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春夏蔬菜進入生長中后期后,市場總是呈現(xiàn)出飽和或供大于求的現(xiàn)象。菜賤傷農??!一些菜農此時往往耐不住性子,急急忙忙將這些“黃昏菜”提早罷園,改種下茬菜或其它作物。殊不知,由于人為地減少了“黃昏菜”的面積(有時也因自然災害而減少),進入秋淡季節(jié)后,“黃昏菜”的價格往往開始回升。
如去年五六月份,我地青椒等蔬菜價格跌至近些年最低,茄子、絲瓜、南瓜、扁豆等也賣價極低。面對如此不景氣的市場,一些菜農早早將春夏菜罷園改種下茬菜,有的干脆改種水稻。今年,菜價比往年雖要好點,但五六月份蔬菜還是賣不起價。加上遭受了特大旱災,有的菜農干脆不進菜園了,任其荒蕪。
筆者也是一個以種菜為生的農民,每年同樣要經歷五六月份這個痛苦時期。但面對現(xiàn)實,我沉住氣,沒有將我的春夏菜提早罷園,反而精心培管。而這些“黃昏菜”也沒讓我失望,到了每年的秋淡時給我?guī)砹司薮篌@喜。2007年,青椒、茄子、南瓜、絲瓜、扁豆等分別由最低時的每公斤0.8元、0.6元和1.0元漲到4元、2元、2元、1.6元和4元,青椒等還供不應求。
“黃昏菜”只要管理得好,保證菜的品質,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和收益。因此,培管好“黃昏菜”也不失為一種賺錢的好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