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人民幣升值對各個利益集團的影響,闡述了它不會對整個世界經濟有好的推動作用,通過美國金融風暴的實質,講述了我國經濟發(fā)展所面臨的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進一步分析我國經濟發(fā)展目前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企業(yè)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闡述了我們只有依靠自己,重視科學技術,重視人才,重視實體經濟,畢竟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觀點。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金融風暴;企業(yè)自身問題;經濟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全球經濟的持續(xù)疲軟正在進入一個非常危險的地帶——貿易摩擦和保護主義的多發(fā)路段,隨著政治周期的升溫,歸罪于他人的游戲已經開始,大家異口同聲的選出了新的替罪羊——迅速成長的我國經濟。世界輿論在對我國施壓要求人民幣重新估值的問題上越來越一致,在全球經濟仍然低迷的時刻,市場份額成了非常稀有的商品,對競爭地位的任何威脅,加上就業(yè)缺口的問題,都可能觸發(fā)充滿敵意的反應,我國對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不僅數額龐大,而且不斷增加,人們普遍認為這是造成緊張關系日趨擴大的根源,按照他們的觀點,罪魁禍首是我國的貨幣掛鉤政策,現在把人民幣匯率重新調整看成是一種必要的藥方。但是,基于以下三個原因,我認為人民幣升值并不會對整個世界的經濟有好的推動作用。
首先,對所謂的中國出口威脅的性質存在重要的混淆,人們形成了一種印象,即新崛起的我國企業(yè)正在肆意搶奪全球市場份額。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國出口的真正動力是由總部設在發(fā)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精心制定的外購戰(zhàn)略,而不是我國本土企業(yè)的快速增長,1994年至2003年,我國的出口從1210億美元增加了兩倍,達到3654億美元,外資企業(yè)——全球跨國公司的中國子公司以及與工業(yè)化國家公司合作的合資企業(yè)——同期在我國出口增長中足足占到65%,換言之,我國日益強勁的出口機器上貼滿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標簽。
這實在不能說明我國正在從世界其他地方手中攫取市場份額,實際上倒是工業(yè)化國家高成本生產商在競爭中為生存而奮斗的副作用,解除人民幣掛鉤政策將破壞這個已經成為新的全球化生產模式不可或缺的供應鏈,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受到嚴重打擊的將正是率先到我國做外包的經濟體——日本,美國,和歐洲。我國成為強大的世界工廠更多的應該規(guī)因于發(fā)達國家,而不是我們自己。
人民幣升值不會對整個世界經濟有好的推動作用的第二個理由涉及到我國的競爭實力,與普遍看法相反,我國的競爭力并不是來自于貨幣價值的低估,我國的競爭力主要靠勞動力成本,技術,質量控制,基礎設施和對改革的毫不動搖的信念。即使人民幣升值10%或者更多,我國出口份額的喪失將會微乎其微。這里的關鍵在于,我國的出口實力主要在組裝上——我國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其他地方生產的原材料和產品,相形之下,實際在國內生產的部分在出口中份額很少,根據斯坦福大學教授Lawrence J. Lau及其同事的測算,我國出口的每一美元中,反映我國國內生產的增值部分僅有30美分,我國出口到美國的東西,國內增值部分更低——每一美元中僅占20美分。這意味著即便對人民幣幣值進行大幅度調整,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也不會有什么變化。例如,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20%,該研究表明我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價格僅會上漲4%——根本不足以產生使需求回到美國貨的重大轉變。取消掛鉤政策可能會動搖世界金融市場,我國一直不斷聲明對外開放資本賬戶并最終使人民幣完全可以兌換的承諾,同時我國也充分認識到這些目標實現之前需要進行大量的艱難改革。如果時機不當,這種行動完全可能導致中國,亞洲乃至世界金融市場的嚴重不穩(wěn)定。我們會記得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重大教訓,我國在那次危機中抵制住誘惑,堅持不跟隨其他亞洲國家走上貶值之路所發(fā)揮的關鍵作用,并且借此機會,經濟上一舉超越了很多國家。
此外,我國還要銘記一個最顯著的歷史教義:像我國這樣的貧窮國家如果被迫反復重估幣值,我們將永遠無法逾越與富裕國家的發(fā)展鴻溝。
人民幣升值顯然是美國妄圖攫取我國改革成果的手段,而以美國第四和第三大投資銀行雙雙倒下,百年老店雷曼黯然宣布破產、美林忍痛出讓控股權予美國銀行,全球最大的保險商AIG財政岌岌可危為標志的美國金融風暴是一場更大的陰謀。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危機,解讀最深、批判最直接的當屬朱偉一。“虛增市值,指鹿為馬”,“一個騙局接著一個騙局”,這些見解入木三分。他通過對向10萬投資者拍賣3300億“拍賣率證券 ”(ARS)美元,揭示了這個次貸的孿生兄弟從無須有中造假到被揭穿后被迫贖回、賠款的全過程。跟著朱偉一辛辣的筆觸,我們看到華爾街卷商六親不認,壞了良心,沒有一點悲憫心。知道是有毒的東西,還要大張旗鼓地當好東西向投資者販賣。而且居然所有一切,都是合理合法。合理合法的販毒,更讓世人驚詫!
