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倩
滇池是云南高原上的一顆明珠,是風光秀麗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它與昆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滇池不但是昆明地區(qū)工農(nóng)業(yè)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水產(chǎn)品的重要生產(chǎn)基地,同時還具有調(diào)節(jié)氣候、維護地區(qū)自然生態(tài)平衡、保護當?shù)厝嗣窠】档闹匾饔?。近年來,由于大量工業(yè)和生活廢水的排入,使滇池水質(zhì)受到嚴重污染,導致湖泊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許多珍貴的水生植物絕滅。海菜花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海菜花長在哪里
海菜花是生于泥質(zhì)或沙質(zhì)湖床中的大型沉水草本植物,為水鱉科海菜花屬植物。作為我國的特有種,海菜花屬植物共有3種,分別是龍舌草、水菜花、海菜花。還有3個僅產(chǎn)于云南的變種,分別是通海海菜花、波葉海菜花和路南海菜花。
生長有海菜花的湖泊海拔高度為1410~2700米,云南高原湖泊是我國和亞洲海菜花屬植物的分布中心。早在清代《植物名實圖考》中就曾有記載:“海菜生云南水中,長莖長葉,葉似車前而大,皆藏水內(nèi)。抽梃長苞,十數(shù)花同一苞?;ㄩ_則出水面,三瓣,色白,瓣中凹,視之如六,大如杯,多皺而薄,黃蕊素萼,照耀漣漪,花罷結尖角數(shù)角,彎翹如龍爪,故又名龍爪菜。”《蒙自縣志》中稱其“莖頭開花,無葉,長丈余,細如釵股。卷而束之,以鬻于市,日海菜,可瀹而食”。
如何辨識海菜花
海菜花莖短縮,根為須根系,葉基部叢生,一棵常達10~20片,多則可達70片,葉有明顯的葉片和葉柄兩部分。同株的葉片形狀和大小、葉柄和花梃的長短隨湖水深度和流速而變,葉片或長如海帶,或?qū)捜鐖F扇,其長短寬窄的變化之間可相差10倍之多。在淺水中,海菜花的葉片短而寬,一般長約20厘米,寬約15厘米:在深水湖泊中,葉片多為帶狀,長可達90厘米,寬僅3~6厘米。它們的葉柄也會隨水深不同而伸縮,長者可達2~3米,此時水深必在2~3米以上。顯然,這是為了得到較為充足的光照而長期形成的一種自動調(diào)節(jié)的功能,也是植物有機體和生長環(huán)境相適應的表現(xiàn)。
海菜花的花梃很長,以花朵能飄浮到水面為度。它的花為兩性花或雌雄異株的單性花,一朵或多朵從一佛焰苞內(nèi)抽出。每株可生出花序數(shù)個,花朵陸續(xù)開放.花冠整齊對稱,直徑2.5~5厘米,外面3片為萼片,較細小,綠色;里面3片為花瓣,寬大,白色,倒心形,長1.2~2厘米,瓣之頂端中部凹入,花瓣皺起為折扇狀,看起來如6瓣。海菜花的完全花具12枚雄蕊,花藥黃色,花柱3枚;雌雄異株的單性花中,雄花具雄蕊12枚,雌蕊退化,無花藥,花柱與完全花相同。果具三棱,長圓形漸尖,不開裂,種子多數(shù),長橢圓形,小如芝麻。
海菜花一年四季均可開放,在氣溫較低的瀘沽湖僅在5~10月開放。盡管每朵海菜花開放的時間僅為一天,但因每一花序具有繁多的花苞,所以一年四季,此開彼謝,仍是繁星點點。
獨特的繁殖方式
作為水生植物,海菜花具有獨特的繁殖方式,其過程是:種子沉入水底一種子萌發(fā)一線葉期(葉如線狀,葉柄葉片不能區(qū)別)一帶葉期(葉如帶狀,葉柄和葉片有明顯區(qū)別)一葉叢期(葉片增多,不斷長大。此為主要營養(yǎng)生長期)一抽梃期(花梃由葉叢中抽出,向水面伸長)一開花期(花朵浮出水開放,進行授粉)一結實期(整個花序開放、授粉后,花序柄呈彈簧狀縮入水中,果在水中發(fā)育成熟)一散發(fā)種子(果皮腐爛,散發(fā)出種子落入水底)。
從種子落入水底到開花大約需要2年。
更有趣的是生長于“阿詩瑪”故鄉(xiāng)石灰?guī)r湖泊中的路南海菜花。這種植物有一種假胎生現(xiàn)象:能在佛焰苞內(nèi)長出帶有根的完整苗株,這是不同于一般水生植物有性繁殖的一種少見的現(xiàn)象。其過程是:在植株佛焰苞的基部生有珠芽,會長出葉狀體的無性繁殖芽,當花苞開放時,由珠芽發(fā)出的葉也開始露出佛焰苞外,下面隨即長出根系,形成一株完整的小苗。當小苗的幼葉長到15厘米、根長到2~3厘米時,佛焰苞下面的花草便自行腐爛,小苗隨即落入水底,接觸到淤泥后扎根生長。一個佛焰苞能長出小苗2~4株。這是海菜花植株傳宗接代的一種奇特而有趣的生殖方式。
