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之間
星 竹
成敗之間,真的并沒有多遠。
兩個鄉(xiāng)下人,一同來到大城市,都因兩眼一抹黑而生活無著落。過了一段時間,兩人都選擇了賣菜。賣菜屬小本小利,好操作,心里的負擔(dān)也不重。兩人在一個市場,攤位緊挨著。都是賣菜,卻賣得有了天壤之別。幾年之后,一個賣成了蔬菜批發(fā)商,手里最少有兩百萬;一個經(jīng)營不下去,又回到了鄉(xiāng)下。
成功與失敗,說起來往往顯得十分遙遠,像是兩回事。但事實上,往往只差那么一點點。彼此的真正距離,有時小得不足掛齒。
兩人賣菜,成功者每天都要拿出一點兒時間把黃菜葉和爛根去掉,弄得水靈靈的,煞是好看。失敗者卻從來沒有理會過這一點兒,賣菜怎么能沒有黃葉子、爛根?
成功者每天總是把菜盡量擦得干干凈凈后,再運到市場上。失敗者卻說自己是賣菜的,不是大廚,沒事給人家洗什么菜!
成功者每天總是把菜攤兒收拾得規(guī)規(guī)矩矩,把菜碼放得整整齊齊,讓人看著就舒服。失敗者只把菜往地上一攤,愛怎樣怎樣。
成功者每天要多賣半小時,盡力全部賣出。失敗者認為無所謂,今天賣不動,還有明天。
兩人的距離實在小得可憐。但天長日久,一個在城市站住了腳,一個只好回鄉(xiāng)下。說起來也沒什么,這個過程藏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被分解得平淡無奇。
成敗之間,真的并沒有多遠。
日本的豐田汽車,跟美國同類型的汽車幾乎是一樣的??墒秦S田汽車卻在世界上銷量第一,原因是它比其他同類汽車的密封系數(shù)高1%,省油1%,噪聲少1%。1%是差多少?實在沒差多少。但這就是距離。就是因為這么一點點距離——1%,而分出成功與失敗。
名揚全球的可口可樂,只有1%的配方是獨特的。就是這個神奇的1%,使它在全球飲料市場上成了老大。
而運動員,只差0.001秒的距離而被淘汰,從此英雄不再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成功與失敗是同一點出發(fā)的兩條射線。它們各自選定路線,起初,只是相距一點點,每走一步,分開一點,再走一步,又遠一點……當(dāng)它們遠離起點時,已經(jīng)遙遠得望不到彼此了。
智慧的汽車
青 梅
而當(dāng)人沖刺向前時,如何把握好每一分力氣,如何在該停止的時候停下來,這叫智慧。
我有個最要好的朋友要買車,拉我一起去向車行打聽什么車子好。朋友拿了個單子,說是專家指點過的,上面林林總總寫了幾十個衡量標(biāo)準(zhǔn),什么馬力啊、扭矩啊之類的,都是些專業(yè)名詞。車行的經(jīng)紀(jì)人很仔細地挑選了幾款車以供比較,最后重點推薦兩輛車。
朋友犯了難:究竟哪個更好呢?最后她問:這兩輛車,哪輛快一些?
經(jīng)紀(jì)人想了想左邊那輛。朋友很好奇地問:我看它們兩個發(fā)動機差不多啊,為什么左邊的快?
經(jīng)紀(jì)人淡淡地說:一輛車子能開多快,不在于發(fā)動機有多棒,而在于剎車有多好,在于它開快了,剎車時能不能剎得住。
其實不止機器,做人也如此。
年輕人最有沖力和干勁,他們做事情時很容易憑借著一腔熱血從而一往無前,這叫勇敢。
而當(dāng)人沖刺向前時,如何把握好每一分力氣,如何在該停止的時候停下來,這叫智慧。
勇敢和智慧都很重要,區(qū)別在于,前者很容易淪落為三分鐘熱乎勁,后者卻常常能在不動聲色中達成目的。
在我們做事情時,鼓起勇氣,通常是良好開端的第一步。當(dāng)我們開始以后,卻常常因為種種原因而停不下來。有時候,是出于自己的面子;有時候,是別人的愛讓我們頭腦不冷靜;有時候,則是生計所迫,生活的重擔(dān)逼著我們不能停下來。但不管因為什么,停不下,往往會比跑不快更慘。
朋友終于還是買了那輛剎車性能最好的車。她說:我不追求一往無前的刺激,我更向往適可而止的悠閑。
我想,這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