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青
華西村原來的面積是0.96平方公里,剛好是國土面積的千萬分之一。在這塊土地上,“老書記”吳仁寶苦心經營數十年,造就了一個極具標桿意義的農民樂土——“天下第一村”,吳仁寶本人也借此成為眾人眼中的傳奇人物。
魅力華西
4月上旬的一天上午,華西村民族宮大會堂里人頭攢動,人們相互談笑著,不少游客好奇地拿著相機在會堂內取景。10點半,吳仁寶拉開主席臺的側門,會場一下子安靜下來。老人不緊不慢地走到臺子中央,雙手抱拳、一臉謙和地向臺下人致意。過去4年多來,只要吳仁寶在家,每天上午10點半,總會出現在這里。
出了大會堂,就能看見華西村標志性建筑,投資1.2億元打造的金塔。金塔高98米,共17層,塔頂是一個金黃色的葫蘆。站在塔頂眺望,能看見南邊成排的別墅群,它們屬于普通的華西村民。
出金塔往北能看見一座山,那里微縮建設了許多世界知名建筑,取名“世界圖”?!疤彀查T城樓”矗立山頂,挨著城樓的是“山海關”,旁邊是蜿蜒的“長城”?!鞍屠鑴P旋門”、“華盛頓國會大廈”和“悉尼歌劇院”位于山腳。
種種反差很大的事物在華西村雜糅在一起,正如人們在村北欣賞完舒心的油菜花后,在村南感受到的則是一派工業(yè)風景,現代化的工廠車間和令人緊張的流水線。
經營華西
華西村,位于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zhèn)最西邊。華西人說,“窮夠了”就是他們的歷史。1961年剛建村時,華西村是有名的貧困村、討飯村。
吳仁寶首先帶領群眾向華西村的自然環(huán)境開戰(zhàn),平整散落分布的1300多塊田地,修整40多條河溝,這些都需要“硬功夫”。華西村很快成為全國學大寨的典型。
就在當年,吳仁寶抽調了120人,在村里偷偷辦起了小五金廠?!爱敃r可千萬不能讓外面知道,這可是割資本主義尾巴呀!,”吳仁寶的大兒子吳協東說,“田里紅旗飄飄、喇叭聲聲,檢查的同志走了,我們轉身也進了工廠。”
這是華西村的第一次“轉身”,因為人多地少,在農業(yè)上用盡全力的吳仁寶沒有看到前途。正是這個隱姓埋名的小五金廠,為華西村創(chuàng)造了百萬利潤,200多戶社員全部住進了新蓋瓦房。
1978年,華西村蓋起了塑料紡織廠。
華西村真正完成“原始積累”是在1992年。當年3月1日凌晨3點鐘,也即小平南巡講話向全黨傳達的第二天,吳仁寶緊急召集黨委委員開會,下達了“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借錢吃足”(錢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儲備得越多越好)。吳仁寶的第四個兒子、現任華西村黨委書記的吳協恩回憶,父親判斷中國經濟將面臨新一輪的大發(fā)展,因此華西村要集中所有血本,奮力搶占市場。
吳仁寶的“豪賭”大獲全勝,隨后,全國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一噸6000多元的鋁錠,3個月就漲到了1.8萬多元,外界盛傳“吳仁寶開了一個會,賺了一個億”。
1999年,華西村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開創(chuàng)“村莊上市”的先例。2007年,華西村總資產超過16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50億元,上繳利稅超過8億元。隨后,周圍20個村相繼并入華西村,如今,華西村已擴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萬多人,“天下第一村”名副其實。
智慧華西
2003年7月5日,吳仁寶急流勇退,將擔子交給兒子吳協恩。吳仁寶表示,他應該趁腦子還不算太糊涂的時候退下來,等到腦子不太清爽了,可能會說錯話,影響華西村發(fā)展。
退下后,吳仁寶遠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村民提到“老書記”,多是敬重和感激。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吳仁寶一個堅持幾十年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早晨,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jié)目;每天晚上,準時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也許,吳仁寶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把握中國的時代脈搏。
吳仁寶有句口頭禪:做人一定要活絡。1978年建設塑料紡織廠時,有人提及偷偷建五金廠時的窩囊,要求把工廠建得寬敞氣派,吳仁寶的回答是:“量力而行,不講排場,等經濟效益上去了,一切再商量?!?/p>
記者給吳仁寶提了兩個問題,一是過去幾十年遇到的最難的事情是什么,二是和年輕時相比,如今的吳仁寶有何不同。
吳仁寶的回答相當精彩。“千難萬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最難?!崩先苏f。對于第二個問題,老人的回答是,現在比過去更能看到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