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酒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古時“”......的詩句不勝枚舉。而說到私人酒窖,卻多是想到歐美貴族家庭的莊園中,一個個質(zhì)地渾然的酒桶,一排排設計別致的酒架。直到探訪到北京幾個別具特色的私人酒窖,才明白這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階層的通行密碼。對于那些追求高品質(zhì)生活,把賞鑒、品嘗與收藏酒當作體味人生的人,給私人味覺安一個“家”已經(jīng)成了必備之事。
追求私密空間
在歐美闖蕩多年的老吳絕對稱得上發(fā)燒友,據(jù)介紹,除了北京,他還在美國和法國有酒窖,甚至在波爾多的著名產(chǎn)地圣達美麗安還購買了一個小酒莊。老吳說自己打小就不喜歡中式的飲酒習慣,那種鬧哄哄勁兒幾乎要吞噬掉他。他只喜歡一個人獨飲,或者與三兩知己慢品。 所以,他把北京的酒窖建在他那用中國古董堆砌的華麗的私人會所里。酒窖內(nèi),一個巨大的空調(diào)常年日夜不停地工作著,以保證溫度恒定。通常的酒窖里只有簡單的燈光,以免打擾酒的安寧,但這個酒窖還是加了一些射燈,顯然,這里不光是藏酒之所,還兼具了展示功能。這里有年代久遠、商標已經(jīng)破損殘缺的古董酒專席,有產(chǎn)自同一個酒莊,由于釀制時間隔了上百年,呈現(xiàn)不同色澤的“世界第一甜酒”貴腐酒......,處處顯示出特有魅力和主人的匠心。
與老吳不同,老湯的私人酒窖雖也精致,則少了很多建造上的心思。據(jù)了解,他的酒窖源自歐式建筑美學,幾百瓶整齊有序的大容量儲存,智能恒溫控制,從前期尋找合適作酒窖的位置,到中期設計、規(guī)劃、酒窖內(nèi)部陳列、工程施工,以及后期保養(yǎng),全部由專業(yè)公司完成。只是每次問及弄酒窖花了多少銀子,老湯總是笑而不答,或者淡淡說一句“可以在北京買套不錯的房子吧!”他常常邀請幾位摯友,推開那座雕花大門進去喝上幾杯。在他看來,每瓶酒都是一個朋友,有空要和它們約約會。這個空間,專為主人的這些“親密朋友”而設。
職業(yè)玩家的酒博物館
“我不是收藏酒,我只是儲存酒?!崩先~對此十分強調(diào)。的確,他不是那種為了一個“寶貝”走遍各地,不惜一擲千金的藏酒人,酒對他而言,只是一種日常必需品。所以,存到幾萬瓶不便收納的時候,老葉才萌生了建酒窖的想法。
“其實挖一個酒窖挺簡單的,和以前北方人家習慣自己挖一個地窖在冬天貯藏大白菜差不多?!崩先~口中“很簡單的酒窖”,貌不驚人,卻是專業(yè)級的,比之更進一步的恐怕就是酒廠的專業(yè)酒窖了。在醞釀很久后,他請來專門的工程師、工程隊,用了整兩個月的功夫完成了整個工程。為了讓酒窖里的溫度始終穩(wěn)定在4-5度,除了過道和儲酒室之外的空間,頂部全都用現(xiàn)制水泥涂層。
木門一開,酒窖內(nèi)外有別。即使是沒有任何隔斷,酒窖里的世界和外面空曠的房間也形成了很大的對比:濕冷的空氣中夾帶著泥土的腥氣。經(jīng)過一條頂部造了通風夾層的走道,就是吧臺。高吊著的高腳酒杯閃著脆弱而晶瑩的光,四周擺滿了調(diào)酒器具。過道和入口的頂部都成拱圓形,里面的高度略高于入口,抬眼看見洞頂絲絲泥土的粘連垂掛下來,與葡萄酒介紹冊上的raquo;片毫無二異。
角落的墻壁上有幾級鐵制的腳蹬,“從這里攀上去,就是一座山,紅酒山?!?地下酒窖依靠的是泥土自然的濕度和溫度來保存酒,數(shù)不清的酒裝箱堆在一起,價值千萬的葡萄酒正在里面沉睡著,它們呆的箱子里,每一層上都仔細地墊了兩三層木板,最上面鋪了一層麻布。
