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士兵
舉報人的悲情命運,日前又發(fā)生在安徽阜陽。李國福,阜陽市潁泉區(qū)豪華辦公樓“白宮”的舉報人,曾多次到北京舉報潁泉區(qū)委書記張治安違法占用耕地、修建豪華辦公樓“白宮”等問題。去年8月,李國福返回阜陽市當天就被潁泉區(qū)檢察院帶走,隨后被拘留、逮捕。不久前,他在獄中死亡,檢察機關出具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屬自縊身亡。但其家屬不認可自殺的結(jié)論,認為死亡原因蹊蹺。(2008年4月23日《重慶時報》)
鮮活且無價的生命,就這樣如煙般地消失了。說李國福死得蹊蹺,并非是無端臆測,而是其死得太不合常理。比如,李國福生前性格開朗,從未流露過死的念頭,怎么會突然自殺?上吊的鐵柵門橫欄與李國福身高相當,怎么能吊死人呢?監(jiān)獄有兩道安全崗,上吊的鐵柵欄對面就有值班的人,怎么沒人發(fā)現(xiàn)他上吊?他鎖骨附近、后頸部和背部有大片青紫怎么來的?如此重重疑云,不勝枚舉,這自然令人對自殺的結(jié)論大感蹊蹺。
舉報人李國福不僅是死得蹊蹺,他背后的舉報案更是蹊蹺。報道中說,被舉報的區(qū)委書記張治安曾行賄十萬元的事實早就被法院認定,包括央視、《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均對潁泉區(qū)豪華辦公樓“白宮”做過報道,但“白宮”主人張治安的烏紗帽卻始終照戴不誤;李國福舉報案牽連的人數(shù)多達四十一人,有的拘留證上辦案人名字竟然被涂掉,逮捕證上居然沒有公安局長的簽名。
之所以不勝其煩將這些匪夷所思的事件羅列出來,是因為既往太多教訓告訴我們,舉報人很容易成為權力報復下易碎的犧牲品。來看這些事例:呂凈一,前河南平頂山干部,因舉報該市政法委書記李長河而遭到砍殺;郭光允,河北省干部,因舉報當時的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而身陷牢獄之災;李文娟,原鞍山國稅局直屬分局公務員,因舉報鞍山市國稅局存在少征巨額稅款等違法和違規(guī)行為,被辭退工作,遭刑事拘留,后又被勞動教養(yǎng)一年……舉報人“流汗”、“流淚”甚至“流血”的命運遭際,一次次震撼著我們的神經(jīng)。
在安徽阜陽這起李國福舉報案中,出現(xiàn)了太多的公權力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本來,舉報是公民的權利,而且是值得提倡的正義行為,可是,舉報人卻在獄中向被舉報人不斷討?zhàn)垼骸澳惴胚^他們吧,我做的事情他們都不知道”。然而,他最終等到的結(jié)局卻只能是無比的悲愴。退一萬步講,哪怕這個舉報人真的是自殺,那么,在他背后難道就沒有一雙可怕的罪惡推手嗎?那么,在這起事件中,舉報人的生命安全到底是否得到了足夠的保護?那些有悖于法律正義的行為是否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畢竟,誰也沒有權利隨意剝奪他人的生命,誰也沒有權利任意踐踏法律的底線。
保護好舉報人的權利,本身就是維護正義的需要。盡管早在199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就發(fā)布了《關于保護公民舉報權利的規(guī)定》,但是,對舉報人保護不力的現(xiàn)象,這些年卻一次次上演。原因并不難想象,要么是既有相關法律制度本身不夠完善,或者可操作性不強;要么是因為制度執(zhí)行不力,導致權大于法,使公民權利保障無從實現(xiàn)。不論什么原因,履行舉報義務的公民付出災難性的代價,被舉報的違法對象卻依舊威風凜凜巋然不動,這實際上是法治的恥辱。
這樣的結(jié)果,只會讓更多的人在舉報面前退縮,只會讓法律傳送正義的途徑遭受堵塞?,F(xiàn)在,面對這起舉報人李國福獄中蹊蹺死亡的悲劇,如果我們?nèi)匀话仓羲兀敲?,李國福這樣悲情的舉報人,就很可能是中國最后的舉報人。
(原載2008年4月23日《重慶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