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克成
摘要:對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良性影響的價值進行探討, 發(fā)現拓展訓練對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對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對高校拓展訓練活動的實施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普通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拓展訓練;心理健康;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09-1266-03
Probing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Positive Influence of Out-word Bound in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UN Ke-che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11, Henan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positive influence of out-word bound in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ink that out-word bound have very vital role to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Out-word bound,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mental health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Key words: t-word bound; mental health; university student
面對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部分大學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差,心理衛(wèi)生知識缺乏,加之教育疏導不及時,極易陷入精神困擾和痛苦之中,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對他們的成長造成障礙。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納入到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體系中,實行主管領導負責,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師為主體,專兼結合的工作體制和體系。
1拓展訓練的內涵
拓展訓練(Outward Bound)是由德國教育家?guī)鞝柼亍h恩(Kurt Hahn)所提出的。1941年,第一所拓展訓練中心在英國成立,以海上訓練模式全力協(xié)助當時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身處險境的船員,培養(yǎng)堅毅的性格和建立無懼的勇氣面對逆境。拓展訓練1995年進人中國,近幾年來迅速發(fā)展,不斷受到推崇,被越來越多的政府機關、大中型企業(yè)列為培訓項目,訓練目標也由單純體能、生存訓練拓展到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團隊合作精神。如今,拓展訓練已發(fā)展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戶外體驗式教學模式。
拓展訓練包括場地、野外和水上3部分。場地訓練即在專門的訓練場上利用各種設施,展開攀登、跳躍、下降、通過等活動。又分為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個人項目要求每個人充分發(fā)揮出體能和心理上的潛力,經受一定難度的考驗,最大限度地完成活動指標;集體項目以復雜性、艱巨性為特征,要求全體成員共同建立良好的團隊氣氛,以相互理解、信任、協(xié)作、融洽和默契來克服活動中的困難,達到活動的目的。
拓展訓練項目的困難度決定了參與者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的程度,有一定的困難但經過努力完成的訓練具有較好的培養(yǎng)大學生意志品質的特殊功效,可以增強大學生自尊、自信,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評價自我的能力,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并且心理拓展訓練是以獨特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模式,在成功和失敗中培養(yǎng),形成真實、穩(wěn)定的自信心。所以,通過心里拓展訓練可以預防、改善和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2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調查
據統(tǒng)計,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比例為23.25%,90年代上升為25%,近幾年有的大學已達到了30%。上世紀末,原國家教委在調查的12.6萬名大學生中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1998年,崔玉華等人在北京的7所重點大學和一所普通大學作調查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占26.4%。對北京市海淀區(qū)16所大學的調查發(fā)現,因精神方面有問題而休學的占總休學人數的37.9%,退學的占退學總人數的64.4%,均居首位。
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課題組最新的調查顯示:有16.5%的學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衛(wèi)生問題,而在這16.5%的大學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女生存在問題的為17.34%,高于男生16.07%的比例);低年級心理健康差于高年級,尤其以二年級學生心理癥狀最突出,占到17.56%;農村學生差于城市學生,邊遠農村學生比例最高,占到19%。調查也顯示:全國幾乎所有的高校每年都會發(fā)生或多或少的自殺情況,因瑣碎小事,感情問題導致打架、斗毆、殺人的報道并不少見。
3普通高校開展拓展訓練活動的必要性
3.1拓展訓練符合普通高校課程改革的方向基于拓展訓練的特點,是否能搬進學校,我們有必要以學校的教育目標為出發(fā)點,考察拓展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價值。拓展訓練活動打破過去簡單的“教”,置換以學生通過各種心理拓展訓練項目,主動的在體驗中“學”,使學生學習各種技能,學習和掌握一整套增進與保持“健康”的教學的方式、方法,并形成持之以恒的習慣,用“生活的訓練”引導他們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引出他們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這就是拓展訓練的主旨所在。
3.2拓展訓練注重挖掘人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拓展訓練所設置的項目和采取的形式,對人的心理、智慧和體力都形成了一定甚至是嚴峻的考驗,每一個參與者在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信念驅使下,自身的潛能被充分的挖掘出來,創(chuàng)造力得到的淋漓盡致的發(fā)揮,特別是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生活、學習都比較順利,缺乏困難的考驗,意志相對比較薄弱,一旦經受挫折,往往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而在學校中參與心理拓展訓練,會極大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認識到在競爭的社會中不進取就無以生存,從而迸發(fā)出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強大力量。
3.3拓展訓練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團隊內部成員為了達到某種目標,齊心協(xié)力、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共同實現團隊目標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活動。西方人講團隊精神,中國人講集體主義,其精神實質是一樣的,就是要求人們在個體利益與集體(團隊)利益之間、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間,要勇于犧牲個人利益,維護集體利益和全局利益。心理拓展訓練能夠很好地把這一深刻的教育內涵容入到有聲有色的項目中,使參與者在不知不覺中經受團隊精神的洗禮,讓團隊精神在心中扎根。
