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海
“一樣話,百樣說”,同樣的意思,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效果可能截然不同。作文亦如此,同一個內(nèi)容,相同的主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語言寫出來,表達效果就會大不一樣,分值也可能有較大差距。在作文中,語言的運用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可實際上,“語言平淡,枯燥乏味,表現(xiàn)力差”這樣的批語在學生作文中非常普遍,令很多同學甚為苦惱。那么,如何能靈活自如的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變平鋪直陳的敘述語言為富有情趣的描寫語言
一篇文章若通篇都是敘述,就如一條平靜的小溪,沒有半點兒波瀾。人們讀后的感覺如喝白開水一般,沒有滋味。如果能適當運用描寫性的語言,效果也許會有天壤之別。試比較下面兩句:①同學們都嫌保險繳錢多,不愿入。②“什么,一次要繳20元錢?才一次就這么多,保險公司也太賺了!”同學們嘩然起來,“現(xiàn)在花樣可真多,變著法兒要錢,別理他!”很顯然,兩句意思一樣,但②句的語言描寫,不僅充分展示了同學們不愿入保險的心理,豐富了人物形象,而且逼真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情景,使人如臨現(xiàn)場。相形之下,①句表露過于直白,表現(xiàn)力、感染力都遠不如②句。再如:①每遇到難題,他都會專心致志地不停地算呀算,這時候,同學叫他,他也不答應(yīng)。若不算出結(jié)果,他永遠不會罷休。②“嗤拉”,一張紙又被他揉成了一團,惡狠狠地扔在了地上,一雙眼睛急得通紅,牙齒咬得咯咯響,拳頭也緊緊地攥在了一起,仿佛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個不共戴天的仇人,樣子可怕極了。稍許,他深深吸了口氣,平靜了一下,重又拿起筆,微笑著,似乎在自言自語:“又遇到了一個對手,不拿下你,我就不是男子漢!”說著,又埋頭算了起來。這兩句都表現(xiàn)了“他”學習上一絲不茍、認真執(zhí)著、永不服輸?shù)木瘢诰涞摹叭唷?、“扔”、“咬”、“攥”這些動作描寫,使我們感到他脾氣有些暴躁;而“深吸口氣”、“微笑著”、“自言自語”這些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又使我們覺得他很有自控能力,很自信。這些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示得益于②句各種描寫方法的綜合運用,①句的敘述則遠沒有這個效果。
記敘文一般都離不開塑造人物形象,綜合運用各種描寫方法是成功塑造人物的關(guān)鍵,描寫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人物性格,讓讀者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理解這個形象。寫記敘文,特別是寫人物時,千萬要注意使用描寫的方法。
二、借助修辭方法
一篇文章,凡是讓我們感覺很優(yōu)美、有文采、印象深的句子,大多運用了修辭方法。如:①風兒潮濕的小手撥弄著小草嫩綠的睫毛,河邊的柳樹婆娑起舞,似與風兒嬉戲。(擬人)②她就是炎炎夏日中一杯清涼的綠茶,凜凜冬日里一朵綻放的梅花,美得自然,美得堅強。(比喻)③苦難是石,擊出心靈之火;苦難是火,點燃夜行之燈;苦難是燈,照亮前行之路;苦難是路,引人走向成功。(比喻、排比)運用比喻、擬人,能使句子形象、生動,給人以無限想象;排比、反問能加強語言氣勢,增強表現(xiàn)力;夸張、對比則會使表意更為突出。若能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文章語言自然會形象生動、妙趣橫生,讓人過目難忘。
三、巧用名言警句、詩文歌賦
文章要自己來寫,但卻未必都用自己的語言。名言警句、市井俗語、格言諺語、詩詞歌賦,凡是我們喜歡、欣賞的都可為我所用。如:①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浩瀚,有人喜歡“小橋流水人家”的明媚,有人喜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有人喜歡“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的柔婉。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想成功,就得先嘗嘗失敗的苦味;“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要想收獲,就得先春耕;“一年之計在于春”,人生的關(guān)鍵不也是春天嗎?③“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今日我好愁!①句巧妙地引用了四句古詩,為我們展示了四種風格迥異的美,美在意境,美在語言。②句引用的警句、諺語與自己的語言融為一體,揭示的人生哲理很有說服力,且增加了語言的美感。③句對李白詩句的引用,充分表現(xiàn)了我“愁”的心理,以此作結(jié),言簡意賅,干凈利落。
若能巧用、甚至改用一些詩文歌賦,則更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①他“撫尺一下”,將沉醉在下課快樂氣氛中的一灘“鷗鷺”驚嚇住了,接著,“滿座寂然,無敢嘩者”,只得恭恭敬敬地聽命于師。②此時,嘆息聲、責怪聲、怨恨聲,“一時齊發(fā)”,“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中間還夾雜著經(jīng)自己改編的歌謠:“作業(yè)最多的人是我,書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罵最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①句將林嗣環(huán)的《口技》與李清照的《浣溪沙》巧妙地融合為一體,讀來令人忍俊不禁。②句巧改了《口技》和歌詞,讓人笑后不免掩卷沉思。
巧妙運用甚至改用他人語言,會使我們的文章更豐富、更大氣、更幽默、更有文采,這就如一只蜜蜂,吸取每朵花的精華,才能釀成香甜的蜜,我們只有博采眾人之長,才能寫出出色的文章。
四、使用幽默詼諧的語言
生活中,幽默的人會給周圍的人帶去很多快樂,一篇語言幽默的文章也同樣會受讀者歡迎。如:“如今,肆無忌憚的大笑,成了我的‘招牌,‘神經(jīng)病成了我的代名詞。這不,開學才一個月,供師生取笑的談資就有了一大把,尤其是各位老師對我的偏愛,更讓‘左鄰右舍無不為之扼腕?!贝司渲?,作者以幽默詼諧、近乎夸張的語言揭示了“我”活潑開朗外向的性格,給人以很深的印象。此外,準確使用詞語,也會給文章增色。如:“朋友,切記:依附他人,可能會博得一時錦衣玉食,但不會長久,一旦靠山失去,便一損俱損?!贝司渲?,“錦衣玉食”、“一損俱損”用得就恰到好處;再如:“自立,乃生命之本,力量之源,信念之基。有了它,你就會過高山如走平地,臨深淵如涉小溪?!边@句中“生命之本”、“力量之源”、“信念之基”三個詞語準確揭示了自立的作用,且構(gòu)成了排比,工整有氣勢;“過高山如走平地”、“臨深淵如涉小溪”兩句以比喻的手法形象準確地表現(xiàn)了自立給人的力量,對仗工整,很有文采。
總之,我們在寫文章時,一定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活”起來。只有“活”的語言,才能塑造“活”的人物,才能真正感染讀者。當然,提高語言功底并非易事,光注意以上幾點是不夠的,最根本的還是靠平時多閱讀、多摘記、多背誦。只有你的詞匯庫豐富了,妙語佳句爛熟于心,下筆為文時,才能自由提取,出語成章,如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