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綠。
在這綠意萌動的美好季節(jié),在學習十七大精神的熱潮中,伴隨著陽光、鮮花、力量與希望,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事業(yè)大發(fā)展大繁榮的熟潮已在華夏大地燦然奔涌。
發(fā)展繁榮文學藝術,首要任務是多出精品。文藝精品是文藝發(fā)展水平的標志,精品的多少反映著文藝發(fā)展的整體態(tài)勢。只有多出精品,才能帶動文藝事業(yè)的全面繁榮。就南昌而言,新時期以來,文學藝術事業(yè)得到了長足發(fā)展。眾多作家、藝術家堅持正確方向,解放思想,深入生活,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推出了一大批內容健康向上、題材體裁豐富多樣、藝術形式完美精湛、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俱佳的作品。成績豐厚喜人,隊伍不斷壯大,但堪稱精品名篇的就總量來說還不夠多,與南昌歷史文化名城和當今快速崛起的地位不相稱。為此,我們必須抓住機遇,趁勢而上,樹立精品意識,實施精品戰(zhàn)略,努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藝術精品。
南昌紅土厚重,贛水長流,是見諸文字的第一個被譽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都市,古代璀璨的傳統(tǒng)文化,洋洋大觀,俊采星馳,匯成銀漢長河,閃耀在中華詩禮大國的上空。八十一年前是震驚世界的八一起義,宣告了人民軍隊的誕生,又構筑了南昌紅色文化的嶄新風采。進入21世紀的南昌,更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賦予“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以全新的內涵,大氣開放,誠信圖強,生機蓬勃,活力四射,走出了一條在科學發(fā)展觀引領下的具有南昌特色的崛起之路。每一個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發(fā)揮聰明才智、施展藝術才華的廣闊舞臺。誠然,創(chuàng)作是作家、藝術家情感的外化,是他們立場、人格和情感的體現,但是,只要我們走在時代前沿,把握時代脈搏。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去感悟時代,拓展視野,汲取營養(yǎng),不僅把深人生活的過程變成一個采擷素材的過程,而且成為一個熟悉人民大眾,了解人民大眾,最終和人民大眾情感血肉息息相通的過程,繼而潛心創(chuàng)作。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氣息、南昌特色、感染力強、激奮人心的精品佳作。同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注重加強文藝評論工作,總結經驗得失,引導創(chuàng)作,堅決抵制不良文化,并用藝術精品在更高的層次上推動南呂文化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大繁榮。
還要提及的是在改革開放的事業(yè)中應運而生、植根于南昌本土的文學期刊《文學與人生》,它既是南昌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又是一塊孕育精品的重要園地。只要鐘情這塊園地,辛勤耕耘,把精品意識落實到具體的辦刊過程中,精品之苗必將破土而出,精品之花必將含苞怒放,精品之果必將結滿枝頭。
春風得意馬蹄疾。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絢麗畫卷,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腳步,勇于承擔起肩上的神圣使命,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務求多出精品,在持續(xù)發(fā)展中創(chuàng)建出南昌文藝萬紫千紅的繁榮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