàn)術意識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專門化心智能力,戰(zhàn)術意識訓練必須是一個在理性認識指導下的過程。因此要加強研究,進一步分析戰(zhàn)術意識的結構和形成機制,使戰(zhàn)術意識的訓練建立在科學高效的平臺上。
在訓練實踐中,要使各級教練員明確認識足球比賽是戰(zhàn)術意識控制下的技戰(zhàn)術行為競賽,要把發(fā)展戰(zhàn)術意識放在足球訓練的首位,把戰(zhàn)術意識的訓練融入到每項訓練內容、每個訓練環(huán)節(jié)中。
5.2重視戰(zhàn)術行為的整體發(fā)展當今的足球理論中,運用一般訓練的原理,我們通常將足球競技能力在理論上分為體能、技術、戰(zhàn)術、心理、智能五個子系統。這種認識導致我們在訓練實踐中,將足球競技能力的發(fā)展過程機械地分為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zhàn)術訓練等,破壞了足球競技能力的整體結構,將比賽中一個完整的戰(zhàn)術行為分割成孤立的體能訓練、技術訓練和戰(zhàn)術訓練,“造成基本功問題盡管在我國青少年訓練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仍然解決的不好”。[11]
在足球競技能力的訓練發(fā)展中,除了初學者需要在相對獨立的條件下進行必要的控球技術能力訓練外,脫離比賽情況下的技戰(zhàn)術訓練是難以造就優(yōu)秀運動員的。因此,發(fā)展足球技戰(zhàn)術、體能等能力的訓練,應根據比賽的需求作為一個整體的戰(zhàn)術行為來發(fā)展。
5.3加強心理訓練的針對性近年來我國足球運動員在一些國際大賽中未能發(fā)揮正常水平,足球運動員的心理問題開始受到管理人員和教練的重視。一些運動隊和俱樂部也認識到運動員心理能力的重要性,開始求助于心理專家為運動隊解決心理問題。心理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依靠賽前調節(jié)和矯正提高改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進行長期的針對性訓練來提高運動員的心理能力水平。心理素質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由認知系統和動力系統構成。認知系統是戰(zhàn)術意識形成的重要基礎,動力系統影響和調節(jié)運動員和運動隊的行為。因此,要加強足球運動員心理能力的形成發(fā)展機制研究,對不同類別的心理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訓練措施和手段,推動戰(zhàn)術意識的發(fā)展,提高整體的心理素質,使足球競技能力具有強有力的支持體系。
5.4建立足球場上的“溝通交流語言”足球場上的交流涉及到與比賽相關的所有問題,而且交流依靠的是一種特殊的“足球”語言,這種“語言”需要訓練和學習掌握。足球場上的溝通和交流要求隊員要有統一的思想和共同的目標,要有對比賽場景的共識。因此,足球訓練要提高足球運動員對基本戰(zhàn)術陣形的認識和理解,使隊員把握足球比賽的一般規(guī)律,加強運動員對比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隊員之間共同思想和認識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比賽中一些特殊時刻目標轉換的分析來學習,對重要位置的作用、意義的反復體驗來實現。
6小結
在對足球競技能力結構的認識上,是在一個相對宏觀的層面進行的,僅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要素及其組合形式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只能解決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問題,為足球競技能力的訓練提供基本思路。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還需進一步深入:一是需要對足球戰(zhàn)術意識這一核心要素的組成、結構、形成機制、訓練策略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二是需要對足球戰(zhàn)術意識與戰(zhàn)術行為的關系和訓練方法手段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只有從宏觀到微觀,從認識到訓練方法手段的整體研究,才能真正解決足球競技能力發(fā)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使我國足球運動的科學訓練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
[2] 徐本立.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61.
[3] 田麥久.競技能力結構理論的發(fā)展與“雙子模型”的建立[J].體育科學,2007,7 :5.
[4] 劉民勝.足球運動競技能力系統組合因素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7,1:29.
[5] 劉民勝.足球運動競技能力系統組合因素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7,1:30.
[6] 劉丹.球類運動訓練理念的批判[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19.
[7] 王鋒.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研究,2007,12:94.
[8] 王鋒.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研究,2007,12:96.
[9] 谷明昌.現代足球理念[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14.
[10] 亞洲足球聯合會.亞洲足球教練員C級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53.
[11] 麻雪田.現代足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 黃竹杭.足球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的構建過程及訓練策略設計[M].北京,2004.
[13] 吳鴻春.同場對抗性項群運動員競技能力非衡結構理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
[14] 劉大慶.運動訓練活動中的整體與細節(jié)問題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7,30(2).
[15] Thomas reilly .(美) science and soccer,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