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覺的謊言
美國有一位魔術家曾說,在我們小的時候,常常對許多事物感到好奇,但當我們一天天長大時,那種神奇感就會慢慢地消失。而魔術的作用就是把對世界的好奇心重新帶給人們。
成功的魔術表演所帶來的震撼感是那樣深入人心,甚至讓你產(chǎn)生幻覺,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這種神奇的效果是怎么達到的。大家都會說那是假的,可真的親臨現(xiàn)場時,誰都無法擺脫它造成的錯覺。
例如,魔術師用右手將一只乒乓球大小的紅色小球向上拋,小球豎直向上升到略高于魔術師頭頂?shù)奈恢煤笙侣?,魔術師用手接住球;然后他再拋一次,重復以上過程。但是,當他第三次拋球的時候,球在半空中奇跡般地消失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個魔術的秘密在于,魔術師在第三次拋球的時候,手勢和眼神都和前兩次一樣,但球實際上沒有被拋出去。而是被藏在了他的掌心。觀眾聲稱自己的注意力一直在小球上,但對他們眼神的觀察表明,他們在球拋出去的瞬間會看一下魔術師的面部。大部分人是根據(jù)魔術師的眼色來預測小球的移動,認為小球飛出了手掌,其實只是產(chǎn)生了錯覺而已。
魔術師在這個小球魔術中所利用的心理學現(xiàn)象叫做社交線索。很多人注意到,打哈欠是會傳染的,大笑也是會傳染的,這些現(xiàn)象都來自于社交線索。在小球魔術中,魔術師的眼色也“傳染”給了觀眾。
你真的注意看了嗎?
幾乎在所有的魔術中,尤其是近景魔術中,魔術師的眼神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它甚至決定整個魔術的成敗,所以魔術師在表演時會十分注意眼神的細節(jié),魔術師將這種技巧叫做“誤導”。
魔術師往往用一些眼神和動作引起觀眾的注意。例如,在一個戒指消失的魔術中,一只戒指被魔術師的雙手倒騰了幾下后,就莫名其妙地不見了。事實是,當魔術師向前伸出并打開左手時,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左手的掌心,大家都在看他這只空空如也的手掌。而此時,魔術師的右手藏在左手后面,他將右手的手指伸向自己的嘴。一下子把戒指含住,當然這樣一來,右手也是空的了。觀眾感到疑惑是因為誰都沒有注意到魔術師張嘴含戒指的動作。
幻術的奇跡
在舞臺魔術當中,幻術被應用得比較多。與前面講到的那些讓小球、戒指等消失的
近景魔術不同,舞臺魔術是指魔術師在舞臺上表演、觀眾坐在下面看的魔術。人體漂浮、消失,還有把人鋸斷等不可思議的場面均能在舞臺上一一呈現(xiàn)。它們看起來高深莫測,但一旦揭開秘密,人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原理并不復雜。與現(xiàn)有的電視衛(wèi)星、手機通訊相比,魔術其實并沒有使用多少高端技術,它們利用的是人類視覺和心理上的一些弱點。
魔術師將女助手固定在箱子里,再用一把大鋸將箱子鋸成兩半,箱子合起來后女助手安然無恙?;蛘撸痔蛇M箱子里,魔術師拿了很多利刃雜亂無章地插進箱子,看上去箱子內完全沒有生存空間,但女助手毫發(fā)無傷。這些魔術都利用了幾何錯覺。那些箱子里的空間看起來容不下一個人,但實際上,只要女助手采取一定的姿勢,就可以自如地待在里面。以誤導為策略的魔術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觀眾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而以錯覺為策略的魔術則相反,觀眾的注意力很集中,但仍然什么都沒看出來。
魔術變化萬千,其中可能蘊含著一些共同的認知科學原理。應該說,魔術師已經(jīng)將認知科學的原理應用了數(shù)百年,他們利用人腦的這些“弱點”來欺騙大腦。也許魔術中的許多現(xiàn)象會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不過魔術是一門藝術,更多情況下,它是用來欣賞而不是用來研究的。還是保存好它們的秘密,使我們的好奇心永遠持續(xù)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