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亮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研究的熱點.高考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素質教育應是高考命題人員研究的課題,也應是高考中實施的內容,近幾年的高考數學命題在這方面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初步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高考著重考查考生的潛能和綜合品質,素質教育要立足于人的潛能的開發(fā)和綜合品質的提高.在會考后的高考改革實踐中,注重能力考查已成為高考數學命題的核心課題.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命題實踐,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體現在試題中,能力考查包含了學科能力和學習潛力兩大方面.學科能力,《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已有十分明確的表述(四大能力);而學習潛力的含義則較廣,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成才.會學習是人生基礎素質的主要部分,是會生存、會關心、會協作的前提.近年來,在高考數學試題中,逐步加強了對閱讀、應用和探索能力的考查,效果很好.這是今后高考數學命題的一個重要的不可逆轉的趨向,對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
突出學科特色,強化數學素質的考查,可衡量一個考生數學水平的高低.檢測一個考生繼續(xù)深造的潛力,不僅要考查其掌握了多少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要考查其數學素質的高低.在數學知識和技能中,蘊含著具有普遍性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理解能力,以及靈活、正確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乃至開發(fā)、創(chuàng)造數學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能力,可統稱為數學素質.
從現行的中學數學教材和教學實際看,相對于知識的傳授,很多數學思維規(guī)律,以及數學的思想觀點,教材中沒有作過系統的介紹和討論,只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閃爍其間,有賴于學生去領悟、吸收、受用.事實上,數學思想方法正是數學的精髓,沒有它,數學知識和技能,就難以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難以體現出數學在戰(zhàn)勝各種挑戰(zhàn)時所具有的強大威力.
縱觀近年來的高考數學試題,其特點是:無論是基礎知識題還是綜合題,都滲透了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簡單的知識型、記憶型試題越來越少;常用的數學之通性、通法考查全面,在應用中考查,而不是從理論上考查對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認識;在數學思想的考查上,著重于對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與分離的思想、歸納與轉化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的考查,使試題的數學學科特色更加鮮明.
高考命題會更加突出時代精神,加強應用意識的考查.1.當今世界,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帶動了信息時代的到來.在這樣一個時代,數學出現了技術化的傾向,它的全方位滲透,正日益轉化為人們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技術手段和工具,社會對數學應用的需求和數學的社會化功能,是當代的一個突出的特點,站在面向新世紀的數學教育的角度討論高考中的應用題,可以更加深化我們的認識,也能更自覺地指導我們的行動,因此,強調數學的應用是未來社會的需要,是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2.加強應用意識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世界范圍內,面向21世紀的數學教育改革正在深入發(fā)展,加強數學的應用是這場改革的一個明顯特點.數學是現實的數學,它屬于客觀世界,屬于社會,數學教育應該是現實的數學教育,應該源于現實,寓于現實,用于現實.數學教育應該通過具體的問題來傳授抽象的數學內容,應該從學習者所經歷、所接觸的客觀實際中提出問題,然后升華為數學概念、運算法則或數學思想,因此,數學考試必須加強應用意識,才能顯露數學和數學教育的本色.3.加強應用意識的考查,是會考后高考的要求.會考后的高考,考試科目減少,選拔性加強,因此,考試中的學科界限不宜過于嚴格,況且應試者是合格高中畢業(yè)生,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常識(包括文化常識、自然常識、社會常識、生活常識和科技常識),在這些常識的基礎上,考查數學應用,既必要又可行.
總之,改變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課題.從高考數學命題看素質教育的實踐,會使我們更清楚數學教育的性質和任務.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當今的高考,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要研究課堂教學社會學、課堂教學心理學、課堂教學方法技術學、課堂教學管理學、課堂教學信息控制學、課堂教學評估學等;要依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正確理解、對待高考數學命題,充分利用它的積極導向作用,指導中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