3.4拓展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志意志是指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在大學中,通過拓展訓練項目中的競爭和合作來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逐漸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戰(zhàn)勝自我。在拓展訓練項目中磨練出意志品質,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還會影響到學生其他方面的行為表現。
3.5拓展訓練注重培養(yǎng)人的健康心理素質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對人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難以勝任挑戰(zhàn)性極強的工作,自身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也會因心理原因而無法充分施展。拓展訓練中的許多項目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很難遇到,通過這些特定環(huán)境下的心理素質訓練可以讓參與者的心理素質得到極大提高,對學校中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重要而有益的補充。
4拓展訓練主要內容及操作方式
拓展訓練項目場地器材簡潔、集中、成本低廉。拓展訓練項目除了要有指導教師外,關鍵是要有活動空間和活動器材,通過對拓展訓練項目的分析可以看到,幾乎所有項目所需的場地、器材都很容易達到,有些項目甚至可以在非常小的地方就能完成,有些器材就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東西,完全可以自制,成本也非常低,但它同樣能夠給學生的心理素質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
5普通高校開展拓展訓練的對策
5.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系統(tǒng),開展課程化課堂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課程教育,應該與大學生的實際需要、身心發(fā)展和社會要求相結合,激發(fā)大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面向不同年級學生的層次需要,開設有規(guī)定學分的必修課和系列選修課,確定明確的教學大綱、教學規(guī)模和教育目的。必修課可按學生年級、專業(yè)開設,選修課則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需要和心理特點自由選修。
特別要注意處理好心理知識教學與心理輔導、咨詢的關系。心理教育課程的教學并不純粹是心理學知識教育課程,教學的目的并非單純傳授心理學知識,關鍵問題是讓學生形成心理健康的觀念,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增強心理調適能力。
5.2建立課內外能力訓練系統(tǒng),進行拓展訓練活動課程培訓心理拓展訓練活動課程的設置應采取針對性強、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形式,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課程時間的長短,一般在學生修完一門心理基礎課程之后進行。拓展訓練活動課程既可面向不同年級的學生群體,也可面向來自不同年級具有相同心理素質特點的學生群體。
心理拓展訓練活動課程應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各種課內、課外的能力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性、獨立性、自信心,提高自律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情理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不斷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
5.3構建心理輔導咨詢系統(tǒng),開展團體心理課程輔導訓練成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或咨詢的專門工作機構,配備專業(yè)人員,請學者、專家舉辦有關心理健康的學術報告,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改變人們對心理咨詢認識上的誤區(qū)?;ù罅馀囵B(yǎng)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人員隊伍,盡快改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師資缺乏的問題。
與專業(yè)精神衛(wèi)生機構聯系,建立學校、醫(yī)院、家庭聯合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和快速反應機制,對一般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藥物治療,并積極做好周圍同學、家長的工作,盡最大努力保證寬松的治療、生活環(huán)境。對發(fā)生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救助,甚至可以暫時休學接受專業(yè)治療。
心理輔導工作可通過個別咨詢、團體輔導活動、心理行為訓練、書信咨詢、熱線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輔導或咨詢機構要科學地把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任務和內容,嚴格區(qū)分心理輔導中心或心理咨詢中心與專業(yè)精神衛(wèi)生機構所承擔工作的性質、任務,運用心理學技巧幫助學生發(fā)覺心理潛能,解決心理沖突、矛盾,達到心理健康。
5.4建立心理健康的網絡系統(tǒng),指導學生開展自助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級網絡指由校級(Ⅰ級),院級(Ⅱ級),系級(Ⅲ級),班級(IV)共同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每一級機構的分工不同,承擔的教育任務也不同。
校級機構是由學校專兼職教師組成的心理素質教育機構,主要任務是組織全校的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創(chuàng)辦報紙、期刊,舉辦短期培訓班,指導院級和系級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工作。
院級機構是在校級機構專職教師的指導下,面對本學院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并充分發(fā)揮學生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等學生社團組織,在學院的層面上開展各類心理教育活動,如開展心理沙龍、心理??;也可通過學生科研、社會實踐等個性教育活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系級機構是以學生自助社團為主,針對本專業(yè)學生的特點通過廣播、櫥窗、板報、報紙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自助咨詢。學生在課程教育的基礎上,通過大學生自助社團,在心理健康常識學習,提高心理素質教育中得到了積極幫助。
5.5建設先進校園文化、營造良好心理環(huán)境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學校應重視校園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文化、體育活動(如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體育文化節(jié)等)來全面實施團中央提出的“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活動,形成健康上的氛圍和寬松理解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學校心理拓展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
[2] 于振峰.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3):15-17.
[3] 石麗.拓展訓練與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構建[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88-90.
[4] 胡玉華,朱小毛.體育教學中運用拓展訓練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88-91.
[5] 張凡濤,宋金美.拓展訓練引入高校專業(yè)體育課的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5(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