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紐約結(jié)識他們——父與子,純屬偶然。
那是在紐約街頭,居然有一位導游手舉著一面五星紅旗,為游客帶隊,引來眾多美國人的注目。
美國仿佛是星條旗的海洋。在美國很多高樓大廈頂上,一年到頭飄揚著星條旗。很多美國人在家門口掛起星條旗,在集貿(mào)市場的小攤上掛起星條旗,就連轎車的車尾也貼著一面星條旗……在如此眾多的星條旗之中,難得一見五星紅旗。我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舊金山總領(lǐng)事館頂上以及紐約聯(lián)合國大廈前面的廣場上,見到五星紅旗。正因為這樣,他在車水馬龍的紐約街頭高舉五星紅旗,理所當然吸引無數(shù)人的目光。
他四十多歲,中等個頭,穿一件鮮紅的滑雪衫,在美國旅游社里擔任“紐約一日游”的華語導游。我到過紐約。這一回,再度來到紐約,為了能在短時間內(nèi)重游紐約的主要景點,參加了“紐約一日游”,結(jié)識了這位手舉五星紅旗的導游。
他說,現(xiàn)在中國強大了,從中國大陸前來美國、前來紐約的朋友越來越多。中國朋友們到了紐約,總想好好認識一下這座世界超級大城市。打起五星紅旗導游,使中國朋友感到特別自豪。再說,用鮮艷的五星紅旗帶隊,也便于讓旅客們在萬頭攢動的紐約市區(qū)找到導游。
美國旅游社的人員精干,導游兼司機于一身。他熟悉紐約的大街小巷,駕車在車流似潮水的紐約,如魚入水。一邊駕車,一邊用標準的普通話向游客解說。
我猜想,他來自中國大陸。一問,果真如此。他告訴我,他的經(jīng)歷跟時代“同步”:在“文革”中他當過“紅小兵”;粉碎“四人幫”之后,在“國旅”當過司機;在“改革”歲月,當過房地產(chǎn)公司總經(jīng)理;然后隨著“開放”大潮前來美國做生意……
他在美國當導游,純屬偶然:新來乍到紐約,他買了旅游票,參加旅游團。在半路上,旅游車出了故障,拋錨了。司機怎么也修不好,萬分焦急,打電話請老板趕緊派人前來修理。這時候,他捋起袖子,三下五除二,修好了。司機問他怎么這樣內(nèi)行,他回答說在國內(nèi)時干過這一行。這消息傳到旅游社的老板耳朵里,老板急急找他,懇請他重操舊業(yè)。老板如此著急,是因為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越來越多,而會講普通話的導游實在太少。過去,紐約華人旅游社的客源主要來自港臺,所以導游也來自港臺,用英語、粵語、閩南語解說。眼下,中國大陸“富”起來了,大批中國大陸游客涌來,急需會講流利普通話的導游。他不僅會講一口不錯的普通話,而且英語、閩南語、粵語也都行,何況會駕車、修車,又有旅游社的工作經(jīng)驗。老板理所當然“盯”住了他。就這樣,本來準備在美國經(jīng)商的他,在紐約當起了導游……
也正因為他來自中國大陸,對五星紅旗有著很深的感情。他在到處飄揚著星條旗的紐約,打起了五星紅旗。他手中的這面五星紅旗,也招來了“麻煩”,“臺獨”分子曾經(jīng)警告他,你在紐約舉五星紅旗,當心你的腦袋!他置之不理,照樣舉著五星紅旗!
使我感到驚奇的是,那天下午,在一個旅游點,一位西裝革履的小青年,帶著一個華人旅游團,跟他相遇。他拍著小青年的肩膀,顯得非常親熱。我發(fā)現(xiàn),那小青年手中,也舉著一面五星紅旗。
我問他,這小青年也是你們旅游社的?他搖搖頭說,是另外一家旅游社的。我又問,小青年也舉五星紅旗,是向你學的?他哈哈大笑起來,告訴我其中的“秘密”:“他是我的小子!”
這下子我明白,“哦,‘子承父業(yè)’,兒子也當導游?!?/p>
他卻搖頭。他說,兒子在紐約上大學,今天有空,到旅游社打工,賺點零花錢。不過,兒子不好意思到老子工作的這個旅游社打工,總是到別的旅游社當“臨時導游”。
他還告訴我,兒子的普通話比他更“標準”。兒子不僅英語流利,還會講西班牙語、日語,有時為來自歐洲團、日本團當導游。小子比老子厲害多了,這叫一代勝過一代。我注意到,他在夸“小子”的時候,臉上充滿自豪感。
從早到晚,他在寒風中陪游客游了一整天。入夜,“一日游”結(jié)束,下起了大雪。照理,他把車子開到指定的地點,宣布解散就行了。他卻不,順路把一位位游客送到了地鐵口或者公共汽車站。他還把手機號碼抄給我,如果我在紐約有什么事要他幫忙,打一個電話就行……
他們——這對特殊的父與子,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以至當我寫作這篇命題作文《他們》時,記憶屏幕上立即閃現(xiàn)了他們和他們手中的五星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