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斌
關(guān)鍵詞便秘,單純性推拿治療
所謂單純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結(jié)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而排便困難。這里主要是針對那些由于傳導功能失常引起的便秘,而非其它疾病所導致的癥狀。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精神壓力的增加,該病已成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病癥。筆者運用推拿按摩手法。以祖國醫(yī)學為指導,治療本癥,取得了良好效果?,F(xiàn)與同道交流,歡迎批評指正。
1臨床資料
共治療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齡18~77歲,平均46歲。完全治愈22例,約占總病例的39%:有效29例,約占總病例數(shù)52%;5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1%。
2治療方法
2.1以和腸通便為總的治療原則。實證者,以清熱降濁、疏肝理氣為原則;而虛證者則健脾和胃,壯陽散寒為主。1個療程10~15次。
2.2基本手法操作
2.2.1仰臥位施術(shù):患者仰臥,術(shù)者立于左側(cè),雙掌沿任脈和旁邊的胃經(jīng)兩線,由劍突推至恥骨2~3遍,宜輕柔緩和。由上至下掌揉上述三線,力度適中,3~5遍。提拿腹直肌,由肋弓至恥骨3~5遍。力度稍重。以掌平撫于腹直肌上,掌根與手指交替用力,由上至下做大面積的撥揉法3~5遍。下腹部的撥揉力度與輻度都要適當增大。雙掌重疊至于腹壁,緩慢按下,稍停猛然抬起,由上至下,1次做3~5遍,按壓應(yīng)柔和有力,抬起應(yīng)速捷,注意迎和患者呼吸。以雙拳輕(扌袞)全腹2~3遍。點揉中脘、天樞、關(guān)元各30秒。
2.2.2俯臥位操作:患者俯臥,術(shù)者立于一側(cè)。掌推腰骶部2~3遍,要輕柔緩和。掌揉膀胱經(jīng),由肝俞至小腸俞段3~5遍,力度適中。以掌根或肘按壓上述膀胱經(jīng),宜稍重。以拇指撥揉提拿背腰部豎脊肌3~5遍,力度宜重。攘揉腰骶部3~接通5遍,手法宜輕。輕叩腰骶部30秒。點揉小腸俞、大腸俞各30秒。
2.2.3坐位操作:患者坐位,術(shù)者立于其后。提拿肩井5~6遍,手法宜重。點揉雙側(cè)內(nèi)關(guān)30秒。輕拍肩背腰30秒結(jié)束。
2.3上述手法的辨證加減
2.3.1實證者:雙掌分推肋部3~5遍,力度適中。雙掌揉按兩側(cè)肋3~5遍,力度宜輕。點顫膻中1分鐘;拿揉帶脈30秒;點揉涌泉30秒;拿揉太沖30秒;拿勾太溪、昆侖30秒。還可掌敷于患者腰骶部,另一手握拳叩擊掌面,力度稍大由上而下,反復4遍。
2.3.2虛證者:以橫擦摩小腹30秒,橫搓八髖,以透熱為度;擦左背,以微熱為度。掌按腹時可改為快按慢放。點膈俞1分鐘;點揉三陰交、血海各30秒。背部手法可突出對肝俞、脾俞、胃俞的刺激。
2.4心理疏導個別患者對排便產(chǎn)生心理壓力,甚至形成了心理焦慮。對此術(shù)者要根據(jù)具體病情進行有針對性心理疏導,嚴重者還可附以自我心理松弛法訓練。
2.5注意事項便秘患者應(yīng)養(yǎng)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多飲開水(可晨起飲服淡鹽開水)應(yīng)多食蔬菜、水果,忌食忌飲刺激性食品;適當戶外活動,多做下蹲起立及仰臥屈髖壓腹動作。
3典型病例
李某,女,46歲,職員。2004年10月來診。主訴:大便秘結(jié)不通,每3~7日排便1次。噯氣頻繁,胸肋脹滿,有時甚至腹脹痛飲食漸少。舌苔薄膩,脈弦。病程已達兩年。確診為氣機郁滯所導致的便秘屬實證范疇。經(jīng)2個療程手法治療,患者癥狀基本消失,但排便依舊困難。后經(jīng)仔細詢問,發(fā)現(xiàn)其有排便焦慮。休息1周后,又治療了2個療程,除手法外,配合使用了‘自我松弛法等心理疏導,病告痊愈。后經(jīng)跟蹤調(diào)查,未見反復。
4討論
所謂“單純”性便秘顧名思義,無非是除去那些因其它疾病所導致的便秘,因此治療前應(yīng)仔細檢查鑒別是極其重要的。本病是目前常見的病證。治療方法也很多。筆者是通過按摩手法物理刺激和中醫(yī)辨證論治以及心理疏導這三個方面人手,標本兼治來解決問題的。
4.1物理刺激加快腸蠕動便秘最直接的癥狀就是排便困難,這與腸蠕動的減慢直接有關(guān)。筆者在腹部手法中先用了“撥性”揉、按撫(慢按快放)等手法。使手法的機械刺激直接作用于腹腔臟器。尤其消化臟器,胃、腸、膽。這樣物理刺激就使腸胃的蠕動加快,患者可迅速排便,往往立竿見影。
4.2辨證論治,治病求本本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單純機械性的物理刺激,只能使排便意識暢通,要想鞏固療效或治愈本病,必須審證求因,找發(fā)病源求本;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治療即治本。筆者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將本病分為虛實兩類:①實證型:素體陽盛或飲酒過度,多食辛熱厚味,以致胃腸積熱。或熱病之后津液耗散,導致腸道燥熱,津液失于疏布而不能下潤,于是大便干結(jié)。另外,尤其胃虛,情志不舒,而致肝氣郁結(jié)、脾氣不疏,氣失通降,肺氣不足或壅滯,則肅降無力,糟粕內(nèi)停,不得下行。據(jù)此。筆者先用了氣會同時又是肺之募穴的膻中以調(diào)氣;拿揉帶脈,以調(diào)機腸內(nèi)氣機;點涌泉以引火歸原:揉太沖以疏肝;昆侖、太溪以降火瀉實??倓t就疏肝理氣。降火降濁。②虛證型:勞倦內(nèi)傷,病后體虛或老年人氣血不中,氣虛則大腸傳送無力,大便排出艱難:血虛則津枯,不能下潤大便而致干燥。這是氣血虧損所致。另外,陽虛體弱或年老衰退,陽氣不足,溫煦無源,寒自內(nèi)生,凝滯腸胃而大便干燥。對照這些虛證,采用了健脾胃,和氣血,壯陽散寒的手法和腧穴。橫摩小腹、擦八髎與左背均有溫中散寒,培陽固本的作用。按腹時改為快按慢放,也是取其利益作用。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稱為‘后天之本,筆者強調(diào)了對脾胃俞的刺激。而膈俞、血海、三陰交者是治療血分證的要穴,公孫善治下腹證。
4.3適當配合心理疏導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軀體和心理兩方面共同導致的,而這互為因果。在臨床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長期便秘者對于排便產(chǎn)生了焦虛,甚至恐懼等心理障礙,影響了治療效果。于是吸收了醫(yī)學心理學‘自我松弛法等,對患者進行相應(yīng)的心理疏導,取得一定效果。
總之在祖國醫(yī)學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按摩的作用適當配合心理疏導,標本兼治,便秘是可以治愈的。筆者將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繼續(xù)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