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活就是這樣,有了“利器”才能不“為難”自己。DEGUG診斷卡是—個能告訴我們故障大概發(fā)生部位的主板檢測維修工具。擁有它可以在確定電腦故障時省時省力,少走很多彎路,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輕松。目前DEBUG診斷卡主要有主板集成和單卡銷售兩種方式,不過在市面上我們可以看到DEBUG診斷功能正被越來越多的主板所整合,那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我們又該如何正確使用它呢?
DEBUG診斷卡的工作原理
在按下啟動鍵時,系統(tǒng)的控制權就交由BIOS來完成,此時主板控制芯片組會向CPU發(fā)出并保持一個Reset(重置)信號,讓CPU初始化,同時等待電源發(fā)出的Power Good信號。當電源開始穩(wěn)定供電后,芯片組便撤去Reset信號(如果手動按下機箱面板上的Reset按鈕重啟機器,那么松開按鈕時芯片組便撤去Reset信號),CPU馬上從地址“FFFFOH”處開始執(zhí)行指令,這個地址在系統(tǒng)BIOS地址范圍內,無論是Award還是AMI,放在這里只是一條跳轉指令,跳到系統(tǒng)BIOS中的真正啟動代碼處。系統(tǒng)BIOS的啟動代碼首先要做的是進行POST(加電自檢),由于計算機的硬件設備很多(包括存儲器、擴展卡等),因此要逐一檢測這些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是否正常。BIOS廠商對每個設備都給出了一個檢測代碼(稱為POST CODE,即開機自我檢測代碼),在對某個設備進行檢測時,首先將對應的POSTCODE寫入80H(地址)診斷端口,當該設備檢測通過,則接著送另一個設備的POSTCODE,對此設備進行測試。如果某個設備測試沒有通過,它的POSTCODE就會在80H處停留下來,檢測程序也會中止,而DEBUG卡的作用就是在這時,取得80H端口的十六進制數值,并以數碼顯示的形式在卡上表示出來,這些數值也就是日常在使用DEBUG卡時所見到的各種代碼。
實戰(zhàn)DEBUG診斷卡的使用
將診斷卡插入擴充槽內(部分主板已經內置),然后根據BIOS類型(不同BIOS例如AMI、Award、Phoenix,即使同一代碼意義可能也不同的,如果你的主板說明書或者電腦使用手冊有說明,應該以它為準),以診斷卡上顯示的十六進制代碼判斷故障所在。下面針對幾種常見的故障代碼和大家討論一下解決問題的方法。
●Award BIOS篇
錯誤代碼:OO(FF)
代碼含義:“OO”和“FF”代碼有三種情況出現:
1 在一系列其它代碼之后再出現:“OO”或“FF”,則主板OK。
2 如果BIOS中設置無錯誤,則不嚴重的故障不會影響B(tài)IOS自檢的繼續(xù),最終出現“OO”或“FF”。
3 一開機就出現“OO”或“FF”或其它起始代碼,并且不變化則為主板沒有運行起來。主板沒有正常自檢。
解決方法:這種故障較麻煩,原因可能是主板或CPU沒有正常工作??墒紫葘㈦娔X上除CPU外的所有部件全部取下,并檢查主板電壓、倍頻和外頻設置是否正確,然后再對BIOS進行放電處理,再開機檢測故障是否排除。如故障依舊,還可將CPU從主板的插座上取下,仔細清理插座及其周圍的灰塵,然后將CPU安裝好,并加以一定的壓力,保證CPU與插座接觸緊密,再將散熱片安裝妥當,然后開機測試。如果故障依舊,則建議更換CPU測試。另外,主板BIOS損壞也可造成這種現象,必要時可刷新主板BIOS后再試。
錯誤代碼:01
代碼含義:處理器測試
解決方法:說明CPU本身沒有通過測試,這時應檢查CPU相關設備。如對CPU進行過超頻,請將CPU還原至默認頻率,并檢查CPU電壓、外頻和倍頻是否設置正確。如一切正常故障依舊,則可更換CPU再試。
錯誤代碼:C1至C5
代碼含義:內存自檢
解決方法: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系統(tǒng)中的內存故障。要解決這類故障,可首先對內存實行除塵、清潔等工作再進行測試。如問題依舊,可嘗試用柔軟的橡皮擦清潔金手指部分。直到金手指重新出現金屬光澤為止,然后清理掉內存槽里的雜物,并檢查內存槽內的金屬彈片是否有變形、斷裂或氧化生銹現象。開機測試后如故障依舊,可更換內存再試。如有多條內存,可使用替換法查找故障所在。
錯誤代碼:OD
代碼含義:視頻通道測試
解決方法:這也是一種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顯卡檢測未通過。這時應檢查顯卡與主板的連接是否正常,如發(fā)現顯卡松動等現象,應及時將其重新插入插槽中。如顯卡與主板的接觸沒有問題,則可取下顯卡清理一下灰塵,并清潔顯卡的盒手指部分,再插到主板上測試。如故障依舊,則可更換顯卡測試。
一般系統(tǒng)啟動過OD后,就已將顯示信號傳輸至顯示器,此時顯示器的指示燈變綠,然后DEBUG卡繼續(xù)跳至31,顯示器開始顯示自檢信息,這時就可通過顯示器上的相關信息判斷電腦故障了。
●AMI B10S篇
錯誤代碼:OO(或FF)
代碼含義:主板沒有正常自檢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碼)
錯誤代碼:01
代碼含義;處理器寄存器測試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碼。
錯誤代碼:0D~0F
代碼含義:CMOS停開寄存器讀/寫測試
解決方法:榆查CMOS芯片、電池及周圍電路部分,可先更換CMOS電池,再用小棉球蘸無水酒精清洗CMOS的引腳及其電路部分,然后開機檢查問題是否解決。
錯誤代碼:12、13、2B、2C、2D、2E、2F、30、31 32、33、34、35、36、37、38,39、3A
代碼含義:測試顯卡
解決方法:該故障在AMI BIOS中較常見,可檢查顯卡的視頻接口電路、豐芯片、顯存是否因灰塵過多而無法工作,必要時可更換顯卡檢查故障是否解決。
錯誤代碼;1A、1B、20、21、22
代碼含義:存儲器測試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內存故障的解決方法。
注意事項:如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不提示出錯,則當遇到非致命性故障時,診斷卡小會停下來顯示故障代碼,解決方法是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提示所有錯誤之后再開機,然后再根據DEBUG代碼來診斷。
注意DEBUG卡的局限性
DEBUG卡雖能很直觀地指出系統(tǒng)無法啟動的可能故障,但工具畢竟是工具,它也并非萬能,使用DEBUG卡時也需注意兒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由于DEBUG卡本身的局限性,有時診斷卡顯示出的故障代碼并不能反映出電腦的真正故障所在,特別是現在市場上一些便宜的產品,由于設備布線不合理,就有可能在使用診斷中產生錯誤代碼,所以要盡量咨詢專業(yè)人員,購買口碑較好的產品;其次,有些代碼在說明書上可能沒有,這樣一般只能參考說明書接近的代碼查找故障。
總之,用任何優(yōu)秀的工具幫助解決問題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到最后關頭,所有的電腦故障都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希望大家都能用好手中的DEBUG診斷卡!
編后:不管是獨立的DEBUG卡還是主板上整合的DEBUG卡,它們所附帶的說明書都應該妥善保存,因為上面有故障代碼的詳細說明,以方便快速查詢故障原因,所以還是好好地做好保存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