瀘沽湖觀花
海菜花適生范圍較廣,在年平均氣溫12~20~C的溫帶及亞熱帶地區(qū)、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只要水體清澈、透明、溫暖,未受污染,都能生長。目前,海菜花保存最好的當數(shù)瀘沽湖。
瀘沽湖是位于云南西北部與四川西南部交界處的一個高山湖泊,平均水深40米,僅次于東北長白山的天池(317.7米)、云南撫仙湖(170米),居全國第三位。這個美麗神奇的高山湖泊風景秀麗,周圍居住著至今還保持母系社會形態(tài)的摩梭人,是全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區(qū)。瀘沽湖水的透明度深達5米,無污染,可直接飲用,加上溫和的氣候,十分適宜海菜花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其沉水植物種類之多,是云南其他高原湖泊所罕見的,而波葉海菜花群落則是那里最大的沉水植物群落,在全湖四周和湖中小島周圍呈連續(xù)的帶狀出現(xiàn),群落總覆蓋度為60%~90%。來到湖邊,只見直徑4~5厘米的白色花環(huán)嵌在湖邊,套在海島邊緣;深沉的海菜花葉叢,互相交織,似錦帶萬卷,鋪成厚達3~4米的水下綠茵,濃密得全然不見湖底。小巧玲瓏的白色花朵,宛如銀河落天;又好像一團團晶瑩潔白的雪花,星羅棋布地鋪撒在湖面上,構成高原湖泊植被特有的水面景觀。故而,觀波葉海菜花也成為游覽瀘沽湖必看一景。
此外,在廣西西部、四川西南部(布拖)、貴州中部(貴陽花溪、貴定、平塘)、西南部(安龍)也有海菜花的分布。
海菜花的價值
作為我國特有的高等水生植物,海菜花由兩性花進化到單性花,雄蕊和花柱數(shù)目漸趨減少等現(xiàn)象,對研究其科屬的演化有一定的科研價值。它詮釋了植物進化的一種方式,即所有高等水生植物原來基本上都是陸生植物。后來,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從陸地逐漸進入水中。同時,海菜花形態(tài)的多變性和易變性對研究生態(tài)因子和形態(tài)形成的相互關系也很重要。
此外,海菜花還是高原湖泊中一種珍貴的水生植物資源,是美麗的水面觀賞植物。它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入藥治療咯血、哮喘、便秘等多種疾病。其葉和花可作蔬菜,味道鮮美如海味,將其打撈出來后用清水洗凈,連同花苞、莖葉與芋頭煮湯,清爽可口,被稱為“海菜芋頭湯”,是白族人民經(jīng)常食用的一道名菜。海菜花全株還可以作為魚餌的飼料。
由于海菜花這種“富貴”菜對水域環(huán)境的污染十分敏感,只能生長在純凈的活水中,凡是受到工業(yè)廢水和農(nóng)藥化肥殘毒嚴重污染的水域都不能生長。因此,海菜花又可以作為衡量高原湖泊環(huán)境清潔度的指示植物。凡水中長有海菜花,其水質(zhì)一定非常好。否則,水質(zhì)必定受到了污染。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環(huán)保部門戲稱其為“環(huán)保菜”。
20世紀70年代以來,因水體污染嚴重,昆明滇池原有的海菜花已基本絕跡,其他一些高原湖泊中的海菜花群落也不甚樂觀,亟待搶救和保護。這其中除了水體受污染外,還因為過度放養(yǎng)草魚和人為大肆捕撈。
1984年,由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發(fā)布的《中國植物紅皮書》將其列為漸危種,1996年在國務院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中,海菜花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目前,除中科院昆明植物園有小面積引種栽培外,其他地方尚少見栽培。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水生生物資源,我們應對其進行適當?shù)倪w地保護,并做好繁殖工作。(文章代碼:0817)
[責任編輯]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