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如何優(yōu)化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提高閱讀課的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行四個方面的探討:精心設計問題,設置懸念,激發(fā)閱讀興趣;合理安排教學步驟,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閱讀;改善學生的學習心理,發(fā)展學生的智能和綜合素質;閱讀注意反饋調控
關鍵詞:閱讀課;教學設計;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已占主導地位,優(yōu)化閱讀課的教學設計能提高閱讀課的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那么,如何優(yōu)化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本文試以Fun With English 7B Unit3 中的 Reading 部分A lucky escape 為例,對此作一探討。
1 精心設計問題,設置懸念,激發(fā)閱讀興趣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設計問題,回答問題是課堂教學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問題設計的得體、精巧,能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和閱讀的欲望,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對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能起到極大作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中,教師要注意提問的質量,問題要有啟發(fā)性,且難易適度,要有訓練思維能力的價值,對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要適當?shù)刈尣煌潭鹊膶W生回答。據(jù)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精心組織,甚至對某個問題學生可能有的幾種回答怎么引導,怎么分析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計,有所考慮。另外,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首先提出能讓學生通過略讀就能快速在語篇中找到明顯答案的連貫的問題,幫助他綜觀全文,獲取對語篇的完整印象,訓練學生整體理解,快速閱讀的技能;然后提出一些推斷性問題讓學生通過精讀領會語篇的細節(jié),根據(jù)問題迅速定位,在區(qū)域內進行合理的判斷、推測,培養(yǎng)他的分析、綜合和概括等思維能力;最后,提出一些延伸性問題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2 合理安排教學步驟,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閱讀
2.1 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捕捉大意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首先要使學生擺脫母語干擾,直接感知語群句意。引導他們快速閱讀,擴大閱讀視幅面。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訓練閱讀速度,提高概述能力。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猜詞悟意能力,推理歸納能力等,在閱讀材料提供的紛繁復雜的語言環(huán)境中,抓住文章脈絡,掠過不必要知道的生詞或通過構詞法猜一猜某些生詞。例如,A lucky escape一文中的生詞van,suddenly就無關緊要,閱讀時可掠過;提醒學生注意生詞quickly,happily是由quick,happy變來的;robber是由rob變來的,顯然是表示某種人,就象teacher是由teach變來的一樣,從而引導他們結合構詞法和文章內容猜出這些詞的意思。這樣,通過快速閱讀,捕捉文章大意。然后讓學生回答一些對表層意義的理解題: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story ?Who are they ?
要求學生在回答上述問題時,不要看課文,以培養(yǎng)他們的識記和判斷能力。
2.2 指導學生精讀全文,把握信息
有效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培養(yǎng)他們理解、掌握和應用語言知識的能力。通過靈活運用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模式,形成良好的語言思維定勢,培養(yǎng)語感。針對有礙閱讀理解的內容,采用“疏”導法,教學生抓住重點句、重點詞,擺脫不必要的困擾;針對閱讀中的重要知識,采用“點”導法,并且把重要語言點發(fā)揮下去。例如,文章中drive to Hill Building意思是go to Hill Building by car ,由此引出ride a bike to school=go to school by bike ;catch a bus to work =go to work by bus ,etc.又如three man in police uniform 的句子結構和 a boy in a hat相似,等等。精讀完全文,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How do the twins go to Hill Building ?Do the twins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Who do they meet at the police station ?
并且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要求他們畫出Justin 和 Paul分別去警察局的路線圖,為本單元的語法showing the way 打下鋪墊。
2.3 啟發(fā)學生深讀全文,領悟內涵
了解文章大意和重要語言點后,接下來就是要研究文章的內涵,即中心思想。這種題一般出在閱讀理解的第一題或最后一題,題型大致是給文章擬個怎樣的標題最好;或文章中某個人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猜一猜文章中某個人結果怎樣等等。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讀通文章,還要啟發(fā)他們深讀文章,發(fā)揮潛能,引起發(fā)散性思維,抽象出對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認識,從而達到進一步培養(yǎng)閱讀能力,達到自學英語的目的。A lucky escape一文中,文章結尾處警察的一句話含義深刻‘Do you mean these three men? The back door of their van was open .We are asking them about that .’學生通過略讀,最多知道這句話的第一層含義,即這三人確實如Justin and Paul 所料,是假警察??赡苓€有一部分同學誤解他們是真警察。只有通過深讀以后才能領悟它的另一個深層含義,即正是Justin and Paul ’slucky escape 給盜賊的車留下了可疑的跡象,引起警察的懷疑,才使盜賊最終落入法網(wǎng)。這句話揭示了中心思想,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 改善學生的學習心理,發(fā)展學生的智能和綜合素質
閱讀能力與學生的興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關。有的學生在閱讀時缺乏自信和耐心。一看到長長的一篇文章,里面還攙雜著一些生詞,就產(chǎn)生厭煩情緒,這時教師要把改善學生的語言學習心理環(huán)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創(chuàng)設條件使學生產(chǎn)生語言學習的成功體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學習。教師要帶領學生一道挖掘閱讀材料的思想內涵,開展話題討論,使學生學會客觀地分析、評價人物和事件,以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正確態(tài)度。在學完A lucky escape一文后,我請學生分析Justin和Paul這兩 個人物的character,這時候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把以前學過或見過的描述人物性格和品質的詞都翻了出來,如 : helpful ,clever ,smart ,intelligent ,brave ,etc . 不但復習了舊知識,而且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喜悅。之后我又進一步提出:If you are Justin or Paul ,what will you do ?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增強主人翁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4 閱讀注意反饋調控
做閱讀理解,最忌諱的是斷章取義。應該首先初步通讀文章,獲得整體印象。教師再指導學生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分析比較,展開具體讀解。教師應重點采用語感訓練法,重點訓練學生的分析與比較的思維能力,最后概括、抽象出對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認識。僅此還不夠,必須要通過最后一關:做練習和矯正,達到知識的牽移,使學生把理論應用于實際,達到自學英語的目的,進一步培養(yǎng)閱讀分析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閱讀課上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精心設計閱讀教學過程,使學生拓寬視野,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開動腦筋主動探索知識,從而達到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