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7年,中國的網站運營商對網站真實用戶體驗指標的重視程度在顯著增加。在中國前50家熱門網站中,已知有近40%的網站正在或將要采用用戶體驗監(jiān)測服務,標志著中國網站運營商在用戶體驗的改善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正在與國際主流趨勢同步發(fā)展。導致這一進步的原因是與中國2007年互聯網行業(yè)持續(xù)高速的發(fā)展是緊密相關的,例如,各互聯網公司對第三方服務使用(比如CDN服務)變得更加普及、Web2.0及視頻網站的高速發(fā)展及商業(yè)網站進一步規(guī)范化等等。
通過對過去半年來排行榜數據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網站在用戶體驗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良好回報。以下網站的用戶體驗指標在明顯改善:門戶類的鳳凰網、新浪網;搜索類的百度、搜搜、易搜;B2C類的No5時尚廣場、當當網;新媒體類的第九頻道。除了用戶體驗指標改善的網站外,一些網站的用戶體驗指標表現相對穩(wěn)定且指標良好,如:門戶類的和訊、貓撲、雅虎中國;搜索類的愛問、九酷和萬方數據;B2C類網站中的D1便利網、紅孩子、淘寶網、卓越亞馬遜;新媒體類的優(yōu)酷網。在2007年10月到2008年1月行業(yè)分類排名上,以下網站取得了明顯進步:門戶類的新浪網由第14名升至第4名;搜索類的365.com由第13名升到第6名;B2C類當當網由第16名升到了第6名、籬笆網由第12名升到了第4名;新媒體類的第九頻道由第15名升到了第3名、互聯星空由第23名升到了第5名、優(yōu)酷網由第4名升到了第1名。
通過對4個類別低于排行榜平均指標的27個網站進行逐一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影響這些網站用戶體驗指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服務器所在ISP與用戶所在ISP的錯置,例如某個門戶網站,從北京網通測試節(jié)點訪問,其主頁許多內容來自5不同地區(qū)3個不同ISP,這就使得其發(fā)起連接所用時間和頁面下載時間相近,整體性能偏低。第二個影響因素是主機服務器性能受網絡或訪問量影響劇烈,某門戶網站從上海電信節(jié)點訪問該網站響應時間在高峰時達到約108秒,低谷時只有1.8秒,差距達到了100多秒,其服務器性能和出口帶寬明顯需要調整,這個問題也發(fā)生在新媒體類網站中,部分網站響應時間指標,在高峰時段都超過了60秒。第三個原因是一些網站只確保用戶與主機的ISP一致性,卻沒有確保區(qū)域一致,由于同一ISP在不同城市間的連接帶寬有所不同,這一設置容易受到網絡高峰影響而導致連接時間加長,降低用戶體驗效果。第四個原因是服務器數量少導致整體的負載能力小,在訪問高峰時段,網站不能及時響應訪問用戶導致用戶體驗指標降低。第五個原因是服務器沒有做合適的調優(yōu)配置,比如對頁面中圖片的并行連接、區(qū)域性的DNS優(yōu)化等。以上這些導致網站用戶體驗差的因素,并非都是由投資不足造成的,很多問題有效的監(jiān)測工具能夠幫助發(fā)現和解決,使其用戶體驗指標也會得到改善。
2007年,各網站運營商在關注自身的網站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在量身定制符合自身特點的用戶體驗監(jiān)測服務,他們所選取監(jiān)測模式也更加靈活和先進。2008年,采用用戶體驗監(jiān)測服務的網站數量,以及用戶體驗監(jiān)測技術勢必會取得快速發(fā)展。
本期排行榜,對所監(jiān)測的網站進行了行業(yè)劃分,選取了新聞與門戶類、搜索類、個人電子商務類,新媒體類共4個類別。網站運營商可以參考行業(yè)用戶體驗排行榜相對明確自己在本行業(yè)中的競爭位置,引導正確的用戶體驗投資,改進和提高網站自身的用戶體驗性能。關于排行榜的具體方法請參照2007年10月20日刊排行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