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俊
一、命題作文
題型探微:
命題作文按其字數(shù)多少,有單字、雙字、短語、句子等四種情況。單字如“讀”、“路”等,寫作范圍明確,降低了作文的審題難度;雙字如“習慣”、“幸福”等,審題對象集中而明確,但對題目的準確審讀也很關鍵;短語如“一件小事”、“我學會了關心別人”等,由于其有一定的修飾補充成分,所以它的題旨相對比較明朗;句子如“我班最近來了一個女同學”,修飾成分較多,限制較死,要細心梳理其結構,方可領會題目規(guī)定的要求。
審題思路點撥:
單字題作文,要注意這個詞的本義、比喻義和引申義。寫作時,只要寫其中的一個意義就夠了,只需抓住一點,不必全面思考,這叫作“攻其一點,不及其余”。比如“讀”,可寫它的本意“讀書”,也可寫它的比喻意“讀人生”、“讀社會”等,文章要寫得具體而不空泛。
雙字題審題時可采用“補足因素法”,如寫“變化”,有位同學就在“變化”的前面補足一個新因素“奶奶的”,這樣題旨就明白多了。然后他就選取“奶奶的變化”這個角度,寫奶奶從看不慣年輕人跳迪斯科到上街加入老年秧歌隊,反映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給人們精神生活帶來的變化,收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遇到短語題,審題時先要辨別其意思是否完整,是否需要增補其他成分。特別是記敘性文題因其取材范圍較廣,要寫具體的人、事、景,沒有一定的限制很難把文章寫具體,因此要適當增補成分。對動賓式短語,要補上主語,如“看電影”,可補“我”等;表示領屬關系的偏正式短語,需補上謂語,如“鄰居家的小男孩”,可補“真淘氣”等;如果是修飾性的偏正式短語,多數(shù)情況下既要增補主語,又要增補謂語,如“幸福的家”可補成“她有一個幸福的家”。
結構較復雜的長句,由于其修飾成分較多,審題時須注意逐字辨析。例如,“我班最近來了一個女同學”,“女同學”點明記敘的對象, “一個”點明數(shù)量,“最近”限定時間范圍,“我班”提供了空間范圍;題目中的“了”字,不是可有可無的,它表示這個“同學”已經(jīng)來到我班,而不是尚未來到我班或將要來到我班,倘若把“了”字改換成“的”字,題目的語法結構就發(fā)生了變化,文章側重的內(nèi)容就完全不一樣了。
二、半命題作文
題型探微:
半命題作文就是命題人限定題目一部分內(nèi)容,學生根據(jù)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再進行寫作的命題形式。這種題型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題權掌握在作者手里,即把選材、立意的更多空間留給了作者。從形式上看,有兩種命題模式:一是題目獨立出現(xiàn),如“____的滋味”;二是題目與提示(導語)相結合,如“我不依戀____”,文題前有溫馨的提示——“因為不堅持,天空中的云才展現(xiàn)萬般風貌;因為不依戀,樹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因為不停留,小溪才能涓流不息”。半命題作文結構形式往往有以下幾種:命前半題,如“給我一個____ ”;命后半題,如“____的瞬間”;命中間部分,如“____真____”;命首尾部分,如“當我面對____ 的時候”。
審題思路點撥:
寫好半命題作文的關鍵是補全文題。補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涉及立意、選材、構思、布局等各個方面,千萬不可輕率從事。補寫文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要反復琢磨已命好的半個題目以及前后的提示和要求,然后選出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來補充題目,要求中如果有文體限制,就必須按文體特點來補題,如果是文體不限的,就要結合自己的寫作特長將題目補全;二是選詞補題要力避千“空”一“詞”的雷同現(xiàn)象,應打破慣常的思維定勢,全方位、多角度地發(fā)散思維,要求異求新,要避俗求新,要避生求新,這樣你的文章才能獨樹一幟;三是選詞切忌大而空,沒有實實在在的“著落點”,比如寫“感悟”,如果選擇“大自然”、“人生”這一類詞語,寫起來只能泛泛而談,很難寫透寫具體,更不易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有從小處切入,才能寫得具體,寫得生動。
三、材料作文
題型探微: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命題者給出一則文字或圖畫材料,要求考生根據(jù)要求作文。中考與高考材料作文有所不同,高考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一般要求考生根據(jù)所給材料自己命題進行寫作,而中考考查的角度多種多樣,或改寫材料,或續(xù)寫材料,或擴寫材料,或根據(jù)材料寫讀后感,或針對材料中的“現(xiàn)象”寫短評,或根據(jù)材料自己命題作文(“命意作文”)。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兩部分組成,而材料又有記敘性材料、引語式材料和圖畫式材料之分。
