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才
邁步穿行在鳳凰古城曲曲彎彎、朦朧幽幽的深巷,但見經(jīng)過歲月洗禮的青石板路泛著幽幽的冷光,腳踏上去的瞬間,感覺到稍許滑動,讓我仿佛踩在了沉重的歷史書頁上。
那天晚上,我住在沱江邊吊腳樓的“翠翠樓”里。說來真是幸運,我所住的“翠翠樓”竟然是古城中最為古樸的吊腳樓之一。房間極為簡單,除了一張安放行李的凳子外,就三張木床。推開木格子窗戶,用一根木條把窗扇支起來,一股濕潤的沱江的氣味便涌入房間。此時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腳下、木板的下面就是沱江水,而我今夜就要枕著沱江入眠。
我站在窗口,閱讀著那些生長在江邊密密麻麻的吊腳樓,灰暗的表面,纖細(xì)的結(jié)構(gòu),巧奪天工的設(shè)計。吊腳樓像士兵組成的方陣,由高到低一字排開,就像鳳凰的女子,作風(fēng)豪放,外形纖柔,內(nèi)心善良。這些作為鳳凰古城驕傲的吊腳樓,曾在宋祖英的歌里被反復(fù)吟唱,曾是苗族和土家族的姑娘們傾訴心事的閨房,也是小伙子們放飛夢想的地方。吊腳樓里無比寧靜,而沱江上依然有渡船,有槳聲燈影,不遠處橫臥江面的虹橋上彩燈閃爍,想必是有許多人在那兒飲酒品茶,談古論今吧。我順著一個女孩的指點,從一架木梯下到吊腳樓底下沖浴。洗后,拖一雙鞋,搬一張凳坐到門口的街巷邊,與這里的人談起對這條街的感覺,對“翠翠樓”這座百年吊腳樓的一些思考,還說到沈從文的小說與人生……
入夜,我很久無法入眠。閉上眼,浮現(xiàn)出關(guān)于鳳凰的一些遙想;睜開眼,看到的是被煙熏火燎的木板壁的吊腳樓。夜?jié)u漸深了,僅聽見樓外的沱江水嘩嘩作響,不知什么時候睡著了,直到苗族姑娘用歌喉唱開黎明才醒。那是《邊城》里那水面浮起靈魂的歌聲?是那撩撥翠翠少女情懷的歌聲?那歌聲韻味十足,給鳳凰的清晨平添了一些情致。從窗口望去,有很多洗衣女子和淘米洗菜的主婦在江邊忙起來……
鳳凰是一個人文氣息很濃的地方。精致的楹聯(lián),飄逸的畫卷,靈動的刺繡俯拾皆是?!按浯錁恰崩餄M屋掛著裱好的字,相當(dāng)漂亮。只是地氣甚潮,那潮濕一直沿著木墻爬上來,給字幅下端涂上鮮黃青綠的印痕。也許就是這樣,一年又一年,紙上的字已經(jīng)被綠霉吞噬,而有些東西卻還留存。沈從文寫字的稿紙已經(jīng)殘缺,他的故事,他的氣息卻如門外的沱江一樣依舊流淌。他的翠翠和那條忠實的老黃狗,已成化石,依舊在癡癡地等候那個年輕人、那用歌聲讓翠翠的心在夢里飛起來的年輕人,也許是“美麗的夢留下美的憂傷,人間天上,代代流傳……”
如果你是獨自一人去鳳凰,又假如你還是單身,你會感到寂寞,真心渴望遇到心中的“翠翠”;假如你不是單身,你就會后悔,當(dāng)時為什么沒有帶自己的那位同去,分享那里的寧靜。所以,到鳳凰你最好與你的另一半同去,臉上會自然流露出一種深藏已久的喜悅,你們會思想更純,心靠得更近,手握得更緊,更愛對方,會深深感受到河水的浪漫,感受到腳底下這片土地的肥沃、厚實與博大。
常常有人去了鳳凰城就舍不得走了,于是就在這兒干起自己的事業(yè),其實主要是為了享受這里的生活。虹橋民俗文化藝術(shù)中心的老板陳墨,本在外面有很好的活兒,但到鳳凰之后,就被這里的山水給留住了。很多遠方人去了鳳凰,都愿意到虹橋上去散步、談心,讓很多人產(chǎn)生對鳳凰的另一種解讀。
多姿多彩、魅力無窮的鳳凰,她古老而不俗,至今仍充滿著嶄新的活力;她靈秀而有韻致,處處顯現(xiàn)出獨有的風(fēng)味與情愫。她美得讓人揪心,閱讀她的千年史,許多帶有血淚歷史的故事讓人扼腕;閱讀沈從文先生的作品,許多傷心的愛情故事讓這座城市變得凄美。細(xì)雨濛濛中,當(dāng)我乘上中巴車回家時,隱約聽到“翠翠”的那一句話:“明天你還會來嗎?”
(楊興文摘自《散文海外版》圖/連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