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華 王成清
初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情緒容易波動,自我評價方式不明確,加上教育手段、所處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一部分學生易產(chǎn)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錯誤行為,如考試作弊等.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是部分學生產(chǎn)生作弊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教師高強度訓練學生,過分強調(diào)自己所教學科的重要性.面對眾多科目、眾多考試,學生應接不暇,只好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學科上,而對自己認為不重要的科目則暫置一旁,在考試中通過作弊來應付老師.
有的家長和老師不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對學生的期望只體現(xiàn)在分數(shù)上.他們認為分數(shù)越高,學生成才的希望越大,學校的辦學效益就越好,社會聲望也就越高.這樣,在學生的心目中,父母給予的愛、付出的汗水就要用高分來報答.為使自己免遭家長責備,學生千方百計地取得高分,在考試中面對考卷束手無策時,作弊的念頭便油然而生.
由于升學考試方式的作用,以分數(shù)為標志的教育評價方式在初中教學中仍占主導地位,學校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均以此為依據(jù).這樣的教學評價有一定的片面性,易使學生形成知識等于成績、成績就是分數(shù)的模糊認識.
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對于部分意志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遇到困難就放棄了對目標的追求,在考試中面對稍難的題目不是認真思考,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而是輕率地選擇了作弊.
另外,有的同學具有很強的虛榮心,對別人給自己的評價很敏感,但缺乏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毅力,于是千方百計地以優(yōu)秀成績獲得老師、同學對自己的較高評價,因而會在考試中作弊.
我們要正確認識考試.對教師來說,通過考試可以了解前期教學效果,檢驗教學是否符合要求,以便提高教學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從考試反饋的信息中,我們能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成效,強化學習動機,進而激勵我們不斷進取.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充分認識到作弊是一種欺騙行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水平,不能找出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也就不利于提高自己.平時要獨立完成作業(yè),認真分析作業(yè)中和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失敗的原因.盡量多和老師、父母溝通,這樣可以減小學習壓力,面臨考試時也不會有過大的心理負擔.
我們還要正確認識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如某個同學學習較差,考試成績達不到要求,大家應當幫助他提高知識水平,而不應通過作弊幫他取得“理論”上的高分.
(湖 北王建新 漫畫)
【責任編輯:潘彥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