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狡黠的眼神流露出些許與年齡不相仿的不羈,咫尺距離,我直面的仿若一只無情的小獸。錯覺中時間又像是回溯到初始,依舊的我行我素和目無尊長,讓我傷感這兩個月來為他傾注的滿腔熱忱都付諸東流,了無痕跡。
剛當這個班的班主任時,老教師們語重心長地提醒我說:“你們班成也在他,敗也在他,能否讓他步入正軌就看你的教育藝術了!”盡管有著新教師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莞爾一笑間,老師們的話語仍讓我心中多了幾分顧慮。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孩子,竟讓老師們把他放在蕭何的牌位上,我在想。
當第一次融入到這群綻放著花朵般美好笑容的孩子中時,我仍是一眼瞅見了角落里的他,邪邪的眼神瞥著我一白,淡漠的表情,赫然地與其他孩子天真清澈的眸子形成對比。我彎彎眼睛微笑以示對他的友好,他稍稍遲疑將頭扭向一邊。這就是我倆留給彼此的第一印象。我忽然想起洛克的“白紙說”,倘若先前他是張浸污有漬的紙,那我有十足的信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讓他的畫面重新絢麗起來。
新學期班級的各項工作都在我的精心管理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可棘手的問題也接踵而來。陸續(xù)有科任老師找到我憤憤地陳述他的種種罪狀:上課交頭接耳,愛做小動作,作業(yè)丟三落四,字跡潦草,對老師的教導也是充耳不聞。通過我的旁敲側擊和課堂觀察,我感到他的確很聰明,但過早地有了逆反心理;可能是孤僻不合群的性格,他不喜歡參與小組合作的游戲和活動,他應該是班級里被疏忽冷落的那類學生。
講授新知識的時候,我給予了他更多的關注,在啟發(fā)問答時我用鼓勵的眼神和他交流,他也漸漸地,從最初的不屑一顧到后來的側耳傾聽,從靦腆的沉默不語到后來主動的躍躍欲試。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我又發(fā)現了他的許多閃光點。
課下我用心靈和他互相溝通,真誠是由此及彼的最好橋梁。我發(fā)現他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很強,對事物的要求非常完美,有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氣,這樣對于他“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學習品質也可以有個解釋:定是某個階段的知識學習沒有夯實,當接觸到聯系緊密的新知識時就會在心理上把自己打敗,進而停滯不前。性情使然,不光是學習,平日和同學的交往也如是。由此看來有的放矢地合理引導是當務之急,不失時機地表揚,讓他獲取成功的美妙體驗,是最行之有效的動力供給方式。
生活委員的工作需要吃苦耐勞和高度的責任心,也是最容易贏得口碑的工作,于是我斟酌再三,決定讓他擔任班級的生活委員,我深信這將是一次一舉兩得的選擇。當我找到他談及此事時,他的臉上流露出了掩飾不住的喜悅,一份深埋已久的期待種子被灌溉、破土萌芽,慷慨而欣然地接受了老師給他的擔子。在接下來近兩周的時間里,中午領飯的長隊在他的指揮下井然有序,輝煌的“業(yè)績”果然讓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贊不絕口。我不失時機地在班隊會上加以表揚,并且把他還存在的小缺點委婉指出讓他意會,掌聲雷動中我看見他眼睛里閃爍的正是我期待的那種自信與正氣,我心里微微地有些動容。
正如哲學上所言,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在循環(huán)往復中完成的,塑造人的靈魂更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成功的班主任就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來承受勞動成果的局部坍塌和重建。
那天吃完午飯,還沒邁進教室的門檻,一群孩子便把我團團圍住向我匯報情況,我的腦子立刻閃現出他的眼神。果然是他。原來中午孩子們在校園里游戲玩耍,一位老師從孩子中間穿過,為了出風頭,他便跟在老師身后手舞足蹈地做著各種搞怪的動作,那位老師發(fā)現后就借機教育他要尊敬師長,可能語言有些許犀利,他竟又一如從前般執(zhí)拗煩躁起來,最后連聲道歉鞠躬都沒有就揚長而去。一股莫名的慍怒在我心中滋生開來,稍待平和我就四處去找他,最終在校園的角落里發(fā)現了他的身影,他正蜷縮著身子擦著眼淚,一副委屈憤恨的表情,我知道我該聽聽他怎么說,于是我走上前去。
我沒有直接切題,而是問他中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他抵觸地只字不提,我清楚他現在很敏感?!坝惺裁次蠋熆梢詭湍阊健蔽曳€(wěn)住自己的情緒和他對話。他終于哽咽著開口了,說他是在做游戲而同學老師都誤會他在搗蛋,那位老師還不由分說地批評了他。透過他的眼神、看著他身旁由于委屈而沒有吃的午飯,我沒有理由不相信他的話,我撫摩著他的頭讓他先把飯吃完,承諾會幫他。
我向那位老師解釋情況后徑直走向教室,學生們都在靜悄悄地寫作業(yè),我小聲把他喊出來,我知道給他一種態(tài)度的養(yǎng)成會比扣頂帽子所產生的教育影響要深遠。一番苦口婆心的交流之后,我讓他為自己的態(tài)度向那位老師道歉。顯然我的最終處理沒能迎合他的心理,他把頭扭向了一邊。
于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倘若控制不住自己,我想我會聲嘶力竭地告訴他我的徒勞和失望,但瞬間我腦中閃過了畢業(yè)演說時自己信奉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至少對他的教育,自己是徹底地失敗了。我的臉突然揚起,努力不讓流出眼眶的淚水,卻仍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相信那一刻他都看在了眼里,就在我努力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時候,我聽見了他怯怯而又慚愧的聲音:“老師,對不起,我下自習課就去向老師道歉?!蔽颐嗣念^示意讓他先回教室學習,便走回辦公室。后來的事我沒再過問,那位老師說他處理得很好,態(tài)度很誠懇。
學期末他在一次作文中飽含深情地寫到:“只有兩個人為我的成長焦急流淚,一個是媽媽,一個是我的姜老師,他們都希望我好,所以我沒有理由不做好?!蔽铱春蠛苄牢俊?/p>
一年后的今天,我迎來了我班主任生涯中的第二群孩子,如花笑靨深處蘊藏著事關成長的更深邃的世界,某些理性的模式訓練固然能構筑和充實他們的世界,但那些感性的情感熏陶在潛移默化中的影響,對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將有著更深遠的意義,相信每一位用心的班主任都會用紅燭之愛照亮感動每一顆成長中的心靈。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市嶗山區(qū)登瀛小學)
責任編輯 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