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i中國長城大秀、VOGUE時尚雜志于印度創(chuàng)刊、Jil Sander登陸莫斯科開設旗艦店……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中國與印度的相繼崛起,象征了全球政治、經(jīng)濟情勢的未來轉(zhuǎn)變,精品市場該何去何從?歐美市場趨于飽和,日本則是成長有限,全新崛起的金磚四國像是一塊美好的大餅般,不但讓全球所有的精品奢華市場重新面臨洗牌的局面,說穿了,誰能洞查先機,似乎就能搶到絕佳的商機,這一點從精品旗艦店一間間接連在那些國家開幕,占地與裝潢都堪稱全球最大的情況下,即可略窺一二。
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句話在我看來一點不假。指標性的時尚雜志刊物相繼創(chuàng)辦,上海外灘成為奢華品牌搶占中國市場的第一首選,精品品牌除了巴黎、米蘭外,還特別指定大中國區(qū)域,另辦一場服裝秀以饗潛在的顧客群,比如Chanel上海磁浮列車服裝秀、Fendi的萬里長城大秀等,精品品牌莫不出奇招,拉攏中國市場的年輕新貴,當Karl Lagerfeld、Silvia Fendi緩緩走出謝幕時,襯著當晚的微涼夜色,黃色且鮮明的雙F大字樣就這么打在長城墻上,這不但是一種精品的時尚態(tài)度,加上Karl Lagerfeld特別為此場秀所設計的88套服裝以及象征中國意涵的紅色等,無疑也是奢華品牌看中中國市場的最佳證明。
除了中國外,印度也是個備受看好的新興市場。自古以來,印度王公大君往往捧著大把的金銀珠寶前去歐洲,不但購買當時所謂的奢侈品,還委請各家珠寶品牌設計貴重珠寶,藉此象征自身的權(quán)力與財富,而如今Cartier也順應了此一潮流,推出帶有印度風格的貴重珠寶,不但突顯了時下印度因為經(jīng)濟起飛所引領的熱潮,更重要的意義是,奢華品牌對于耕耘新興市場的不遺余力,而且新的印度風格珠寶,不但保留原有色彩豐富、大氣的設計,碩大的祖母綠、藍寶石以及紅寶石,異國風情特色十足。此外,印度市場的重要性,連Jean-Paul Gaultier都在他的2007/2008秋冬高級訂制服里大玩游戲,一位位模特化身為帥氣的大君,鑲滿水晶珠寶的頭巾、長袍以及精致的刺繡等,看來是對印度文化的最佳禮贊。
奢華市場雖然讓全球精品品牌更加注重形象的包裝以及行銷市場的運作,但他們?yōu)榱擞袭數(shù)氐念櫩腿?,有時還推出全球因地制宜的限量趣味商品,比如Louis Vuitton推出中國人喜好的休閑娛樂——麻將、Dior針對中國文化的限量馬鞍包等,都掀起一股收藏熱潮,加上眾家精品品牌如Montblanc上海珠寶秀請來奧斯卡影后Hillary Swank當作嘉賓、Giorgio Armani親赴上海宣傳等,一時之間,精品品牌莫不出奇招,藉此吸引當?shù)仡櫩腿?;而且很難想象在腹地廣大的中國,上海外灘的精華地段已幾乎全數(shù)用盡,長城也被當作時尚舞臺,那么精品品牌的下一步呢?難不成是一場極致奢華的北京紫禁城大秀嗎?基本上,誰也沒個準頭,只待哪天某家精品品牌真的達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另一方面,雖然新興奢華市場為整個精品界帶來新的契機,但值得觀察的是,這些正在快速崛起的國家,人民的水準是否能跟的上這些精品所強調(diào)的品牌價值?否則消費力再高、市場多么蓬勃,若是仍出現(xiàn)大批的仿冒商品,人民也不懂得珍惜精品品牌得來不易的附加價值,那么再昂貴、再精美的設計,也看似平凡無奇,這反倒是值得深思的一點,不是嗎?!
專欄撰稿人:黃薇
臺灣著名時尚作家、資深時尚人。游走于各大國際秀場,癡迷于一切美的事物,特為《風尚志FASHION WEEKLY》撰寫內(nèi)地獨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