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快樂,首先要滿足孩子身心的基本需求——被愛、安全、飲食?!?/p>
我常常認為生命的誕生,是一種充滿恐懼的感覺。要適應這個世界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快樂,首先要滿足孩子身心的基本需求 被愛、安全、飲食。
如果我們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感知到愛,讓他明白這個世界對他是友好的、安全的、愉快的,孩子就會產(chǎn)生安全感。安全感是兒童快樂的基礎和平臺。安全感一旦建立,愛就能逐漸喚醒情感、精神和道德,而趨向完美的人的世界。
食物是孩子快樂的第一源泉。我們必須在食物上滿足孩子。食物給孩子心靈的營養(yǎng)。父母應該了解到,從幼兒開始,給予一定是從物質(zhì)化的東西開始的。照顧孩子的身體,滿足孩子對食物的需要這種物質(zhì)化的過程,為孩子打造了一個從物質(zhì)上升到心理的階段。同時食物的滿足包含了孩子心理上的滿足,孩子也借食物來發(fā)展自己的心智。由于孩子在心理上獲得了慰藉和滿足,于是自然地踏上了從智慧上升到心靈的臺階。這樣一個內(nèi)在進化的過程就是通過最真實的生活達成的。想想我們成人,即使年過不惑,不也一樣好吃嗎?相信需要滿足孩子的食欲也就不難理解了。
孩子的另一個快樂來自于大自然。讓孩子到渠里抓青蛙、玩水、玩沙、爬樹,孩子幾乎是百玩不厭,樂此不疲。自然和人類有天然的聯(lián)系,我們?nèi)祟愂紫仁亲鳛樽匀坏娜硕嬖诘?,其后才是社會的人。同樣的道理,孩子首先一定會跟生命化了的物體產(chǎn)生肌膚的接觸,然后和大自然產(chǎn)生肌膚的接觸。大自然究竟能給孩子什么,我們不知道,因為人類精神的發(fā)展是潛在的,但自然界給予孩子的幫助有時是那樣的明顯。這就是為什么孩子喜歡被抱,喜歡趴在地上,這些看似慣常的行為都是孩子通過身體獲得力量的來源。自然對孩子們的身心都是一種調(diào)解。所以說與自然親近能給孩子帶來快樂。
還有一個更大的快樂來自于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當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完成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時(不是成人規(guī)定孩子做的),孩子是快樂的?!昂⒆拥恼嬲矏傇谟谕瓿伤莻€年齡所能做的偉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