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1)廣州大葉茼蒿葉大而厚,葉面稍皺,有蠟質及光澤,品質優(yōu)良,采收期開展度為28cm、株高為20cm、莖青色、生長慢、熟期略晚、畝產(chǎn)量可達1300公斤。(2)細葉茼蒿廣州市郊區(qū)農(nóng)家品種,莖青白色,葉小而較薄,葉面稍皺而粗糙,有蠟質及光澤,直播30~35天可開始采收,采收期株高為20cm、開展度為18cm、成熟早、品質略差、畝產(chǎn)量達1200公斤。
2、育苗(1)浸種催芽播種前3~4天,將種子用50~55℃熱水浸種15分鐘,再用30℃水浸泡12~24小時,淘洗、瀝水后晾一下、裝在清潔容器中,放在25℃左右溫暖的地方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溫水淘洗1次,3~5天出芽。若是新種子要提前置于0~5℃低溫下處理,1周左右可打破休眠。
(2)播期與播種春季保護地栽培:一般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用溫床或溫室播種育苗;春季露地栽培,在4月中旬溫床播種育苗,春季露地直播栽培。在5月上旬扣小拱棚或地膜播種。秋季播種在8~9月間可用冷床或露地分批分期排開播種7~10天1個播期、這時期生長期長、1年內(nèi)可采收3~4次。催芽后的種子栽培方式(直播或筒育苗移栽),可采用撒播或條播。條播時,在畦內(nèi)按15cm開溝、溝深1cm、在溝內(nèi)澆透水,水滲后在溝內(nèi)撒籽、而后覆土、畝用種量2公斤左右,撒播時。先隔畦在畦面取土0.5~1厘米厚置于相鄰畦內(nèi),把畦面摟平,澆透水后即可撒播種子,再取土均勻覆蓋,早春苗床育苗播種要用藥或草木灰覆蓋,防止發(fā)生猝倒病和立枯病,夏秋播種時氣溫較高出苗困難,應增加播種量,并要覆蓋遮蔭。(3)播種后及田間管理播種后要保持地面濕潤,以利出苗,出苗前溫度稍高,晴天白天在20~25℃,夜間10℃,5~7天可出苗。
出苗后白天15~25℃,夜間8~10℃,一定要防止高溫,當苗高2~3cm、1~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和田間除草,使株距保持1~2cm左右,并進行中耕,待幼苗長到5~6片真葉進行定苗,早春播種苗剛出土后要控制澆水,以防猝倒病的發(fā)生。第1次間苗時要澆水1次,定苗后再澆水1次,且隨水追施速效氮肥10公斤,一般在苗高10~12cm時追第1次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結合追肥澆1次水或澆水前進行1次葉面追肥;如,0.5公斤尿素加水250公斤噴施早春育苗,當苗齡達到25~30天、3~4片真葉且定植的外界或棚內(nèi)溫度要穩(wěn)定,通過10℃、夜溫不低于5℃時即可定植。株行距為15cm定植后澆水,促進緩苗。白天棚內(nèi)溫度不能高于25℃,可用放風量來調節(jié)。秋季在外界氣溫降至10℃時扣棚保溫。(4)整地與施肥茼蒿栽培以沙壤土為宜,畝施優(yōu)良農(nóng)家肥2000~5000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鋪施于地面,翻耕2遍充分混勻,再摟平后作畦,再摟平并輕踩一遍,以防澆水后下陷。(5)采收茼蒿生長期一般在40~50天,當株高達20cm左右時,具有12~13片真葉即可采收,每次采收后即進行澆水后追肥,促進側枝再生,直收到開花為止,為保持產(chǎn)品的鮮嫩應適時早收,宜在早晨進行。如果想多次采收,可用利刀在主莖基部留2~3鋤樁割下,割下的嫩莖、葉捆成小把上市,一般1個月后可再次采收。
四、病蟲害的防治
經(jīng)常發(fā)生的有葉枯病和霜霉病,蟲害很少。
茼蒿葉枯?。翰『χ话l(fā)生在葉片、病斑圓形和不規(guī)則形、中央淡灰色、邊緣褐色。濕度大時正背面均現(xiàn)黑色霉狀物,后期病斑連片,至使葉片枯死。
1、防治的方法 實行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及時定苗,氣溫較高時要進行遮蔭,發(fā)病初期可采用50%多菌靈500~800倍液防治。
茼蒿霜霉病 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呈圓形或名角形竭色、褪綠色狀。葉片逐漸干枯,葉背病部生白色霉層。
2、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育苗溫室與生產(chǎn)棚室分開,減少苗期染病,栽培無病苗。加強生態(tài)防治,避免溫度過高,濕度過大。②發(fā)病初期可用小葉敵400~500倍液防治。
(作者單位:161100 黑龍江省龍江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龍興鎮(zhèn)農(nóng)業(y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