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個性化閱讀與個性化寫作”課題研究,我深刻認識到,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應重視個性化,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展現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寫出精彩!“個性化寫作教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寫作教學之處,在于“個性化”三個字,它強調了張揚個性的重要性。個性化寫作的特征是,用我的自由之筆,寫我的自得之見,抒我的自然之情,顯我的自在之趣。我們的個性化寫作教學實踐有幾個突出點。
以個性化閱讀促個性化寫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積累對于寫作尤其重要。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閱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滲透寫作教學,讓學生學會積累。閱讀時,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問題,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要求學生寫閱讀筆記,及時把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記錄下來。要在閱讀中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
教師還應該注重閱讀的課外延伸。因為課外閱讀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化語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內閱讀是有限的,而課外閱讀是無限的。在眾多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華中,學生可以看到不同的語言風格、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寫作技巧……學生寫作經驗和寫作靈感來自于閱讀和生活。因此,個性化閱讀能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個性化寫作。
營造“個性化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中學語文的寫作課應該營造出個性化的氛圍,讓學生敢開口,想說話,會表達,這樣才會激起學生寫作的愿望,寫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個性化作文來。試想,如果在寫作的課堂上,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觀點時,馬上被同學否定、教師批評,那么,個性化的觀點從何而來?因此,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運用開放的模式,在尊重的前提下,在寬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氣氛中進行師生對話交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和選擇有新意的材料,我們甚至可以反彈琵琶,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個性化的氛圍,建構起學生自主、自由、活潑的個性化寫作空間。在寫作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寫作個性,鼓勵多元化的表達,讓學生說出個性、寫出個性。
明確指導,引領作文教學走向個性化
學生通過寫作題材、構思、語言、感悟等,可表現出其個性精神、品格、氣質及學問品質,教師應盯住這些,加以引導,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個性化寫作能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
1. 選材個性化。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選材上下功夫:街知巷聞的、老一套的材料盡量少選,即使選用,也要從新的角度切入。因為多數人寫的題材會沒有新意,而且會有抄襲之疑。寫作應該標新立異,才能使讀者耳目一新,這樣的作文也才會有個性。
2. 構思個性化。千篇一律的構思,千篇一律的模式永遠寫不出有個性的作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個性思維,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敢于創(chuàng)造新形象,敢于設想新思路。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采用改寫、續(xù)寫等形式展開想象,充分調動學生個體的想象力,讓他們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馳騁。
3. 語言個性化。“文學是吸引人的、有魅力的、有個性的?!敝腥A民族的語言豐富多彩,每一個學生思維的不同,其語言反映出的內容與方式也必然不同。學生作文的語言可以是冷峻、犀利的,可以是精美、含蓄的,也可以是幽默、風趣的……因此,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說真話,放手讓學生去寫,努力發(fā)展其個性語言,展示其才智。
4. 感悟個性化。敘真事、抒真情、顯感悟的學生作品,才是優(yōu)秀的好作品。作文與做人不能分離,作文與生活不能隔斷。除了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選出真實的與眾不同的材料進行獨特構思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去思考生活、去感悟事理,讓學生敢于抒寫對生活的真切感受,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在作文中展現個性化的言論,有利于寫出個性化的作文。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以個性化閱讀促個性化寫作,營造“個性化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并明確指導,才能引領學生作文走向個性化。
(作者單位:廣東珠海市斗門區(qū)城南學校)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