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泳
在平均情境中我們必須忍受集體、常規(guī)、顯而易見與可預見性的諸多失望;在極端情境中我們必須忍受的是個體、意外、不可見與不可預測的焦慮。21世紀充滿各種不確定性,這好像是一個更適合黑天鵝生存的時代。
“人們常說‘智者能夠預測未來,或許真正的智者是那些知道自己不能預測未來的人?!薄逗谔禊Z》論說“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對作者而言稀有事件就等于不確定性。黑天鵝的邏輯是: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義。
在發(fā)現澳大利亞之前,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黑天鵝”曾經是歐洲人言談與寫作中的慣用語,用來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隨著第一只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這本書將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以及凡人對世界、人性和金錢等的看法。
《黑天鵝》里,諸多“反”理論顛覆傳統(tǒng)。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了一個觀點,與我們的許多思維習慣相反,那就是我們的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fā)生的(以我們現有的知識而言非常不可能發(fā)生的)事物主導的,而我們卻一直把時間花在討論瑣碎的事情上,只關注已知和重復發(fā)生的事物。這意味著必須把極端事件當作起點而不是被置之不理的意外事件。他還表達了更為大膽(以及引起憤怒)的觀點,那就是,即使我們取得了知識上的進步和成長,或者正因為這種進步和成長,未來會越來越不可預測,而人性和社會“科學”合謀起來向我們隱藏這一點。他講解了鐘形曲線(那個智力大騙局)是如何產生的,并審視了一些自然和社會科學中被置于“復雜”標簽下的觀點。
作者在《黑天鵝》里構架了兩個國度——平均國度和極端國度,平均國度的臣民更像火雞,面臨巨大的災難卻毫不知情;極端國度的人正好相反,他等待著讓別人大吃一驚的黑天鵝事件。在平均情境中我們必須忍受集體、常規(guī)、顯而易見與可預見性的諸多失望;在極端情境中我們必須忍受的是個體、意外、不可見與不可預測的焦慮。21世紀充滿各種不確定性,這好像是一個更適合黑天鵝生存的時代。
做火雞,還是黑天鵝?作者說,“不,都不。我欣賞隨機的詩歌,去做一只灰天鵝吧,灰天鵝是可以預測到的極端事件,但黑天鵝則是未知的未知。”
作者試圖給讀者指出一條成為灰天鵝的路徑,這是寫《黑天鵝》的目的:“我整本書都在寫黑天鵝。這并不是因為我愛上了黑天鵝;作為人道主義者,我恨它。我恨它造成的大部分不公平和損害。因此我希望消除許多黑天鵝現象,或者至少緩和它們的影響,保護人們不受傷害?!?/p>
“最終存在一個小小的決策法則:當我能夠受到正面黑天鵝事件影響時,我會非常冒險,這時失敗只會有很小的影響,當我有可能受到負面黑天鵝事件的襲擊時,我會非常保守?!睂訉油肝鲋?,作者的結論具有極大的人文關懷:“我們現在的環(huán)境允許小人物在成功的希望前等待時機——活著就有希望。”
極具智慧的性格是塔勒布一生中追求的,也適合我們每一個人,在《黑天鵝》里你或許會找到一把意想不到的智慧鑰匙。這意味著,這本書也是一只隱藏了很久的正面黑天鵝。
蘇格拉底說,唯一真正的知識是知道自己的無知。如果他說的是對的,那么,塔勒布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之一。他教給我們一個道理:即使你看到了一百萬只白天鵝,也不要輕易說“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在充斥著各種不確定性的21世紀,沒有什么比一種隨機的智慧對我們的生存更加重要。
《黑天鵝》
【美】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著
萬丹譯
中信出版社
2008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