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因過分哀痛或情緒激動而流淚的生理現(xiàn)象。古人云:“有聲有淚謂之哭,有聲無淚謂之號,有淚無聲謂之泣?!笨磥?,蕓蕓眾生之哭,當有真?zhèn)窝潘字?,哭之原因與結果更是千差萬別。
戰(zhàn)國時期,“申包胥哭秦廷”,以至淚血交流,借得秦師救楚,遏制了伍子胥所率吳兵的攻勢,實現(xiàn)了“君能滅楚,我必興楚”的重諾??芍^“一哭可以興邦”、“一慟可以復國”。三閭大夫屈原,“哀民生之多艱”,汩羅江畔長歌當哭,留下《離騷》、《橘頌》等千古絕唱?!皠淇藿健?,婦孺皆知。這位劉皇叔憑著兩行眼淚借取荊州重鎮(zhèn),卻把擔保人魯肅“忽悠”得兩頭受氣。“三顧茅廬”時,一句“先生不出,奈蒼生何”說得聲淚俱下,“南陽臥龍”立馬心軟,收拾行李跟先主上路。下江東迎娶孫權之妹,幾番哭求吳國太垂憐庇護,竟能棲身虎穴化險為夷,娶回個如花似玉的孫夫人,使周瑜的“美人計”弄假成真也弄巧成拙。曹操之哭則盡顯“奸雄”本色,夜間殺了好心為他掖被的小侍,次日卻來個“貓哭耗子”,詐稱“夢中殺人”。偏偏那位恃才傲物的楊修還要湊熱鬧,撫尸哭曰:“非丞相在夢中,爾在夢中也。”一語點破曹公隱私,惹下后來的殺身之禍。《諸葛亮吊孝》則是另一番情景,“相逢一哭泯恩仇”,驅(qū)散“三氣周瑜”的陰影,軟化了本欲加害于他的江東將士之心,鞏固了岌岌可危的孫劉聯(lián)盟。以上是雄主賢良“經(jīng)典之哭”。
處于社會底層的庶民百姓,也不乏驚天動地之哭?!懊辖揲L城”,哭的不僅是生死絕戀和個人命運,更是天下兆民對暴秦虐政的血淚控訴!負冤而死的弱女子竇娥,臨刑前哭訴三大誓愿:六月飛雪、血濺白練、楚州大旱三年。后一一應驗,可謂驚天地泣鬼神!瞎子阿炳一曲《二泉映月》如泣如訴,怒號人間不平,每一個音符都浸滿斑斑血淚。曹雪芹稱《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道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部巔峰之作竟是“哭”出來的,書中真諦原來浸泡在淚水里!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淚腺尤其發(fā)達,《黛玉葬花》哭聲甚哀:“爾今死去儂收葬,他年葬儂知是誰?”錦衣玉食的外表難掩寄人籬下的凄苦!
哭也有技能高下之別。南北朝時,南齊孝武帝劉駿寵愛的殷貴妃死了,劉駿令群臣到墓前“獻哭”,優(yōu)者重賞。朝臣劉德愿失聲大慟,“哭技”超群,孝武帝當即擢升他為豫州刺史。君主開“賽哭”之先河,朝臣以哭驟獲顯貴,君臣惺惺相惜,一幕鬧劇獨步天下。
當然,哭也是有“個性”的?!澳员z染”,哭的是風俗教化不可不慎;“楊朱哭歧路”,哭的是道路多岔前途未卜;“阮籍哭窮途”,哭的是生不逢時命運多舛。莊子喪妻“鼓盆而歌”,可謂驚世駭俗的“另類哭法”,如同“莊周夢蝶”與“蝶夢莊周”一般輪回轉(zhuǎn)化莫測高深。
世人之哭,往往帶有時代和歷史的烙印。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詞曰:“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比绱蠊P勾勒出革命勝利、萬眾喜極而泣的場面。1955年解放軍首次授銜,有人為軍階高下錙銖必較,以至痛哭流涕。毛澤東譏之曰:“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銜時?!睉?zhàn)爭年代出生入死不掉一滴淚的猛將,卻為“幾杠幾星”犯暈,歷史的現(xiàn)象發(fā)人深省。
時下假冒偽劣盛行,“代哭”漸成時尚?!翱揿`”主角多為俊俏小旦,三尺白綾抹額,一襲素服裹身,哭得字正腔圓、合轍押韻,省卻了孝子賢孫許多眼淚!更有甚者,非親非故卻涕泗交流勝似骨肉。某顯官之母去世,有位“遠客”上罷“干禮”,撲倒靈前號啕大哭,誰也勸不住。那顯官實在看不下去,走到靈前朝“遠客”屁股上踢了一腳,輕聲喝道:“起來!你那事我答應辦就是?!笨拚呗勓裕ⅠR止住哭聲。借死者亡靈哭自己的事,實乃國人的一大發(fā)明。報端時有“公仆”落馬、鐵窗痛哭的報道。即便是真誠懺悔之哭,幾滴眼淚又怎能洗刷深重的罪孽!借債還錢本是古今通則,而今“討薪”卻成了一種職業(yè)。漫漫討薪路上幾多欲哭無淚的弱者,討不回養(yǎng)家糊口的血汗錢事小,動不動被暴打致傷、致殘、致死。這些不是新聞的新聞,飽含多少家庭椎心泣血之哭!
喜怒哀樂,人之常情;過哀當哭,喜極而泣;堂堂正正,哭之何礙?但至今世,理當匡正“哭風”。掃除種種“作秀哭”。掃除不該發(fā)生的“悲冤哭”,則于文明社會不無裨益!
(責編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