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電視熒屏,是漫山遍野的軍旅題材,每一次換臺都是硝煙彌漫?!妒勘粨簟肥亲钌衿娴囊淮慰战担層^眾經(jīng)歷了一場措手不及的情感突擊戰(zhàn)。該劇播出后,王寶強由“傻根”變成了“兵王”許三多,征服了全國億萬觀眾。
少林俗家弟子的明星夢
王寶強的家,在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離邢臺市不遠。
家里的老房子就在村東頭。早些年王寶強的爺爺有四個兒子和五間房子,王寶強的父親分到了一間。后來,王寶強的父親幫人蓋房子,攢了一點錢,蓋起了現(xiàn)在的老房子。房子很舊,抬頭能看到大梁。如今,王寶強的新家在公路外十幾米,很氣派。鄰居們說,這是寶強成名后給父母蓋的,僅裝修就裝了兩三年,2006年才正式入住。
1984年4月,王寶強出生的時候,家里已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和諸多農(nóng)村孩子一樣,童年的王寶強不被人關(guān)注,身上的衣裳都是撿哥哥姐姐穿小的,經(jīng)常被別的孩子欺負,和《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小時候很相像?!妒勘粨簟防?,許三多的父親總是看不上兒子的“弱”,教育的唯一方法就是打。而現(xiàn)實中的王寶強的父親曾經(jīng)當過軍人,王寶強從小也沒少挨父親的打。
上世紀90年代初,王寶強看了電影《少林寺》,當下就決定去少林寺。他這樣幻想著——學會了功夫,看誰還敢打我。另一個幻想是,當明星,將來風風光光,讓人瞧得起。
8歲的孩子去少林寺學武功,父母原本不同意,可是王寶強倔,挨打也要去,還主動幫父母干活。那時他家只有6畝地,父母都是老實人,除了種地,不懂其他營生,全部精力都用在種地上,王寶強就搶著干地里的活。父母經(jīng)不住兒子的纏磨,妥協(xié)了,心想讓孩子出去闖闖也好,學不學得成也無所謂。
到了少林寺,王寶強拜釋延宏為師。
釋延宏身為少林寺護寺武僧總教頭、少林寺第34代功夫傳人,收徒講究一個“緣”字。他認為能成為師徒,說明“緣”到了。護院武僧功夫院并不公開招生,拜入門下的大多是通過熟人介紹,收徒前先要摸骨,看孩子的體質(zhì)是不是適合學武,然后才決定是否留下。
摸骨的時候,釋延宏認為王寶強骨脈不錯,人又聰明,很適合學武。
最初3年是基本功練習,很苦。冬季凌晨5點,夏季4點,學徒們要準時起床,從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區(qū),再返回來,相當于一個半程馬拉松。有時,要從少林寺跑到山上的達摩洞,山坡很陡,跑著上去,手腳并用才能爬下來。下午學習文化課,晚上還要將當天的訓練內(nèi)容復習一次。
3年后,王寶強開始學習各種拳法套路,進步很快,師父直夸他悟性不錯。
在少林寺的6年中,王寶強只在過年的時候回過家,其間,他往家里寫過兩三封信。母親不認識字,看到兒子寄回的一張相片,當即就掉下了眼淚——照片上的兒子剃了光頭,穿著和尚練武的衣裳,露著一只胳膊。
然而王寶強說,他覺得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少林寺。
遇到生命里的第一個貴人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來少林寺學武的,大多是農(nóng)家子弟,練成后出路還算可以,有的進部隊擔任教官,有的進影視業(yè)做武行,還有的進入少林寺武術(shù)表演隊或到國外開武館。因為迫切地想改變家境,王寶強選擇到影視行業(yè)發(fā)展。
2000年,16歲的王寶強帶著500元錢,離開少林寺,來到了北京。他和另外五個人在煤場邊的大雜院里租了一間房子,房子年久失修,墻皮都脫落了,月租金120元6個人分攤。為了方便找活兒,他們湊錢買了一個BP機。
王寶強找工作的第一站是北京電影制片廠。第一天,他沒找到活兒,反被人騙到一家地下室,花20元住了一晚。第二天,沒有活兒。第三天,還是沒有。初來乍到的王寶強,在北影廠門口蹲了半個月才等到第一個群眾演員角色:穿著大褂在明清一條街上走一遍,走完下場。
可即便是這樣的角色也不好找,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王寶強都沒活干。盡管他學會了在人群里奮力向前擠,學會了在人前展示自己的少林功夫,學會了忍受“同行”的冷眼,卻遲遲等不來機會。后來他才知道,“蹲活”也有規(guī)矩和技巧,很多有經(jīng)驗的群眾演員根本不用整天蹲在電影廠門口,他們認識“穴頭”,很多挑演員的副導演不去廠門口,只通過“穴頭”介紹人。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寶強帶的錢花完了,沒有龍?zhí)籽莸娜兆?,他只能和伙伴去建筑工地打零工,一?5元,包吃不包住。理想沒能實現(xiàn),打擊不斷襲來。同伴勸王寶強放棄,說你長得不好看,又不是李連杰、成龍,沒拿過武術(shù)冠軍,又沒關(guān)系,還是回去吧。