審題思路點撥:
這里重點談談“命意作文”的審題思路。由于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圖畫式材料有深刻的寓意),是作文觀點的重要載體,并成為寫作者的立意指向,所以材料是審題的第一出發(fā)點,讀懂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所以審題就變?yōu)榱藢彶牧稀?/p>
那么怎樣審材料呢?首先,必須全面把握材料,切不可斷章取義,只抓其只言片語,以偏概全。其次,要找準突破口,材料的關鍵詞句是審材料的突破口,關鍵詞句(開頭句、結尾句、對話句、結語句)往往是“文眼”,它蘊含著材料的主旨,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如果是圖畫式材料,因為它沒有點題句,也沒有提示語,這就要看清楚這幅漫畫夸張了什么、變形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然后從中悟出圖畫的寓意,若是幾幅圖畫,這就要根據(jù)圖畫內(nèi)容前后的關系來把握其寓意了。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要盡量在立意上求準求新。求準,就是主題必須從材料中得來,不可脫離材料;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慣常的思維定勢,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在“新”字上下功夫。
四、話題作文
題型探微:
話題作文是一種用一段導引材料啟發(fā)思考,激發(fā)想象,用話題限定寫作范圍的作文題型,兼具開放性和限制性的特點,一般不限文體。話題作文通常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材料語+提示語+話題+要求。話題作文的主題不必從材料中提煉,而是從話題引發(fā)出來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闡發(fā)話題,啟發(fā)學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運用到寫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疤崾菊Z”在材料語和話題之間,對材料內(nèi)容進行詮釋或引發(fā),暗示考生要注意的某些問題,以減小考生審題上的難度?!霸掝}”對寫作范圍進行限制。“要求”往往對寫作作出一定的限制。話題作文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內(nèi)容的寬泛性,二是文體的多樣性,三是寫法的靈活性。
審題思路點撥:
話題作文一般不設置審題障礙,在審題上降低了難度。但是,淡化審題并不是不需要審題,話題作文的審題通常分四步走:
一審“話題”。首先要吃準“話題”的含義,一般說來,“話題”中總會出現(xiàn)對理解題意有重要作用的字詞,這些關鍵字詞是準確理解題意的鑰匙,例如“我與空間”這個話題,要注意“我”、“與”這兩個字眼,否則,就有可能把話題變成“我的空間”、“我們與空間”等。
二審“材料”。材料是引出話題的由頭,這就表明材料與話題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特別是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往往就是命題者命題意圖的體現(xiàn),抓住了它,審題就有了依托。
三審“提示語”,這是審題的重點?!疤崾菊Z”是對材料的闡釋和對話題的引導,是材料與話題之間的紐帶,甚至能夠給我們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特點,在審題過程中有意識地注意作文題中的那些提示語言,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轉折”這個話題作文有這樣一個“提示語”:“對此,你一定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边@就告訴我們,要在文中表達“所感、所思、所悟”,而不能只是記一件事或敘一次經(jīng)歷了事。
四審“要求”。在引出話題之后,都有一個寫作“要求”,對寫作作一些限制,諸如寫作范圍、角度、文體、篇幅等,這些內(nèi)容我們自然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