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兒子小強讀小學五年級,腦子確實很聰明,可就是專注力不強,思想經(jīng)常開小差,你說這他卻想著那。對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好喜新厭舊。開家長會時,朋友很誠懇地向班主任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老師說:“你這個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專心,上課四十五分鐘,有多半時間心不在焉,所以成績一直處于中下游。比如,有次我在上數(shù)學課時,再三強調(diào)這是重點,請大家注意聽,卻發(fā)現(xiàn)他在玩小鏡子。唉……”朋友現(xiàn)在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學習不專心。
專注力對于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專注力不強,學習質(zhì)量難以保證,而且對今后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確實,專注于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成功的第一大要素。尤其青少年,只有善于克制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完成自己的職責,才有成功的希望。
王羲之寫字時,把精力全集中到字里行間。午飯時,書童把餅子和蒜泥送來給他吃。過后,他的夫人進屋一看,只見他滿嘴是墨,原來他用餅子蘸著墨汁吃下去了,還不住地夸獎夫人做的蒜泥好吃。王羲之研究書法,確實進入了一種專心致志的境界,因此才被后人譽為“書圣”。只要進入了這種境界,還愁學業(yè)沒有進步嗎?
專心做事的人最聰明,因為他們懂得用腦,懂得高效地利用時間。
比爾·蓋茨是當之無愧的電腦神童,他創(chuàng)造了人類創(chuàng)業(yè)史上的神話。他的成功在于他有似乎永遠都在思考的聰明腦袋,他有獨立自主、充滿競爭意識的個性,尤其不能忽視的是,他有能夠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在家庭的呵護下,比爾能全力專注某一事物的天賦十分明顯。他只重視那些他感興趣的重要東西,對其他事物一概不管。
1968年秋天,在湖濱中學上學的比爾·蓋茨第一次接觸計算機。這個神奇的家伙便深深地進入比爾的視野與神經(jīng)。比爾開始瘋狂癡迷上了計算機。很快,八年級學生比爾便擠進了高年級學生的圈子。他們的老師所知道的所有計算機知識,比爾一星期的時間就超過了。在那個計算機剛起步的年代,上機編程序太昂貴了,盡管它那么奇妙、那么吸引人。聰明好學的比爾總在不斷尋找甚至創(chuàng)造機會去上機編程序。那個時候,比爾常與伙伴們一起乘車到湖濱中學附近一家新辦的計算機中心公司編寫程序。他一直忙到累得無法繼續(xù)才回家。他們常常是一邊吃著從附近食品店買來的面包,一邊忙著編程序工作。比爾在伙伴中表現(xiàn)得最頑強。晚飯后,興趣高漲的比爾·蓋茨常假裝上床睡覺,然后偷溜出家門,坐十來分鐘汽車去計算機中心公司繼續(xù)他的編程序工作,偶爾他回來得太晚了,汽車已經(jīng)停運了,他只好走路回家。但他似乎樂此不疲。
在哈佛大學里,學習計算機的條件優(yōu)越得多了,比爾簡直如魚得水,以極大的精力投入到計算機中。為了趕一個程序,比爾一干就是36個小時以上。有時困了,他就趴在桌面上以至他在蓋著電熱毯熟睡時,還夢著計算機的事。在一個凌晨的3點,比爾開始說夢話,他一遍遍地說:“一個句號,一個句號,一個句號,一個句號……”
比爾對不關心的事卻極少在意。無論是課程、衣著、還是睡覺、社會交際等。盡管那時家里富有,他總是穿得比別人破。在生活中,他有堅強的意志力,不為欲望左右,比爾在哈佛求學時,幾乎沒有追求過任何女子,未與任何人有過約會,盡管他有過許多這樣的機會。因為,比爾留意的,絕不是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