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初年,開封府有個貧民叫王小二,從小父母雙亡,30多歲,孤身一人,家徒四壁,生活困苦。這年春上,青黃不接,家中斷炊。萬般無奈,他去當?shù)馗粦魟⑵竭h那里準備向他借錢度日。來到劉家,見一條惡狗當門而臥,攔住了去路。他就拾了一塊磚頭向狗擲去,想把它趕走。誰知一不小心卻將旁邊的一只小缸打破了。劉平遠的妻子見狀,就怒斥王小二,并要他賠償。王小二說不是有意將缸打壞,而且身無分文,無力賠償,還請寬恕。劉妻不依不饒,兩人于是吵了起來。吵罵聲驚動了室內的劉平遠,他走到門外,一看是王小二,立刻氣勢洶洶地責問王小二為何把我家的缸打碎。王小二靈機一動,說:“你家那條狗咬我,我擲磚頭自衛(wèi),才不小心打破了缸……”劉平遠檢查小二身上,不見傷痕,便斥責他說:“你這窮鬼、無賴,完全是胡說八道,我家的狗從來不隨便咬人,你這是無中生有,想來訛詐是不是?”王小二一聽,覺得人格受到了侮辱,立刻火冒三丈,說:“誰要來訛詐你?你以為你有了幾個臭錢就了不起啦?……”兩人越吵越兇,劉平遠仗著有錢,財大氣粗,用污言穢語百般奚落侮辱王小二。王小二忍無可忍,憤憤不平地說:“你別神氣,你當心點,我一定在無人處殺了你,讓你知道我的厲害!”說完轉身就往家走去。劉平遠說:“好吧,我就等著,諒你也不敢?!闭f完走進了屋內。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平遠的妻子聽了王小二的話,眼珠一轉,急忙趕上王小二,對他說:“你要殺我男人,我要到官府去告你。你現(xiàn)在給我寫份保證書,保證我男人百日之內平安無事,否則,我一定找你算賬……”王小二自知失言,那是在氣頭上,說出了不知輕重的話,經劉妻一說,有點后悔,于是只得照辦。劉平遠妻子拿到保證書后如獲至寶,藏在身邊,就讓王小二離去。
一天,劉平遠出門收債,多日不見回家。劉妻叫了幾個人出去尋找,見丈夫被人殺死在野外,立刻號啕大哭起來,隨即趕到衙門報案。她對令史說:“啟稟大人,我家男人出門收債,被王小二殺死在途中,請大人為民女作主啊……”這令史姓朱,朱令史一聽,說:“你如何知道是王小二殺了你男人呢?”劉妻說:“前不久,王小二與我男人吵架時,曾揚言要在無人處殺死我男人,為了我男人的安全,我特地要他寫下保證書,不想這王小二言而無信,報復心極強,還是對他下了毒手……”隨即從身邊摸出保證書交給令史看。朱令史看了保證書,信以為真,立刻派出捕快去將王小二抓來審問。王小二矢口否認殺過人,令史就命衙役對小二進行拷打,王小二咬緊牙關,口口聲聲說是受不了劉平遠的侮辱,在氣頭上說了氣話嚇唬他的,死不承認殺過人。劉妻對令史說:“我男人身上佩戴的芝麻巾和銀環(huán)不見了,定是被他拿走了……”令使就問小二:“你將劉平遠的芝麻巾和銀環(huán)藏于何處?”王小二說:“我根本沒殺人,哪見過芝麻巾和銀環(huán)?”
沒有口供,一時無法結案,令史只得下令將他收監(jiān)關押,等以后再審,讓劉妻先回去。以后每一次審問,都是同樣的幾句口供。時間過得很快,不覺已過了五六個月,上級衙門催過幾次要求盡快查出兇手,早點結案。朱令史只得加強審訊力度,命人對他使用大刑。王小二受不了酷刑的折磨,只得含冤屈招。令史說:“你早一點招供,就不會受這皮肉之苦了。我問你,劉平遠身上的芝麻巾和銀環(huán)藏于何處?”王小二想了想,說:“埋在城外李家菜園里井口旁邊的石板下。”
朱令史親自帶了兩名衙役讓王小二帶路,來到李家菜園,果然在石板下找到了芝麻巾和銀環(huán)。既有口供,又有物證,令史對王小二殺人一事更是深信不疑,于是,立即判了他死刑,將他打人死牢,上報刑部,待秋后斬決。判決不久,這朱令史就調走了。
