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曾經(jīng)是崇高的字眼;學校,直到不久前還被認為是社會的凈土。最神圣的地方一旦有了骯臟,就怎么抹也抹不掉了。
和同行在一起交談,我們最大的遺憾不是收入低,也不是工作累,而是發(fā)現(xiàn)我們從事的工作沒有多少莊嚴感,已經(jīng)不是我們當年步入社會時選擇的那個職業(yè)了。
有青年教師說,學校和一位家長拉關(guān)系,他作為任課教師被學校要求去赴家長的宴請,帶隊的是校長。作為教師,他感到屈辱,看到家長和校長公開在飯桌上談交易,他覺得教育的尊嚴、學校的尊嚴,就這么被一千元一桌的酒席糟蹋得一干二凈。我理解那位青年教師,問他,你為何不推說“肚子疼”?回答是“我已經(jīng)‘肚子疼’過兩回了,推不掉呀”。
當然,也有人開導他:至于這樣嗎?真正的職業(yè)尊嚴會被一次請客玷污?你是不是太脆弱了?
面對這樣的開導,怎么回答呢?有什么可說呢?如今社會最奇妙的,便是歪理邪說打扮得比真理還要迷人。
每天早上和晚上,學校門口有各種車輛接送孩子。有同事開玩笑,說除了沒見到清潔車和囚車,黨政軍各機關(guān)單位的車全見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教師要對學生講廉潔奉公、遵紀守法,能有什么效果?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廳局干部的子女,為什么都能進名牌學校重點學校?作為學生,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有位學生很坦然地告訴教師:我就是離分數(shù)線差一百分也能進某某學校。——在他們心目中,這個國家沒有法律,這個社會沒有規(guī)則,沒有公平,一切只要有權(quán)力;利用權(quán)力關(guān)系,什么事都可以辦成。那么,權(quán)力階層是否注意到他們的行為有可能被當作我國青年公民的道德示范?
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教育者的素質(zhì)也滑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有些教師不把學生當人,只要自己的“考評”落后一兩分,他就能喪失理智地責罵學生甚至體罰學生;有老年教師向青年教師介紹經(jīng)驗:“學生都是賤骨頭,只有狠抓,只有狠逼,才能出成績?!毙iL對教師說:“抓升學率,以不死人為原則?!?/p>
有些教師志趣不高,不認為教育工作有莊嚴感。有這樣的說法:教育科研、著書立說不如編教輔,編教輔不如賣教輔,賣教輔不如做家教,做家教不如開班,開班不如“過生日”。什么叫“過生日”?不懂。后來知道,不管是編教輔還是賣書、開班,都還要有一定的勞動付出,即使是強行向?qū)W生攤派教輔書吃回扣,也要跑東跑西,還得講解答案?!斑^生日”就不同了,就是公開向?qū)W生索賄。這類行為,在許許多多學校都不是秘密。我有時奇怪中學生為何八面玲瓏,世故得像在社會上混了一二十年的人,如果能想到他從四五歲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就不會奇怪了。
似乎這一代家長也被摧垮。他們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現(xiàn)實啊,現(xiàn)實到庸俗不堪的地步。也因為如此,他們也要依據(jù)這樣的價值觀把教師弄得庸俗不堪。我的一些同事,已經(jīng)公開表示,擔任班主任,堅決不家訪,有事電話聯(lián)系,家長有事只能到教師辦公室談。這些教師無論如何也不把家庭住址告訴學生。是不近人情嗎?非也,如果不這樣,他們實在沒有其他辦法抵御無孔不入的“風氣進攻”。
上面說的全是“近距離”的表現(xiàn),放眼社會,教師會感到自己的堅持很卑微。教育不是產(chǎn)業(yè),即使是產(chǎn)業(yè),按照現(xiàn)代文明理念,也不應(yīng)當污濁成這個模樣。更為痛心的,是教育界內(nèi)部,也沒把教育當作為莊嚴的工作,而這個功利社會的絕大部分人(也包括學生)對教師不過是“階段性利用”,教師的生命價值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尊重。美好,莊嚴,理想,正在離我們遠去。
有什么樣的社會風氣,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學校,就有什么樣的教師,——當然,也就有什么樣的學生。而有什么樣的學生,我們便將有什么樣的未來。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