《士兵突擊》里有一句關(guān)于騾子和馬的臺詞,王寶強那時候就知道,自己是騾子,不是馬,不是馬就得加倍努力。有時偶爾能接到武行的活兒:被人扣住手腕,從梯子上摔下去。有經(jīng)驗的老武行是假摔,他是真摔。導演很滿意地點點頭,說很真實。王寶強摔得渾身都青了,最痛苦的時候,他帶著滿身傷,灰心地躺在工地的房間里,望著天花板發(fā)呆。
從2000年到2002年,王寶強一個電話沒給家里打過,他不知道該說什么,覺得沒臉打電話。往前走的路全是暗的,要走就得摸索。
2002年春天,北京一家建筑工地上,王寶強的呼機響了,這是一個改變他命運的呼叫,《盲井》劇組通知他去見導演李楊。導演告訴他,他將出演這部電影的男主角。當王寶強拿到500元的預付片酬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李楊是王寶強生命里的第一個貴人?!睹ぞ防镉邢戮膽?,幾百米深的礦井,演員得到礦井中拍攝。很多演員都放棄了,而王寶強堅持下去了。李楊感慨說,這行里聰明人太多了,很多人拍電影就是為了成名,就是為了賺大錢,遇到危險就跑了,可王寶強沒跑,這小孩行。
《盲井》是低成本電影,拍攝中資金出了問題,很多人都跑了,也有人勸王寶強走,但他沒走,他根本沒想片酬問題,也沒想什么保險,只覺得是個機會,一定要抓住。王寶強說,自己從來不會主動跟人要什么,以前跑龍?zhí)祝^通常都會在演員費用上卡一手,但他不爭,給多少是多少,跟人家爭,人家就不用你了。
這年冬天,拍完了《盲井》,王寶強來到一個小賣鋪,用公共電話給家里打了個電話,剛開口說:“你們都好吧,莊稼怎么樣了?”家里人立刻罵了過來:這么長時間不跟家里人聯(lián)系,以為你死了!罵完,電話兩邊都哭了。
王寶強沒學過表演,他的法寶只有一條,相信導演,導演讓怎么演就怎么演。對他來說,每一次機會都是最后一次。他文化程度不高,所有臺詞,都要翻字典注音。別的演員是拍一場戲記一場戲的臺詞,他是提前把所有的臺詞都背下來,這樣方便導演調(diào)整。剛開始的時候,他記臺詞要花很長時間,后來記得越來越快。
《士兵突擊》讓他
真正奠定了位置
2003年,王寶強憑《盲井》拿到了金馬獎。馮小剛是看了《盲井》之后找到王寶強的。《天下無賊》之后,一切都順理成章,“傻根”在《殷商傳奇》里成為哪吒,在《暗算》里成為天才少年阿炳,在《士兵突擊》里成為許三多。王寶強非常感謝這幾部戲的導演,他說:“以后只要是他們的戲,他們讓我演死尸我都去演。”
《天下無賊》拍完,王寶強覺得無以為謝,就從家鄉(xiāng)背了一袋小米送給了馮小剛。
對金錢的態(tài)度,他仍和當初一樣單純,掙了錢就給家里,自己留下些夠花就行。但是許多變化在悄悄發(fā)生,有時令他困惑。成名之后,應(yīng)酬多了,喝酒就成了難題。他一直不太會喝酒,但很多場合不喝還不行。他當年上少林寺、闖北京的經(jīng)歷,成了家鄉(xiāng)子弟的熱門出路,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是他實在幫不了,最多只能幫他們介紹介紹。
2006年,王寶強還能回去幫家里收玉米,2007年就不可能了,但他覺得人生最美的事,就是終于向父母證明了,這個兒子沒白養(yǎng)。
2007年,《士兵突擊》在全國各大電視臺熱播。王寶強說,《士兵突擊》是自己入戲最深的一部戲,許三多是什么樣子,自己就是什么樣子。
目前,戲約不斷的王寶強在央視年度大戲《烈火男兒》中當起了消防員,為此,他還特意去消防隊體驗了一個星期的生活,接受了全套訓練,穿消防服、接水管子、爬墻、在單杠上翻跟頭。王寶強笑言自己訓練時像個笨熊,經(jīng)常出洋相。在劇組里,他不愛說話,也不扎堆。
但,什么也無法阻止王寶強聲名大噪。
從《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到《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王寶強的角色轉(zhuǎn)換用了3年時間,身價就像翻跟頭似的,已是以前的幾十倍。但他仍以普通人的身份,質(zhì)樸地面對明星生活。他知道要尋求更大的發(fā)展,就必須認真努力地拍好戲。他還想找個機會去進修一下,充充電。
說起武術(shù)與電影的關(guān)系,王寶強說,自己從小就有拍電影的夢想,學武術(shù)也是為拍電影而準備的,希望拍電影時能用得上,如果有一天能拍武打片,他說他不用替身,要讓大家覺得,他挺專業(yè)的。
(編輯: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