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小女孩才剛剛11歲,一次與中國小朋友一起外出旅游時,背了一個與她年齡極不相稱的大背包。一名同行的中國孩子想助人為樂,幫她背包時,她疑惑不解,但又很有禮貌地說:“謝謝,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拿?!?/p>
與之相比,在我們城市的每一所小學校門口,每逢上學放學的時間總能看到這樣奇特的現(xiàn)象,人如流、車如織,接送孩子的大軍將交通嚴重堵塞。再仔細瞧瞧,大人左手拎書包,右手拿紅領巾;孩子有手拿面包,左手握牛奶,臨到校門口,大人還要幫孩子系好紅領巾,然后千叮嚀萬囑咐目送孩子上教學樓。
只要你任意挑一個小學生的作業(yè)本打開看看,尤其是家庭作業(yè)本,你總能看到這里一點那里一處明顯有家長檢改過的痕跡。隔三差五,班級門口還會出現(xiàn)這些孩子們的家長:你送英語書,我送作業(yè)本,他遞文具盒……更可笑的是有時檢查預習作業(yè),書上所見的盡是家長嫻熟的筆跡。
以上種種現(xiàn)象,反映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沒錯,是家長們那“有力”的雙手在每時每刻地攙扶著孩子,在為他們撐起一方“愛”的晴空??墒聦嵢绾文?孩子們的自我感覺更好了,依賴性更強了,惰性更大了,而進步卻更小了,甚至是沒有了。這樣一來,造成學校教育的難度就更大了,而教育的效果也更差了。
著名影星成龍談到了對我們現(xiàn)代家長頗有啟迪的一件事。他說:“為了避免兒子受到傷害,我過去一直保護他,擔心他被綁架,不準他去這里,不準他去那里,整天把他關在屋內(nèi)。于是他寫了一首歌,拿給我看,歌名叫《人造的墻》。他說,第一道墻是我,第二道是他媽媽,第二=三道是老師,第四道是他身邊所有的人。歌詞說,所有的人都需要自由,他要出去聞一下花香,但不知要走多遠,不知那墻有多厚;說他知道當他跌倒時,我們會在他身體下面放個軟墊,但是,他哭求:爸爸,讓我跌下去吧!”
這首文情并茂的歌,讓成龍讀后淚流滿臉。他于是對妻子說:“我們保護得太過分了。該讓他出去闖闖!”
確實,我們成人總自以為是地將自己的經(jīng)驗做成一件厚厚的盔甲,以“愛”的名義,強逼孩子穿上,殊不知這層盔甲恰恰成了他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
國內(nèi)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大學生,在考取獎學金出國留學后,卻因焦慮過度而精神失常。原來,他是家中獨子,從小備受寵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上了大學,父母還要每周到學校去為他料理生活,一想到自己將要獨自一人出國求學,無人照顧,他不知自己將如何生活,以致過于焦慮而失常。后來,這個大學生的父母后悔不已:“我們一心一意地愛他,凡事為他著想,誰知卻害了他?!?/p>
家長啊,現(xiàn)在請松開你的雙手,挪開那把“傘”,還孩子一個自然的天空,讓他在風雨中成長,只有這樣,他才能自由地、健康地成長。
如果真愛孩子,現(xiàn)代家長就請你不要事事幫著做、替著干,而是要讓孩子逐步培養(yǎng)責任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力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自己的書包、書籍等物品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自己打掃,自己的床鋪自己收拾……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