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莢決明”又名蠟燭花,為豆科多年生常綠灌木。翅莢決明高1.5~3米,羽狀復(fù)葉長30~50厘米,葉柄和葉軸有狹翅,小葉6~12對,倒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15厘米,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蕾挺直、蠟質(zhì),花冠黃色,莢果帶形、長10~20厘米、有翅,果莢寬1.2~1.5厘米,果莢瓣中央有直貫的紙質(zhì)翅,翅緣有圓鈍齒,種子三角形或稍扁?;ㄆ?月至翌年1月,果期10月至翌年3月。
一、生態(tài)適應(yīng)性
翅莢決明原產(chǎn)熱帶美洲,在閩南地區(qū)生長旺盛,耐貧瘠,適應(yīng)性強,喜光耐半陰,喜高溫濕潤氣候,不耐寒,不耐強風,宜栽植于通風良好之地。
二、繁殖方法
翅莢決明可通過播種、扦插等方式繁殖。由于該品種生長快,果實種子多,發(fā)芽率高,在生產(chǎn)上多用種子繁殖。種子播種繁殖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春、秋播種為佳。播種時,選擇完全成熟的種子用多菌靈適量拌種10~20分鐘后均勻撒在已備好的苗床上,覆細土0.5厘米左右,蓋薄草一層,淋足水。播種應(yīng)保持苗床濕潤,根據(jù)天氣情況澆水。約10~15天出苗,發(fā)芽率達90%以上。20天后應(yīng)及時追肥,可用稀糞水或0.5%~1.0%的尿素液潑澆,培育壯苗30天后,就可移栽定植。
三、栽培管理
移苗定植可用盆栽或在圃地種植,地栽株行距以50厘米×50厘米為宜,植穴視需要而定。穴底宜施入適量有機肥,植后及時澆定根水。1周后恢復(fù)長勢就可適量施有機肥或無機肥促進生長,并應(yīng)注意修剪,及時除去無用枝,保持良好的株形,使之能達到最好的觀賞效果。翅莢決明生長迅速,當年播種當年就能開花結(jié)果,植株高度能達到170厘米左右。
四、病蟲害防治
翅莢決明無嚴重的病蟲害,在栽培實踐中偶見有粉蝶類啃食葉片及蚧蟲引起的煤煙病。蚧蟲可施呋喃丹或噴施1000倍的80%敵敵畏乳油防治。煤煙病早期可噴施500~800倍的多菌靈液,每周1次,連續(xù)噴2~3次。
五、開發(fā)應(yīng)用
翅莢決明葉色翠綠、花色金黃、花量大,花期長達6個月,在園林綠化上有較高的應(yīng)用觀賞價值。在綠化配置上可以作為背景,以列植、片植、群植等種植手法用于林緣、緩坡地、路邊等。除可供觀賞外,翅莢決明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藥用成分主要是醌類化合物和黃酮(彩圖參見77頁圖1)。(福建省廈門市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 陳鑫輝 郵編:3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