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位鄰居,不妨稱之為A鄰居和B鄰居。
A鄰居夫妻倆都是教師,有一個兒子。兩人對孩子的教育極為重視,從0歲到幼兒園到小學(xué)到中學(xué),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兒子的學(xué)習(xí)上。兒子也爭氣,從小學(xué)起成績一直非常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一舉考上了清華大學(xué),畢業(yè)后又順利赴美國留學(xué),學(xué)成之后留在美國工作。
無疑,A鄰居的家教是成功的,他們的兒子也是成功的。
B鄰居夫妻倆是普通工人,有一個女兒。兩人常年為生活奔波,花在女兒身上的精力不多。女兒成績平平,高中畢業(yè)后就沒再上學(xué)。后來,夫妻雙雙下崗,丈夫擺了個修車攤,妻子擺了個早飯攤,一家三口的生活不富不貧,平平淡淡。
一轉(zhuǎn)眼,B鄰居的女兒長大了,到了該嫁人的年齡。女兒找了同街的小伙子阿根,小兩口結(jié)婚后,雙方大人出資,為小兩口買了個街面鋪子,開了個建材商店。小兩口能干又勤快,把鋪子經(jīng)營得紅紅火火,小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B鄰居不抽煙不賭博,平時就好喝一口。由于女兒家就住隔壁,因此常常聽到他女兒的呼喚聲:爸——阿根早晨買了兩斤螃蟹,過來吧;媽——今天我來不及做飯了,你多做點……好溫馨的一家子,讓人聽了不由從心底生出一絲絲甜蜜。
A鄰居的兒子自從去美國后,沒回過一趟家。幾個月前,A鄰居不小心摔斷了腿,可憐老夫妻倆竟然一籌莫展。后來,還是阿根把老頭子背去了醫(yī)院。出院時,又是阿根用三輪車把老頭子拉了回來。他兒子在美國得知爸爸摔斷了腿,只能打電話問候——總不能為爸爸一條腿就讓兒子從美國飛回來吧?
又到年底,B鄰居家熱熱鬧鬧,A鄰居家冷冷清清,兩家對比鮮明。據(jù)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才各有各的不幸。B鄰居無疑是幸福的,不過,相信A鄰居也是幸福的。(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