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星 趙 鈺
他叫周栩,一個24歲的重慶大男孩兒。他在俄羅斯留學時,曾帶領中國留學生攀登上了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把國旗插上山頂,把他們的名字留在那里;回到重慶后,他邊創(chuàng)業(yè)邊參加重慶奧運火炬手選拔,并名列榜首。
他說:“我酷愛挑戰(zhàn),挑戰(zhàn)讓我的生活充滿激情。”
大使館贈國旗
“把五星紅旗插上厄爾布魯士山上,以證明你們的勇氣!”
周栩是2005年到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系攻讀碩士學位的。這個從小熱愛運動、喜歡挑戰(zhàn)的小伙子很快就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不久,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在小伙子們腦海里閃現(xiàn)——攀登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歐洲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爾布魯士山。厄爾布魯士位于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邊界的高加索地區(qū)。該山屬于高加索山系的大高加索山脈的博科沃伊支脈,年均積雪30~60厘米,最深達3米,為歐洲最高峰,最佳登山時間為每年的6~8月。
這個目標,讓周栩很是興奮。“因為重慶是山城,每天都爬坡上坎的,對山都有種崇敬,還沒登過這樣的雪山。我酷愛挑戰(zhàn),挑戰(zhàn)讓我的生活充滿激情?!敝荑蛘f,這是他一貫的生活態(tài)度。
周栩的想法得到同在俄羅斯留學的許光、宋欣、苗立鶴的支持。他們三位分別來自湖北、四川、內蒙古。在俄羅斯進修的北京電視臺記者高笑,對此也充滿興趣——拿著便攜式攝影機,加入到攀登隊伍,并對攀登隊的行蹤進行全程拍攝。
一位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有著攀登雪山豐富經驗的同學開始帶領大家訓練?!百Y料都是在網上搜索,登一座山需要哪些準備,盡可能按照比較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還有就是技術性的訓練,主要是繩索、器械,冰爪、冰鎬,制動等等。我們利用冬天時間,重點在技術性訓練。然后天氣轉暖之后,雪也化了,我們每天在400米體育場上跑20圈,然后還要做引體向上、跳繩、俯臥撐、仰臥起坐,還有拎著鐵球跑等各方面的訓練。”4個多月的準備工作是艱辛的。為增加體能,周栩與隊友每天早晨6點起床,8000米勻速跑,100個俯臥撐。除此,他向有攀雪山經驗的前輩學習如何看天象等知識。要知道,厄爾布魯士山的雪線在海拔約3350米處。越接近山頂,雪崩、雪暴發(fā)生的危險就越大,如不懂如何識別瞬息萬變的天氣,隨時可能命喪黃泉。
臨時組建的5人登山隊連隊名也來不及取,欲攀登厄爾布魯士山的消息卻在當?shù)亓魧W生、華人界傳播開了,攀登計劃還得到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鼓勵和支持,為登山隊舉行了壯行儀式——使館教育處特意相贈一面國旗:把五星紅旗插上厄爾布魯士山上,以證明你們的勇氣!國旗是教育處的參贊裴玉芳老師親自送來的,還有中國國旗和俄羅斯國旗的那種徽章,以及中國的明信片。
2006年7月1日,學校放假的第二天,一行5人踏上了開往高加索地區(qū)的火車。此刻,他們有期待和興奮,也有害怕和疑惑——等待他們的卻是未知。
火車坐了25個小時,第二天早上凌晨很早到了一個叫那里奇克的地方,是最南部的一個小城,他們到了那里再轉乘公共汽車。公共汽車坐了兩個多小時,一直沿著山路在山谷里面走,風景很漂亮,一直開到了山腳下一個也叫厄爾布魯士的小村莊。那個小村莊的海拔都已經2000多米了。街上牛羊成群,遠遠地看見亞歐分界線高加索山頂上的積雪,運氣好還能看到雪崩之類。有條小河在村莊旁邊,一直沿著山谷流出去。周栩在那里洗手,水是從雪山上流下來的冰水,手上擦了香皂然后用水去洗,接觸水兩秒鐘馬上就要把手縮回來,實在太冰了。
成功登頂
“千萬不能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睡覺,因為,睡著了就可能醒不來,會被凍死?!?/p>
8日上午,“全副武裝”的登山隊員出發(fā)了。說是“全副武裝”,其實有點勉強——隊員均為“窮留學生”,動輒上千元的裝備誰買得起!他們只好向別人借,或到莫斯科的跳蚤市場“淘”便宜貨。為保證質量,他們將“淘”來的裝備先在學校附近的山崖試用,之后才投入使用。
攀登過程中最難的不是攀爬,而是休息。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線附近,隊員們扎下營地,反復進行適應性訓練,為沖頂做準備。在攀登到海拔約4000米處時,風“呼呼”刮來,還裹夾著雪花和冰雹。累了,只能用隨身攜帶的冰鎬就地挖個坑,然后坐在里面稍作休息。休息時間不能過長,因為可能被漫天飛雪掩埋。12號下午6點,隊員們吃過晚飯早早地鉆進帳篷休息了。13號凌晨1點左右,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的登山隊連夜向山頂沖刺。
當時的感覺周栩記得很清楚:“戴著頭燈,什么都看不到,就看到月亮和星星,我們只能憑感覺走。我看到很遠的地方有一排燈,還有比我們更早出發(fā)的。晚上風特別大,耳朵旁邊就聽見風的嗚嗚聲和吹著我們衣服的聲音,其他什么都聽不到。背包和衣服上全都結滿了霜?!?
