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新媽媽在順產后4—6小時內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小時后,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排尿,并且膀胱還有飽漲的感覺,那么,你就可能患上尿潴留了。
預防
尿潴留是產褥期常見的不適病癥,會給新媽媽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諸多困擾。產后尿潴留不僅可能影響子宮收縮,導致陰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產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預防產后尿潴留,首先要了解患尿潴留的常見原因:
害怕排尿
新媽媽不習慣在床上排尿,或者由于外陰創(chuàng)傷,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導致尿潴留。
Tip:面對此種情況,家人應首先幫助新媽媽排除種種顧慮,循序善誘,鼓勵她下床排尿。
腹壁松弛
由于妊娠時腹壁持久擴張,產后發(fā)生松弛,腹壓下降,無力排尿。
Tip:如果孕婦在孕期多運動,加強腹肌鍛煉,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此種原因的患病可能。
使用藥物
產前或產程中應用大劑量的解痙鎮(zhèn)靜藥,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應用硫酸鎂、茛菪類等藥物,就會降低膀胱張力而引起尿潴留。
Tip: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只要適量用藥完全可以讓產婦避免患尿潴留。
產程較長
在產程中未及時排尿,膀胱和尿道受胎先露壓迫過久,導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腫,張力變低而發(fā)生尿潴留。
膀胱神經功能紊亂
產后會陰側切或會陰撕裂造成外陰創(chuàng)傷疼痛,使支配膀胱的神經功能紊亂,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而發(fā)生產后尿潴留。
應對
如果新媽媽發(fā)覺自己有尿潴留現(xiàn)象,應該及時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切不可聽之任之。一般來說,在家里多喝水,并進行簡易的輔助方法就可以起到緩解尿潴留的作用。
多坐少睡
新媽媽不要總躺在床上。因為躺在床上容易使你降低排尿的敏感度。這就有可能阻礙尿液的排出。順產的新媽媽,可在產后6—8小時坐起來:剖宮產的新媽媽術后24小時可以坐起。
聽流水聲
如廁時打開一旁的水龍頭,聽聽流水的聲音,利用條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使新媽媽產生尿意,促使排尿。
熱水治療法
在盆內放上熱水,水溫控制在50℃左右,然后直接坐在熱水里浸泡,每次5—10分鐘,也可以用開水熏下身,讓水汽充分熏到會陰部,但要注意保持身體不接觸水面,以免燙傷。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促進膀胱肌肉的收縮,有利于排尿。
開塞露納肛法
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經反射原理,采用開塞露納肛,促使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弛而導致排尿,效果快速。
按摩法
在排尿前即可采用此法刺激排尿,即將手置于下腹部膀胱處,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次:排尿后還可再用手掌自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以減少膀胱余尿。
Tip:經過上述幾種方法仍不能及時排出尿液,或者僅能解出部分尿液,而下腹部膀胱處還是疼痛難忍,觸之即有尿意但又排不出來的話,就應立即就醫(yī);同時,如果出現(xiàn)尿頻、尿急、發(fā)熱、有異常惡露的話,都應該及時就醫(y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