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在德國留學(xué)的時候。利用假期和幾個中國同學(xué)駕車旅游。由于疲勞和疏忽,車子沖出了高速公路。德國的高速公路,中間幾乎都不設(shè)護欄,只在上下行的中間設(shè)置一個較寬的斜坡溝槽,溝糟都是草坪。歐洲雨水比較豐沛,溝槽很是泥濘。當車沖出高速公路以后,很快陷入泥中。不會造成車毀人亡。后面的車發(fā)現(xiàn)他們出事故后,一輛一輛停下來問他們怎么了,需不需要幫助。雖然個個西裝革履,但都毫無顧忌地幫他們又是推,又是拽,并組織多根自救繩連接起來車拉人推,車終于出了泥濘,人卻成了泥塑。
中國學(xué)生對此非常感動,請他們留下地址、電話,說事后一定會去拜訪感謝。結(jié)果所有的德國人回答得驚人地一致:“以后碰到這種事,你們也能這樣幫助他人,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感謝。”
試想若雷鋒碰到這種情況,肯定也會奮不顧身地幫助那幾個留學(xué)生??赡芪ㄒ徊煌氖?,在當對方要求留下電話、地址時,我想他一定會這么回答,不用謝,這是應(yīng)該的。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不自覺經(jīng)歷了一次做雷鋒的體驗。我和朋友駕車從北京去天津。在我們前面行駛的一輛桑塔納,突然撞到隔離護欄上。好在我眼明手快,閃了過去。我們從后觀鏡里看到,運輛車不僅撞得很嚴重,而且車頭開始著火。雖然我們急速靠邊停車,但已沖出去近千米。不久,我們遠近看見從車廂里爬出一個人來,用滅火器滅火。過了一會兒,又爬出一個人,這人拿報紙托著自己的下巴,二人一起在車道上高揮手臂求助攔車。我們只看到旁邊的車,嗖嗖嗖,一輛接著一輛過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我跟朋友說,不會有人停車的,我們回去吧。我們就打著雙路燈。一路倒了回去,讓那住上了車??赡苁且驗樗曹嚨臅r候沒系安全帶。下巴被撞下來了,整個臉皮撕裂,拿報紙托著,血還在不斷地流。我一路超速開車,朋友一路打電話與120和高速公路管理處聯(lián)系。直至確認急救車在楊村等我們。
后來,我想,當時我為什么會這樣做?其實沒有更多的原因,只是我很害怕,怕有一天我自己遇到這種事的時候,沒有人會幫我!只是在換位思考、自憐才決定這樣做,必須去做。
隨便問問從歐美回來的留學(xué)生,哪兒的雷鋒最多?他們肯定不假思索地回答:歐美。
因為他們的雷鋒精神不同于中國的雷鋒精神,他們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chǔ)上。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為別人。所以他們只會說,“你們給我最大的感謝,是下次看到類似情形。你們也能上前幫忙?!睔W美的雷鋒們是建立在有私基礎(chǔ)之上的,而中國的雷鋒是建立在無私基礎(chǔ)上的。我認為無私是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所以推廣起來極為困難。
在中國人心里,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應(yīng)該受到表彰,是全社會學(xué)習(xí)的榜樣。而一般歐美人認為區(qū)是一種準則。是必須做到的。一個是美德,一個是準則,我們中國人要想跨越這段距離,的確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楊子凡 (公平定律)上高人民出版社
編輯意見
如果沒有“有私”的基礎(chǔ),所謂的“雷鋒精神”不過是一種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主編意見
與西方的“務(wù)實”相比,中國所推崇的,是一種“精神”的感召性力量,精神倒了,人便成為真正的“空中樓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