面對如此惡劣的國際環(huán)境,我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堅定我們自己改革的信念,用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優(yōu)質的品質去競爭市場,首先要保證我們的實體經濟的競爭力。我國中小企業(yè)正遭受著嚴重的危機。中小企業(yè)現在遭遇到“四把刀”(匯率、油價、材料費、人工費上升)和“一根繩”(信貸緊縮)。我們首先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現在企業(yè)遭遇成本上升,遭遇資金鏈的問題,多多少少是一種“富貴病”。我們現在富了架子大了,臃腫了需要的營養(yǎng)多了。飛躍集團邱繼寶,創(chuàng)業(yè)時是個技術員,還一個人背著縫紉機去闖廣交會,被阻后跳墻進去。當時他一心盯著訂單。現在卻不顧市場盲目的擴大規(guī)模、擴大生產線。上那么多的生產線、建那么多園區(qū),典型的富貴病。這是中國企業(yè)家的迷失。在今年倒閉的許多中小企業(yè),大多都是生產能力過剩所致。這實際上不是微觀個案,而是一種整體景象。以至于蘭德公司在新近的報告中,把中國金融體系的紊亂歸結為生產能力的過剩。奧運的火熱掩蓋不了中國經濟遭遇的“冬天”。中國對于樓市與股市的政策一直處于徘徊之中。今年股市和樓市一起下跌,使中國經濟遭受所不能承受之重。兩者必救其一。
我們看到,美國大膽撕破了樓市泡沫,釋放出次貸危機,卻挽救了美國股市危機,投資信心回升,美元開始呈現強勢。中國住房需求嚴重膨脹超越國力所能支持的程度。樓市泡沫該撕破的就要撕破,而股市信心卻必須保護。這是中國企業(yè)發(fā)展狀況的一個晴雨表。政府管理部門應該走出一個時期以來的緊縮偏好,針對需要扶植的行業(yè),出臺適當的減稅和信貸政策,不要把一大批制造型中小企業(yè)逼上高利貸之路。關鍵時刻不重視、不扶持自己的企業(yè),我國未來還有什么指望?畢竟,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奧運效應將很快消失。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其在國內濫上生產線、打價格戰(zhàn),不如把握住強勢美元剛剛起步的時機,果斷走出去投資全球一流公司。對一個資源貧乏的大國來說,把美元外匯儲備轉變成沃爾瑪、蘋果、惠普、微軟、索尼、豐田、諾基亞等一流公司的股權,可能具有更多價值。中國經濟30年高速增長,巨大市場的龐大訂單,是中國公司走出去的最好通行證。大型資源型公司、一流消費類和制造類品牌,特別想分享中國的高速增長,中國公司正可以投其所好憑借手中的訂單,反向投資其母公司。
總之,我國現在還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在惡劣的國際環(huán)境中,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就是對全球經濟的最大貢獻。要想保證經濟健康發(fā)展,應該逐漸降低對出口的依賴,逐漸開拓國內市場,轉向內需,站在更長遠的角度看,經濟的增長速度最終取決于技術的進步。中國現在還處在追趕階段,可以利用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獲得更快的發(fā)展。但幾十年后,技術上的后發(fā)優(yōu)勢逐漸消失,經濟的增長速度必然放慢,那時我們應該更重視實體經濟的發(fā)展,重視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并依仗良好的經濟制度以保證技術和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參考文獻
[1]德懷特.鉑金斯.《中國未來20年經濟的增長與挑戰(zhàn)》.哈佛大學教授.
[2]史蒂芬.羅奇.《 正確看待中國》.哈佛大學教授.
[3]王育琨.政府維持高房價是想步美國金融危機后塵.
[4]王育琨.兩場陰謀一個禍心.
[5]朱偉一,金融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