卻說衙門里有位孔目叫張鼎,他正直無私,辦事細心認真,善于觀察分析。他對此案有些懷疑,俗話說,咬人的惡狗不狂吠,大凡真正要殺人的人是不會輕易把殺人放在口頭上宣揚的。當他仔細檢驗了芝麻巾和銀環(huán)后,更是確認這是一樁冤案:因為劉平遠被殺已有半年,而此二物埋在地里卻依舊如新的一樣,顯然這是剛埋下不久的。于是,他趕到獄中詢問王小二。王小二一見張孔目,立刻痛哭流涕,大喊冤枉,就把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孔目。張孔目聽后,問:“那保證書是怎么回事?”“那是我在氣頭上說的氣話,用來嚇唬劉平遠的,以長自己的威風,并沒有真的要殺他。可他的妻子硬逼著我寫下保證書,否則要把我送官究辦……”張孔目想:相罵無好話,相打無好拳,為一句氣話就要逼人家寫“保證書”,這事還是第一次聽到。而且如今這“保證書”成了劉妻控告王小二殺人的“罪證”,看來這劉妻精明之極,決非等閑之輩……他又問:“那芝麻巾和銀環(huán)怎么會在你手上呢?”“沒有啊,我根本沒見過那東西。那是我被折磨得受不了,隨便瞎說的啊……”張孔目想:瞎說竟說得那么準?天下哪有這么巧的事?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于是又問:“你招供時有何人聽到?挖掘贓物時有何人看到?”小二說:“每次我受審時,旁邊總有一個賣草的人觀看,我招供時這個賣草人也在場,他肯定聽到了;發(fā)掘贓物時有個村民叫李勇的在場看到了?!睆埧啄苛⒖倘フ业嚼钣?,問他說:“你住在這里,近來有沒有看到過可疑情況?”李勇說:“前幾天,看到有個道士曾到過李家菜園,在井口邊轉游了一會,我以為他要弄水喝,當時我正忙于干活,就沒放在心上。”張孔目問:“這道士何方人氏?姓甚名誰?”李勇說:“以前從來沒見過,不認識?!?/p>
張孔目又找到了賣草人。這賣草人膽子很小,一見當官的問他,就將實情和盤托出:原來是那道士給了他銀子,要他每次審問王小二時去旁邊偷聽,并將王小二的口供及時告訴他。張孔目一聽,心想:這道士為何對此案如此關心?肯定與此案有關。他靈機一動,立刻讓賣草人到衙門里,穿上道士的服裝,蒙上面孔,跪在大堂前面。然后派人將劉平遠妻子抓來,對她說:“如今奸夫已經招出與你長期通奸,是你策劃謀殺了親夫,再嫁禍于人。你若再不老實交代,必將受皮肉之苦。識時務者為俊杰,我看你還是主動招供吧?!眲⑵竭h妻子看到堂前跪著的道士,早已嚇得亂了方寸,心想:他既然已經招供,我再想隱瞞是不可能的了。乖人不吃眼前虧,于是,老老實實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做了徹底交代。
原來,這劉平遠妻子叫張玉蓮,今年26歲,長得貌若天仙,但水性楊花,相當風流。18歲時嫁與比自己大十多歲的劉平遠為妻,因劉平遠常年在外做生意,外出時間多,在家時間少,常使張玉蓮獨守空房,冷清寂寞。一次,她獨自一人在家正想入非非,忽然有個道士到她家來討水喝。這道士也是個風流人物,見張玉蓮貌美如花,立刻垂涎三尺,又見家中只有她一人,就用言語百般挑逗,見她并不反感,進而動手動腳進行調戲。誰知這張玉蓮本已饑渴難耐,見了風流倜儻的年輕道士,早已情迷心動,兩人一拍即合,于是,很快勾搭成奸。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只要劉平遠不在家,這道士就上門與之偷情;有時張玉蓮自己到道觀里與他私會。兩人如膠似漆,打得火熱。時間一長,再也無法分開。他們就想做長久夫妻,只因有劉平遠在,無法實現(xiàn)心愿。兩人曾多次商量要除掉這絆腳石,但苦于一時找不到好機會。一天這張玉蓮聽王小二說要在無人處殺死劉平遠,她欣喜若狂,心想,除掉絆腳石的好機會來了——這王小二是個可利用的替死鬼。但口說無憑,必須要有證據才好。于是,急忙趕上去以報官為名,一陣威脅恐嚇,逼王小二寫下保證書后,立刻將此事告訴了道士。并說劉平遠馬上要外出收債,隨即將所經路線告訴他,要他趁機在僻靜處將他殺死,并囑他殺死后要把他身上所戴的芝麻巾和銀環(huán)拿回來,一是作為殺死的憑證,二是還有非常重要的用處。
道士依照張玉蓮的策劃,身藏利刃,一路跟蹤劉平遠,在無人處殺死了他,并將芝麻巾和銀環(huán)帶回交給了張玉蓮。她確認丈夫已死,就裝模作樣叫了人出去尋找,還去向衙門控告王小二殺死了丈夫,并將保證書作為證據。為了證實王小二的“罪行”,劉妻又讓道士暗中叫一個賣草人去偷聽審案情況,以便做手腳。道士聽了賣草人的報告,立刻到張玉蓮那里拿了芝麻巾和銀環(huán)埋到了李家菜園的石板下面……
張孔目立刻派出捕快將道士捉拿歸案,并在道士的住處搜出了殺人兇器。道士在人證物證面前無法抵賴,只得低頭認罪。張玉蓮一看那跪著的道士不是自己的情夫,知道自己上了張孔目的當,但再想反悔已經晚了。
案情真相大白,王小二無罪釋放,道士和張玉蓮被判了死刑,并處罰金用以賠償王小二的精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