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尹玉生
最近一段時間,我妻子似乎對家里的一日三餐頗不滿意。我留意到,每一次,我碗盤中的飯菜已經(jīng)吃光了,她碗盤里的菜基本上沒動。我關(guān)心地問她:“為什么吃這么少?身體不舒服嗎?”她總是懨懨地回答道:“我最近胃口不好?!?/p>
我沒有給她講諸如貧困山區(qū)、干旱地帶的人們還處在饑餓邊緣一類的大道理,只是平靜地勸她道:“你最好與我們家的廚師好好談?wù)勀愕膯栴},這是解決這個問題惟一有效的辦法。”
我妻子噗哧一聲被我逗笑了,因為她就是我們家的大廚。她不滿自己的廚藝,而我的廚藝比她更糟糕,于是我建議她找一個好廚師提高一下廚藝。她接受了我的建議,認(rèn)真地跟一位在飯店上班的朋友學(xué)習(xí)了整整1個月?,F(xiàn)在,再留意她的碗盤,每次都跟剛在洗碗機里洗過一樣。
這是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領(lǐng)域都需要借鑒的一課。如果你對你的知識水平不滿意,那就找你的老師談?wù)?,你就是那個老師;如果你對你的婚姻狀況不滿意,那就找其中的一方談?wù)劊@個“其中的一方”不是別人,而是正在閱讀此文的人;如果你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那就找那個“貪嘴者”談?wù)劇?/p>
生活中,人們寧愿跟任何人談?wù)撟约旱膯栴},卻唯獨不愿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自己”談一談。殊不知,最好的教練和導(dǎo)師,最有力的問題解決者正是我們自己!
摘自《諷刺與幽默》2008年3月7日
推薦/周蓮珠 編輯/馮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