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迄今整整30年了。1977年冬天,來自各個行業(yè)的570萬“知識青年”從全國各地奔向沉寂了11年的高考考場時,有誰能想到這一重大事件將改寫共和國的歷史,改變一代人的命運。我作為其中的一員,每每想起這一時刻,就心潮洶涌,激動萬分。是鄧小平這一偉大的戰(zhàn)略決策圓了我的人生之夢。
高考圓我大學夢
上大學本應是我學業(yè)的自然延續(xù),但“文革”浩劫卻使它成為我夢寐以求的奢望。
1966年小學畢業(yè)的我在經歷了4年停課鬧革命后,1973年完成了初高中學業(yè),當時正趕上教育回潮,大家興高釆烈地奔走相告:我們能考大學了!結果這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我只能毫不猶豫地響應黨的號召,奔赴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雖然我在知青點上表現(xiàn)優(yōu)秀,但連續(xù)兩次推薦工農兵大學生都因插隊時間不滿兩年而失去機會,公社書記曾給我許諾,要我繼續(xù)在農村勞動一年,明年一定推薦我上大學。
但是陰差陽錯,我稀里糊涂地在回城風中到山西人民廣播電臺食堂當了一名炊事員。偌大的省級機關人才濟濟,我一個小小的炊事員無論怎樣表現(xiàn)出色都不會被人注意。我曾被后勤上的工人們選為團支部書記、先進工作者,但都因食堂在機關的地位而被否定了,希望通過推薦上大學的夢想也就破滅了,那是我人生最困惑、最痛苦的兩年半時間。
1977年,當恢復高考的消息傳進我們閉塞的廚房時,離考試只有兩個月了。同學們早已八仙過海,四處求師,借書復習了,而在食堂工作的我不但不能請假,連晚上開會也必須參加。
我本來喜歡文科,中學時就讀過《共產黨宣言》、《實踐論》、《矛盾論》,插隊期間我又看完了廢紙堆里找到的艾思奇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知青叢書《政治經濟學讀本》。但高考文科的歷史地理我從來沒學過,也來不及找史地教材,只能報考理科了。
離校已近5年,中學速成的數理化早已忘得差不多,兩個月的業(yè)余時間幾乎全部用于復習數理化,經常晚上8點下班后聽說哪個學校有輔導班,就飛快地沖進教室,沒頭沒尾地聽上一半節(jié)課,回來整理筆記到凌晨三四點,五點半就又去食堂上早班了。在那些緊張的日子里,雖苦雖累,但心中還是充滿希望。
1977年12月5日,我坐在太原四中考場上,看到“為四化做貢獻”的作文題目,竟然激動得雙手顫抖,我思如泉涌,一氣呵成??颊螘r,監(jiān)考老師久久站在背后看我答題,考完后他才說我的答卷幾乎無懈可擊。果然我成績不錯,政治98分,語文85分,總分288.5分,超出當年錄取線48.5分,但由于我報的是理科,數學不及格未被錄取。
接到錄取通知的同學一個個報到入學了,在我徹底失望的無奈之際,突然意外地得到消息,說“文革”前在省委黨校招收的山西大學政治系要恢復招生了,我不顧一切地找到省委黨校有關領導,說明了我的情況和意愿。那個平易近人的校長當即留下我的考號、姓名,說黨校正想要我這樣文科成績好的考生。
不出一周時間,我順利地被山西大學省委黨校大學班錄取,我真是喜出望外,興奮萬分,我真的能上大學了。
1978年6月5日,我終于踏進了省委黨校那鮮花盛開、綠樹成蔭的美麗校園,在這里度過了難忘的4年大學生活。
高考圓我入黨夢
我從18歲在高中期間就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盡管我在中學期間一直擔任紅衛(wèi)兵和團干部,學習成績優(yōu)秀,在各項活動中都表現(xiàn)積極,但由于學生黨員名額有限,到畢業(yè)也沒發(fā)展一個學生黨員。
插隊以后我立刻給所在大隊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爭取入黨。插隊3個月,我就成了大隊干部,我一人身兼統(tǒng)計、記工員、廣播員數職,還負責分糧分菜分飼料,但仍然堅持田間參加勞動,割麥、插秧、挖河、打場、薅谷、噴藥,什么農活都干過,并且只領取一份補助工分,每到春節(jié),全村每戶人家大大小小的春聯(lián)幾乎都是我一個人寫。我曾被評為所在縣區(qū)的模范知青,工作得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但入黨的事卻因為名額凍結遲遲沒有解決,帶著公社書記、大隊書記的歉疚和遺憾,我回城了。
在電臺食堂工作期間,我是后勤部門文化水平最高的工人,我把年輕人聚集的食堂學習氛圍搞得生動活潑,飯菜花色多種多樣,餐廳環(huán)境干凈整潔,但入黨的愿望不被所在部門的領導理解和接受,他們甚至覺得可笑,一個食堂的小丫頭入什么黨,做你的飯伺候好人就行了。
進入大學后,全班80多位同學,個個基礎扎實、多才多藝、勤奮努力、積極向上,且入學前多是干部、教師、記者,最差也是企業(yè)里的工人階級,還有許多老三屆的高中生。我感到自己是社會地位最低、基礎最差的了,更不敢奢望在這人才濟濟的群體中能早日入黨。
但沒想到在這令人奮進的環(huán)境和溫暖的集體中,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同學的信任中,我居然于1979年5月第一批加入了黨組織,在莊嚴神圣的支部大會上,我立下誓言,永遠不會辜負培育我的黨組織和親愛的黨校。
高考圓我工作夢
4年大學生活結束了,面臨畢業(yè)分配的選擇。理論教學、理論宣傳、理論研究,這就是我們的去向。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留校從事理論教學工作,畢業(yè)分配對我來說一帆風順,我如愿以償地在省委黨校當了一名理論教師。
我感到非常的滿足和幸福。如果沒有高考,我能從事這樣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嗎?
高考圓我愛情夢
哪一個青年男女不渴望甜蜜的愛情,可是當我進入婚戀的年齡卻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從農村回城時我就已二十多歲了,正當婚戀年齡,可是我自幼好強,怎么也不甘心就此進入圍城,我想上大學、想入黨、想調個好工作,總之我需先立業(yè),再成家。在食堂期間,后勤上同齡的工人們有許多對我表示友好,我對這視而不見;好心的師傅們在外面給我介紹對象,我婉言謝絕;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不愿見人,幾乎和中學的同學斷絕來往。
進入大學后,同學們如饑似渴地在知識的海洋中蕩漾,誰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個人問題。轉眼到了3年級第二學期,我已是28歲的大齡青年了,班主任老師特別關心我們幾個大齡女青年的個人問題,托老三屆的師兄們幫我們物色對象,結果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經歷了甜蜜的愛情,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高考是我人生的轉折,它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趕上改革開放的時代快車,我成為我們這代人中的幸運者。
責編 衛(wèi)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