酒窖建成之后,老葉存酒的數(shù)量就日益減少,“都喝掉了嘛?!痹谒壑?,酒只是必需品,生活的一部分,要不斷地嘗試,不斷更新。他說,品酒千萬,各有其香。他坦言自己玩酒的一部分原因出自于男人的豪氣和占有欲,一部分因為它們有商業(yè)化的可能。這個職業(yè)玩家笑著說,“這個酒窖,就我將來開辦的酒博物館的雛形?!?/p>
追求隨性的天地
老羅也是好酒之人,但他的酒窖只是地下室辟出來不到6平米的小空間。當年裝修酒窖時,他沒找專家設計,就自己在雜志上翻到些圖片,交給工人做出來。松木條做的支架,能存放個幾百瓶。造價上,算上地下室全部的鋼架隔斷、木頭地板、酒窖空調(diào),只花了3萬多點。用他的話來說:不就是個存酒的地方嗎?需要喝了,下來拿一瓶,轉(zhuǎn)身就走。
羅氏酒窖里凌亂、隨意,酒在架上躺著、地上堆著。有不同年份的木桶-羅斯柴爾德,十多箱匈牙利托卡依貴腐酒,其中有一箱70年代的托卡依是國內(nèi)僅存的現(xiàn)貨,三四瓶八幾年的拉菲,還有不少的Louis Jadot,成箱的1998年龍徽懷來珍藏,山西怡園的莊主珍藏......。 老羅有自己的愛酒之道:難得糊涂,隨性而為,不求甚解。雖然喝酒將十來年,除了能將劣質(zhì)酒與優(yōu)質(zhì)酒區(qū)別開來,100多元的酒與500元的酒,1000元與5000元的酒,對他來說,就沒太大差異了。他很少下功夫去記那些復雜的產(chǎn)地和葡萄名稱,喝酒完全憑興趣,喝到什么好酒了,下次再買些回來。那十多箱托卡依,就是一時興起買來的。喝葡萄酒跟喝白酒一樣,喝高興,喝爽了,就好。他更不迷信那些所謂的酒評家的評語,也不相信每個能說得頭頭是道的人真的就像他們表現(xiàn)的那樣對酒有著超強的辨識能力。反正要做的事情很多,吃喝玩樂,不值當花太多精力。對于酒的“家”,他很少去打理,或曰:酒需要安靜,容不得人時常把它們翻來覆去地搗騰。
一瓶的窖的個性
酒愛好者常有,而私人酒窖不常有。的確,對絕大部分愛好者來說,私人酒窖或不甚必要,或遙不可及。有心人發(fā)明了目前全世界最小的高品質(zhì)酒窖,售價375美元。它小到剛好能放下一瓶紅酒,麻雀雖少,五臟俱全,它一樣可以控制存儲的溫度和濕度,從而確保酒的品質(zhì)。
可見,千萬別被名稱鉗制了思維,“酒窖”不一定非得一個地下室、一間閣樓,寓所里的一個壁櫥、一個抽屜、一個架子都可以成為酒窖。酒窖是什么并不重要,其關鍵在于控溫,酒窖溫度應當維持在55-60華氏溫度,這個溫度和地下室的溫度基本持平。大多數(shù)的住所的溫度大都在70華攝氏度左右,但這并不意味著酒將變壞,只是比放在冷卻器里相對成熟更快。其中,恒定的溫度比精確的溫度顯得更為重要,如果溫度升到75華度,然后回落到55度接著馬上又回升到75度,酒的質(zhì)感很容易遭到破壞。同時,要保持酒窖有足夠的潮濕性,最理想的潮濕度大約在75%左右,增濕器可以有效地提高一個干燥儲存庫的濕度。世界著名的葡萄酒陳釀都是在儲存多年之后在最重要的時刻才被人們拿來盡情享用,原因就是貯藏于良好的溫度濕度環(huán)境。
此外,做好購買儲酒的記錄也是必須的,這樣便不會錯過了酒的“佳釀好嘗時”。一個詳細的記錄也可以讓你在相適的季節(jié)喝相應的好酒。詳細目錄上可以注明酒的名稱、廠家、顏色、產(chǎn)地、特殊的名稱(一個葡萄園)、制造年限、和酒瓶標識碼、儲存的位置、購買日期(購買地點)和購買價格,也可以對多年品酒的經(jīng)驗做一個注釋。
自己打造有個性的人生、有品質(zhì)的生活,哪怕一瓶一窖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