他們登到海拔5000米處時,已是12日晚11時,眾人只好找一個避風的平臺安營扎寨——帳篷不是拿來睡覺的,而是用來擱放較重的物品的,為即將到來的更艱險攀登節(jié)約體能。
“千萬不能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睡覺,因為,睡著了就可能醒不來,會被凍死?!毕肫鹎拜叺亩冢蒙硌┯虻闹荑蛑两裥挠杏嗉?。在海拔3000米處,他們曾在帳篷內鋪了兩層防潮墊,人鉆進厚厚的睡袋和衣睡覺,依然被凍醒好幾次。在零下幾十度的環(huán)境里,大家雖然很累,但誰也不敢睡覺。
登山隊頂著寒風繼續(xù)前進,終于到達了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的鞍部。 “我們做了一次半小時最長時間的休整,因為接下來的冰巖混合帶是最危險的,很多巖石裸露出來,又是雪又是冰,踩上去很不穩(wěn),極容易往下滑?!?
就在這段短暫休息的時間里,天氣發(fā)生了變化。天一下子起了大霧,這是天氣轉壞的明顯標志,但是隊員們都到這里了,堅持下去走過最危險的路段,應該就沒問題了。
零時,許光發(fā)現(xiàn)風速慢了些,便叫大家?guī)媳仨毜难b備,戴上登山燈連夜出發(fā),向山頂沖刺?!澳菆雒嫖乙惠呑油涣耍@險了!在我們行進路線附近,就發(fā)生了雪崩,肯定不遠,還聽得見雪堆垮塌時的隆隆聲,令人不寒而栗……”13日中午12時許,他們終于成功地站在了厄爾布魯士山山頂!
山頂并沒有他們想像的壯觀。頂上只是一個10平米左右的大平臺,白茫茫一片。平臺周圍有旗桿留下的痕跡,以及幾年前法國登山隊員首次征服此山時留下的碑。風依然狂驟,在耳邊呼嘯著…… “我們勝利了!”然而,歡呼聲卻被肆虐的狂風淹沒。因為缺氧,他們匆忙合影留念,然后小心翼翼地展開了那面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贈送的五星紅旗。周栩還將帶來的母校校旗——重慶市外語學校校旗迎風展開。
半小時后,大家沿著山往下走,又回到了最危險的鞍部。當他們路經一狹窄的冰巖混合帶時,同學們遇到了一位獨自登山的60歲俄羅斯老翁。那時候周栩已經感覺到老頭走路不太正常,他的動作很吃力,很慢。左面整個是懸崖,有兩次他差點往下滑,突然,一直以“之”字形方式下山的老翁一個趔趄,周栩趕緊上前一把抓住老翁的胳膊,用雙手從他兩個腋下把他扶起來。原來,老翁名叫洛克夫(音譯),他想以登山的方式來慶祝六旬大壽。隨后,洛克夫和隊員們結伴而行,沒想到走了不到百米,洛克夫又摔了一跤,并開始下滑。周栩眼疾手快,丟開背包,俯在地上把老翁拉住。在大家的協(xié)力幫助下,洛克夫被拉了上來。在大家的細心照顧下,晚上九點老人平安地回到了大本營。老人拍著周栩的肩膀,連聲稱贊這個好心的中國小伙子。這時候,距離周栩他們出發(fā)沖頂已經整整過去了20個小時。
一年以后,周栩和同學們再次登山,順利征服了歐洲第二高峰——海拔5595米的東厄爾布魯士山。
成為奧運火炬手
“我覺得年輕人都有股激情,也比較自信。我想重在參與吧,行不行都沒關系!”
2007年夏天,完成學業(yè)回到重慶的周栩無意中收到了一封號召參選2008奧運火炬手的電子郵件,敢想敢做的周栩自信地報名參加。
一身運動裝,自信的微笑,回答問題對答如流,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周栩以評委評分、網絡投票雙雙第一的成績成為重慶地區(qū)三名火炬手之一。
“開郵件時突然彈出一個消息,是關于選拔火炬手的,我就報名了,想鍛煉一下自己,沒想居然成功了!”周栩說起此事有點輕描淡寫。實際上,其中的努力與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初選時,他特意閱讀了很多有關奧運的資料,認真練習自我介紹,演講時請朋友當“評委”。自信和實力讓周栩在一次次選拔中脫穎而出,最后以370多萬票的高票成為了重慶地區(qū)奧運火炬手選拔網上投票的第一名。2007年底,他領到了2008北京奧運火炬手榮譽證書,這樣,在今年夏天,周栩就能親手舉起那代表光榮與夢想的奧運圣火,成為圣火全球傳遞活動中驕傲的一員。
從小,父母的離異并沒有給周栩帶來很大傷害,但雙方教育上的分歧常常讓周栩左右為難。長此以往,周栩養(yǎng)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生活上、學習上他都自己做主。
幸運的是,初中、高中都就讀于重慶外國語學校的周栩成績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時被保送到北京外國語學院俄語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yè)。四年本科完成后,他被國家教育部選為20名赴俄羅斯留學的優(yōu)秀學生之一。在俄羅斯兩年的研究生學習不僅讓周栩學到知識,也讓他了解到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思維方式,解放了自己的思想。雖然他的很多國內的同學研究生一畢業(yè)就想考博,而周栩,更想在家鄉(xiāng)、在祖國創(chuàng)業(yè)。
編輯/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