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嬰兒、正值花季的學(xué)生、卿卿我我的戀人,昨日還在含飴弄孫、耳提面命、山誓海盟,在地震的瞬間,卻已陰陽相隔,生死兩茫茫。
在災(zāi)難面前,千千萬萬的人用他們的心,頌揚生的偉大,死的尊嚴(yán),愛的綿長,情的久遠(yuǎn)。
握在一起的手
在龍門山漢旺鎮(zhèn)中心幼兒園家屬樓的斷壁前,成思蕓癡癡地坐了五天五夜。她的父母就住在這棟樓里。當(dāng)父母的尸體從廢墟里被抬出時,成思蕓癱在了地上?!巴诔鰰r,兩位老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在下面他們一定是相互鼓勵著……”消防隊員的話,讓所有在場的人潸然淚下。
“寶貝,我愛你!”
搶救人員發(fā)現(xiàn)這位母親的時候,她已經(jīng)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她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像古人行跪拜禮,身體被壓得變了形。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大約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的庇護(hù),他毫發(fā)未傷。被救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包裹小孩的被子里,塞著一部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了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女民警當(dāng)“奶媽”
5月14日,江油市內(nèi)三四處災(zāi)區(qū)安置點不斷有人反映,家里的嬰兒長時間沒奶吃,餓得直哭。幾天來,這些2~6個月大的嬰兒只能喝上一點水或者稀飯。江油市政府貼出了“請求嬰兒食品”的公告,但是回應(yīng)者寥寥。
29歲的民警蔣曉娟就在安置點上負(fù)責(zé)維持秩序。她有個不滿半歲的兒子。地震發(fā)生后,她狠心把嬰兒托付給父母,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災(zāi)第一線。
5月15日上午,這位普通的人民警察第一次在安置點給嬰兒喂奶,焦急的家長們抱著孩子前往。人數(shù)多,蔣曉娟就一手摟一個孩子,用兩個乳房同時喂奶。她動作溫柔,目光柔和,邊喂奶還邊哄著孩子,讓現(xiàn)場的人們無不動容。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是蔣曉娟固定的哺乳時間。
廢墟中父親的鼓勵
5月12日下午,地震摧垮了紅白鎮(zhèn)金河鱗礦廠四層宿舍樓。巨大的震動讓湯明從四樓落在了三層廢墟中。
27歲的湯明側(cè)躺著被困在兩塊水泥板的夾縫里,他幾乎沒有受傷,縫隙有細(xì)微空間,他的左手能來回活動。震動停止后,湯明使勁敲擊樓板,期待有人能聽到他的呼救聲。“是小明嗎,我在你隔壁?!睅资牒螅瑴髯屑?xì)辨聽,是父親的聲音。接著,他聽到幾聲狗叫,知道70多歲的父親和狗在一起。
地震發(fā)生后,幸存在外的湯明母親聽到狗叫聲,大聲喊話,父子都回答了。老母知道了丈夫和兒子的位置,但沒有工具,只能等待救援。
第二個夜晚來臨,四周一片漆黑,饑渴交加的湯明內(nèi)心恐懼萬分。他從滿懷希望一步步變得絕望?!鞍?,我太餓了,沒人會來救我們,我堅持不了?!苯^望中,湯明用可以活動的左手摸到一塊玻璃碎片,想割腕結(jié)束痛苦。
“小明,你媽知道我們的位置,很快就有人來了。我這把老骨頭都還行,你要挺住。”黑暗中,父親急切回話,并不時和兒子說話,聊天。40多個小時后,解放軍救出了兒子,但是這位堅強的父親卻永遠(yuǎn)地倒在了廢墟中。
慈母跋涉千里尋子
來自貴州黔東南區(qū)凱里市的蔣雨航,畢業(yè)后分配到汶川縣高速公路管理處,地震發(fā)生時,他剛下夜班正在睡覺。
他的母親龍金玉說,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兒子音信皆無,她心急如焚,就從貴州出發(fā)到成都,再乘車到都江堰,然后打“摩的”,一直坐到紫坪鋪大壩。到了紫坪鋪,大路斷了,她就徒步往山里趕。數(shù)十里山路,她連走帶爬地趕了十幾個小時。
這位52歲的母親,滿頭灰塵,胳膊上被劃出了好幾道血痕。她走的這段路是目前外界通往映秀鎮(zhèn)的唯一道路,路上到處是大面積滑坡,滾落的巨石有的竟有一間屋子大。已松動的山體高聳數(shù)十丈,山石泥土隨時有塌方的可能。遍地泥濘,路最窄處僅能容腳,而旁邊便是十幾米深的懸崖,崖下是濁浪翻滾的岷江。
5月17日14時許,龍金玉終于趕到映秀鎮(zhèn)。一進(jìn)鎮(zhèn),就開始向兒子的住地奔跑。聽說廢墟下有生命跡象,而幸存者竟是自己的兒子,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爬上廢墟,大聲叫兒子的小名,一聲微弱而熟悉的答應(yīng)從磚石縫隙中傳上來。17時12分,在被6層水泥板壓了近123個小時后,20歲的蔣雨航獲救生還。他的母親見證了這一時刻。(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