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將視覺信號傳達到盲人大腦中,使其復明的人工視覺新裝置,最近由日本大阪大學和奈良科技研究所的科學家合作研制成功,從而給廣大盲人和視覺障礙者帶來了福音。
這一視覺新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一副太陽鏡,將視覺信號傳送到患者的大腦。太陽鏡上裝有一部微型掃描攝像機和一個微電子裝置,可將眼前的物體圖像變成數字信號。接下來,再通過植入眼球的一些電極來刺激視覺神經,這樣,當視覺信號抵達腦部時,患者就可以重新看到東西了。由于電極的植入是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的方法,而且是植入眼球的玻璃體中,所以能有效地刺激視網膜,獲得比較廣泛的視覺范圍。同時,由于采用的是集成電路,因而電極工作起來會更加靈活。
至于患者看到物體的距離和清晰度,則取決于植入電極的數量,其作用就相當于數碼相機的像素,就是說,植入的電極數量越多,像素越高,所看到的物體也越遠,越清晰。目前該裝置植入的電極有9個,患者能清晰分辨物體的距離為30厘米??蒲腥藛T正在試制植入49個電極的第三代產品,并制定了植入100個電極的計劃,以期使患者能清晰分辨距離更遠的物體。
據報道,這一新系統(tǒng)只適用于那些喪失視網膜光信號傳輸能力的人,例如患有色素性視網膜炎、自身免疫視網膜病或與年齡有關的眼部疾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