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是人們經(jīng)常談論的話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有品位的生活了,半石齋主不是讓生活陪伴品位,而是讓品位伴隨生活的人。
品位——是瞞不住人的東西,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顯示出來。半石齋主存放在銀行里的頂極珍品,市中心的藏室、310國道旁的展館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磅稱的砝碼,都曉得砣在杠桿上的位置。有位朋友問半石齋主:“你享用得完嗎?你怎么甘心百年以后?”半石齋主回答:“與秦始皇的江山相比若何?始皇帝也不是同常人一樣空手而去沒有看見今天我為他當保管嗎?”
一個人對物質(zhì)的追求,不一定是一個人有品位的體現(xiàn),更不能說是一個人對品位的追求。物質(zhì)能給人享樂和快感,卻不一定能夠給人有品位的生活。有品位的生活除了必要的物質(zhì)以外,還得有不可替代的生活品質(zhì)做保證。半石齋主不是沉浸在賭場、舞場、游樂場消磨時光,而是泡在書房、電腦房、健身房學習、充電、修身養(yǎng)性,再就是花錢買石頭。他用“生活求簡樸、作風必正直”作為座右銘律戒自己,朋友往來平平淡淡,言必信,行必果,辦事從來不馬虎。因為警察出身,說話擲地有聲。半石齋主不吸煙、不喝酒,然而他為客人備有充足的煙酒及果品。
看一個人的品位,不能只看他的著裝服飾。選擇了名牌衣飾,不一定就是品位的體現(xiàn)。衣飾只是一種包裝,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品位。我們的一個記者和半石齋主來往近6年,看見半石齋主只穿著兩件衣:一件是警服,一件是褐石色的花格土布衫,看起來很英俊,很瀟酒。青年男女羨慕崇拜他,是欽佩他的人氣,中老年男女羨慕他,是尊重他的人格。記得有位領導風趣的對半石齋主說:“啥東西穿到你的身上都好看!”
品位是一個人日積月累積淀下來的對生活的態(tài)度,日復一日深入到骨子里,融化到血液中的品位,是在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深處不經(jīng)意,不留痕的隨意配合,使生活變得和諧雅致。有學者曾給半石齋主送過一句話:“一城石香,半城碑?!彼麪款^依他為基點成立了“華山奇石協(xié)會”,帶動了周邊幾個縣石友素質(zhì)的提高和藏品種類的發(fā)展。
半石齋主如一粒種子,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發(fā)芽。自2007年本刊第四期刊出了他的勞作后,就受到海內(nèi)外愛好者的關(guān)注,編輯部經(jīng)常會收到詢問的電話和函件。一些文人、學者以他為軸心籌備“秦皇遺珍研究室”,據(jù)透露章程將要出臺。
有的人只有很少的錢,卻能很優(yōu)雅地生活著;有的人很富有,卻提不起對生活的興致;粗糙的取舍享樂,大把大把地花錢,只能讓人感到厭惡。半石齋主對生活精打細算,卻把富余的有限資金投入到無限的藏品之中。他花錢不象爆發(fā)戶那樣闊脧,可也不吝嗇,給人以優(yōu)雅清高感覺。從他的藏品看,他很有錢,然而從來未顯示出財大氣粗蔑視百姓的言行。大家都喜歡他,擁戴他,視他為知己。有學者總結(jié)出半石齋主的人生底色是平凡。
生活中許多平凡的東西往往很重要,就象水和空氣是平凡的,但它們對我們的生命須臾不可缺少;大地泥土平凡,沒有它,我們就無法取得維持生命的能量和營養(yǎng)。半石齋主就是用平凡底色做生命的基調(diào),結(jié)果才顯示出他的人生價值。
半石齋主平凡的底色造就他人生的品位,他的品位幾十年如一日,并非急就,亦難速成:“品似清泉,肯把須眉傲霜雪,方知環(huán)宇待澄清,位如高山,月似丹光出高嶺。鶴因梅樹住前山?!?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大批思想解放,大膽改革、銳意進取,勇攀高峰的改革先鋒——半石齋主就在其中。他將在國家郵政總局隆重推出的改革人物紀念郵票上和要與他相見的人們見面!
真乃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2008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