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別名山桂、丹桂、巖桂、九里香、金桂等,屬木科植物,現(xiàn)廣泛栽培于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而蘇州、杭州、桂林、揚(yáng)州、成都、武漢等地最為集中,華北一帶以盆栽取勝的地方,不盛枚舉。我國人民自古就非常喜愛桂花,許多詩人吟詩贊頌,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把月宮叫“桂宮”,把月亮稱“桂魄”。蘇軾《念奴嬌·中秋》一詞中就有“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的句子。國外對(duì)桂花樹也頗負(fù)盛名。朝鮮把桂樹當(dāng)作圣潔美好的象征,奧林匹克運(yùn)動(dòng)會(huì)以桂杖獎(jiǎng)賞優(yōu)勝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至今流傳,只是有其名而無其實(shí)了。
桂花的食用價(jià)值早已被古人證實(shí):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北斗夸酌桂漿”;李時(shí)珍的《本草綱目》中有“收茗,浸酒,鹽漬及作香擦發(fā)擇之類”之述。桂花是珍貴的觀賞花木和經(jīng)濟(jì)食用花,花為提煉芳香油的上等原料,既是名花良藥,也是極好的中外美食??膳胫瞥鲈S許多多的百食不厭,色香宜人的美味佳肴。
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桂花菜肴:
桂花脆皮鱖魚
原料:桂花30朵,鮮鱖魚1條500 g,花生油、蔥、姜、大蒜、白糖、醋、雞精、濕淀粉、雞湯各適量。
制法:1.將鮮桂花摘洗干凈放入小盤,鱖魚去鱗、去鰓,剖腹去五臟。用清水洗凈,再放入菜盆內(nèi),加精鹽,清水泡10分鐘,讓其去腥味,用凈布擦干水。刀立著在魚的兩側(cè)各劃五刀,深約1 cm,劃口距離大致相等。
2.把魚用料酒、醬油、精鹽腌5分鐘,使之入味,取出瀝干待用。將蔥,姜,大蒜洗凈切成細(xì)末。
3.用碗將醬油、料酒、白糖、醋、精鹽、雞湯,濕淀粉兌成芡汁。
4.將鍋清洗干凈,上火燒熱,放入花生油,油燒至九成熱時(shí),將水淀粉均勻地抹在魚身上,魚頭先下鍋,炸制金黃時(shí),撈出放入盆內(nèi)拍松。
5.鍋內(nèi)留有約100 g的底油,油熱時(shí)放入蔥、姜、大蒜末炒勻,將兌好的芡汁均勻地倒入鍋中進(jìn)行翻炒。炒至起泡時(shí),加入少許熱油,淋在盤中魚身上。把鮮桂花入沸水內(nèi),滾約1分鐘后,撈起,擦干撒在魚身上,即成。
特點(diǎn):花香,魚肉外酥里嫩。
桂花雞蛋糕
原料:雞蛋150 g,面粉75 g,桂花5 g,白糖75 g,清油適量。
制法:1.將雞蛋加入白糖,然后打成蛋糊狀,至蛋糊漲出原來的1/3時(shí),再加入面糊和桂花攪拌均勻,備用。
2.用酒盅或小茶碗(大碗不易熟)若干個(gè),在碗內(nèi)壁抹一層油,倒入蛋糊,七成滿即可(否則,熟后會(huì)漲出碗外),上籠蒸熟即成。
特點(diǎn):淺黃色,綿軟香甜,宜老人和小孩食用。
桂花赤豆糖粥
原料:白米粥500 g,赤豆150 g,紅糖40 g,桂花5朵。
制法:1.分別撿去糯米、赤豆中的雜質(zhì),用清水淘洗干凈,桂花摘洗干凈,放入小盤備用。
2.將赤豆?fàn)F酥,糯米投入鍋中,用旺火燒煮。
3.鍋開后,加入燜酥的赤豆,邊燒邊用鐵勺攪動(dòng),防止粘底。
4.待米粒開花時(shí)再加入紅糖與桂花瓣拌勻即成。
特點(diǎn):甜而不膩,芳香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