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堅
人的思想是不能被別人牽著走的,早在十五年前,我就領(lǐng)悟到這一點。那一次,我?guī)е鴥晌荒贻p人去我的故鄉(xiāng)紹興并以業(yè)余導游自居,上府山(亦稱種山、龍山)時興致勃勃地敘述勾踐復國的事跡,日后讀到其中一位的隨筆方知,她當時想到的居然與我之所說南轅北轍。她其實相當討厭那位以女人為武器去復仇的角色。由此想到,舉著小黃旗的導游可以讓游客跟著他(她)走,卻“導”不了游客的思緒。
最近讀報,又有兩篇短文使我想起這個話題。
一篇是寫外國的,題目叫《為養(yǎng)家糊口,戈爾巴喬夫拍奢侈品廣告》。文章說:“從一九九一年蘇聯(lián)解體后,戈爾巴喬夫的地位就一落千丈,成為被冷落的悲劇人物。退休后,戈爾巴喬夫住在普通的公寓,每月領(lǐng)取四萬盧布(約合一千四百美元)的退休金。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不得不到大學演講、推銷自己的回憶錄,甚至拍攝廣告?!弊x了這些話,我的直觀印象就是這位前蘇聯(lián)的最高領(lǐng)導人在位時很清廉。假如他大權(quán)在握時早已狠狠地撈了一把,或者早已將自己的根根須須都安插到可以“先得月”的“近水樓臺”,使他們在日后“改制”時能一夜暴富,如今犯得著要靠拍奢侈品廣告“養(yǎng)家糊口”嗎?此文或許還有這樣的“潛臺詞”:你瞧,這位搞“新思維”的人弄得自己多狼狽!然而,這又很可能讓人推導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戈爾巴喬夫搞“新思維”時并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地位”是否會“一落千丈”。所有這些,大概都與有關(guān)人士所預期的“宣傳效果”大相徑庭。
一篇是寫中國的,說的是河南信陽發(fā)布公務員工作日(中午)禁酒令,僅半年酒費就節(jié)省四千三百萬元,用這些錢可以建四五十所小學。這是正面宣傳反腐倡廉的典型,有不少人還為此寫時評?;蚴强偨Y(jié)信陽禁酒令何以能見實效的經(jīng)驗,或是表達希望這不是“孤本”的心愿?!敖啤钡男Ч_實明顯,但事情還有另一個側(cè)面:一個地級市的公務員,僅僅半年的工作日的中午,光喝酒就能喝掉四五十所小學;再把半年工作日的晚上算進去,合起來能喝掉百余所小學了。以此類推,一年喝掉兩百所,十年喝掉兩千所……于是覺得,信陽市的公務員在這半年中少喝掉四五十個小學,只是少作孽,算不上是什么功德。讓人看到這樣一筆吃喝賬,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可能也不是這篇報道的“宣傳目的”。
任何事情都像一塊硬幣,有其兩個不可分拆的側(cè)面。你要人家看的是它的正面,別人卻不可避免地會想到它的反面;你越是強調(diào)它的正面,人家越會想到它的反面。鑒于“緊跟”、“照辦”的歷史教訓,人們的思想正在恢復正常的功能,既會有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也會有由表及里的推理:人們的思想正在逐步恢復自己的常態(tài),盡管各自都有其發(fā)展的軌跡,卻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
正常人的思想,不能像牛一樣的讓人串了繩子牽著走,因為思想沒有鼻子。想要引導教育別人的人,先得明白這一點??偸怯X得文章的調(diào)子越高越好,標題的字號越大越好,口號的嗓門越響越好;總是相信只要天天講、月月講、反復講、經(jīng)常講就能奏效,此乃一廂情愿。即使對象是你自己的兒子,也會因為感到厭煩而滋生逆反心理。
(原載2008年4月24日《大公報·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