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根
【技法點撥】
如何在所定話題內(nèi),張揚個性,讓作文出彩呢?
一、大題小作,滴水折射七彩陽光。
話題作文寫作范圍比較寬泛,且“話題”往往較抽象?;橄鬄榫唧w,在話題前面或后面加修飾語,把大話題變成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小題目就能實現(xiàn)“大題小作”的目標。如以“享受”為話題的作文,可以寫“享受親情”,以展現(xiàn)濃濃親情給人的溫暖;可以寫“享受四季”,以反映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及給人的感悟;可以寫“享受名著世界”,以體現(xiàn)名著給你帶來的樂趣和啟迪……這些作文都是從小處著手,以滴水折射了感情的激蕩和理性的光彩。
二、獨辟蹊徑,創(chuàng)新使人耳目一新。
話題作文要寫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就要突破陳規(guī),大膽創(chuàng)新。1.題目創(chuàng)新。如:比喻式──“青春起跑線”、“失敗也是一首歌”;抒情式──“我多想飛上藍天”、“敬畏自然”;敘事式──“我當班長”、“那一次,我哭了”;引用式──“小橋流水人家”、“同桌的你”;疑問式──“孔融讓梨,是耶?非耶?”;擬人式──“魚的自白”;詞語并列式──“米粒·谷?!ぱ埂?。2.形式創(chuàng)新。以往的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規(guī)定了文體,因此學(xué)生作文大多千篇一律。話題作文則可自主確定文體,如書信、日記、劇本、故事新編、實驗報告、數(shù)學(xué)求證等均可。3.立意創(chuàng)新。與眾不同的立意,會讓人回味無窮。如一學(xué)生在寫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時,以“風,不知什么滋味”為題進行寫作,表現(xiàn)了自己在懵懂的成長過程中漸漸感悟到成長的滋味——要懂得愛,懂得付出的主題。這一立意與一般同學(xué)“成長真好”的立意相比,標新立異,更為深刻。
三、文采飛揚,展示生動語言魅力。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強調(diào)的就是文采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奪得作文高分,必須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語言為載體,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1.錘煉詞語,使其精煉準確。運用準確的語言,摹寫事物的形貌,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代賈島對“推”、“敲”二字的斟酌,已成為我們煉字的極好表率。2.旁征博引,使文章錦上添花。在作文中,恰當?shù)匾妹跃?、詩詞歌賦、名人事跡,能起到增添文采的作用。3.錘煉人物個性語言。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不同身份、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所說的話各有不同。個性化的人物語言能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因此,在平時的生活實踐中要注意觀察、體味不同人物的語言特征,在作文中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
【佳作點評】
吃透《論語》
2007年揚州某中考考生
我喜歡“吃”書,我覺得任何一本書,只有反復(fù)品讀,啃凈了,吃透了,才能真正吸取到精髓。吃《論語》,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從想吃,到咀嚼,再到回味,書香沁人,實在幸福。
初讀《論語》,是在6歲,那時覺得《論語》既樸實無華又秀色可餐,白紙黑字,片言只語就勾畫出了美好圖景:“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道出治國真諦;“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醞釀凌云壯志;“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描摹君子氣概;“仁者愛人,親親愛人”呼喚人間溫情。這些樸素而睿智的言語使我的心靈干凈明澈,引我走進了一個欣欣向榮的世界。面對眼前這份精神大餐,我只想用心品味,用心咀嚼。
在欣賞《論語》中,我慢慢地去咀嚼它,規(guī)范我的言行和學(xué)習(xí)方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步入初三,我急于求成,卻忽略了對概念、定理的理解,這使我學(xué)得并不扎實,各種教輔書上的學(xué)習(xí)法更使我眼花繚亂……后來,我反復(fù)咀嚼了《論語》,其中“溫故而知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的話語使我受益匪淺。《論語》倡導(dǎo)的老實、嚴謹?shù)膶W(xué)習(xí)態(tài)度,比任何一種學(xué)習(xí)法都行之有效。反復(fù)咀嚼,我終于感悟到:做事一定不能違背原則,不僅僅是學(xué)習(xí),否則,必然失敗。我豁然開朗。
讀《論語》至今10年,回味起來,最令我陶醉的是《論語》所蘊涵的思想馨香,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篇《侍坐》:孔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思想雖然不同于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但這種平凡的理想源于生活,源于心靈的根本,讓我們的心靈和諧飽滿,讓我們對生活有熱愛,有向往,這種理想也是我所追求的。
10年吃《論語》,并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它太博大精深。我不敢說我已吃透了《論語》,但我從中獲得了知識、啟迪,得到了心靈的滋養(yǎng)……我還會堅持研讀《論語》,一點一滴參悟,使我的心靈芳香馥郁。
[簡評]
這是一篇“吃_____”的半命題作文,選材獨特,作者回避了生活中的“吃”,其富有創(chuàng)新意味的獨辟蹊徑的構(gòu)思,使人耳目一新。“吃透”是很通俗的說法,是“理解透徹”的意思,但用在這里恰到好處。本文以時間為“經(jīng)”,以3個感悟為“緯”,編織成一篇優(yōu)美的議論性散文,內(nèi)容具體不空泛,材料與思想自然融合。總體說來,個性飛揚,見解獨到。
【新題演練】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如從一件尋常小事中感悟一個道理,在學(xué)習(xí)當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在與人交往中覺察到一份真誠……
請以“我發(fā)現(xiàn)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將題目補充完整;表達真情實感;文體不限;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