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淡于黨派意識,但葉公超有自己的正義和良知。當日本人的炮火逼近北平,他無法再從容下去。“一二·九”運動的時候,他在清華大學當教授。
侵略者的坦克終于開進了北平,葉公超隨西南聯(lián)大轉(zhuǎn)移到了昆明。時局越來越危險,教授的生活待遇也日落千丈,享受慣安逸的葉公超有點受不了,經(jīng)常發(fā)牢騷說:“還不如去從政呢!”不過,以文人的清高,不是一個芝麻綠豆官就可以屈就的,即令出山,也要待價而沽。所以葉公超又半開玩笑地補充說:“我要足夠大的官才做?!?/p>
沒有想到,一個偶然的事情竟然令玩笑成真。叔叔葉恭綽當年有一件西周的青銅器——毛公鼎,上面刻有傳世青銅器中最長的銘文??箲?zhàn)爆發(fā),葉氏躲避香港時,來不及帶走,留在了上海。葉妾潘氏欲侵吞這件國寶。葉公超銜叔父之命趕赴上海處理。日本憲兵接潘氏密告,突擊搜查葉宅。國寶沒有找到,倒查出手槍兩支。葉公超因此而被捕入獄,刑訊逼供,又是鞭笞,又是灌辣椒水,吃足了苦頭。葉公超雖然是一介書生,性格倒是外柔內(nèi)剛,就是死不開口。最后由其兄具結作保出獄,攜毛公鼎秘密逃到香港。就是這次入獄,種下了葉公超對日本人仇恨的種子,他再也無法平靜地回到校園教書,惟愿只身貢獻抗戰(zhàn)。他的朋友、時任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的董顯光博士趁機動員他出山,為國家服務。就這樣,葉公超決然告別了學界,步入了仕途。
從小小的國際宣傳處駐馬來亞專員起步,短短幾年間,葉公超平步青云,官運亨通:歐洲司司長、外交部次長,直至外交部長。英語好、交際能力強自然是本錢,同時也與最高領袖的賞識有關。當年的蔣介石雖然是行伍出身,卻不妒忌學問比自己大的知識分子,很是重才。只要有才,還是可以在政府中冒尖。
葉公超在學校是一副名士派頭,他將名士派頭同樣帶進了官場,豁達、開朗,不拘小節(jié),令外交部氣象一新。他放手讓副手和部下工作,笑呵呵地公開宣布:“我一天只看五件公文,其他的都不必送上來了。”部長當?shù)饺绱藶t灑,大概也無出其右了。
然而,官場真的是那般好混,真的如像清華北大一般是名士的伊甸園?葉公超未免太天真了。作為一介書生,他只知道展現(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哪里懂得官場的爾虞我詐,政治的曲折復雜。何況,在一個專制者手下打工,處處要仰人鼻息,看主子的臉色。葉公超縱然從小八面玲瓏,畢竟是大戶人家出身,免不了骨子深處的貴族傲氣。他自稱做人的座右銘是“見大人則藐之”,然而在官場里面,有些大人你是藐不得的。誰藐誰就受氣。葉公超官場二十年,究竟受了多少氣,誰也不清楚,只有他的部下和女人略知一二。在外交部工作的人,都知道只要葉公超被蔣介石訓斥以后,回到部里必定訓斥司長。有人回憶當年的葉公超說:“他的脾氣一天有如春夏秋冬四季,你拿不準去見他時會遇上那一季,大家憑運氣,可能上午去看時還好好的,下午就被罵出來?!边@是專制統(tǒng)治下的悲哀:見了獅子是羊,見了羊是獅子。做官不如狗呵。
在葉公超擔任臺灣國民黨外交部長期間,應該說他是為蔣立了大功的,保全臺灣性命的兩個重要條約:《臺美共同防御條約》和《臺日和約》都是他任上簽訂的。但這又怎樣呢?功勞永遠是領袖的,是領袖領導有方,奴才永遠只是奴才。假如自不量力,恃才傲物或功高震主,反而招禍。
1958年,葉公超外放,擔任駐美大使,本以為可以自由一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現(xiàn)代的領袖獨裁統(tǒng)治,遠遠要比古代的專制厲害,縱然遠隔重洋,依然是蔣手中的牽線木偶。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掌心。三年以后,因為外蒙加入聯(lián)合國問題,葉公超成為美國與蔣之間的受氣夾板。蔣盡管礙于美國主子的面子,勉強同意棄權,但這口鳥氣卻撒在葉的頭上。葉公超被急召回國,一下機場,他被冷冷地告知:將另有安排,你就不必再回美國了!不久,發(fā)表他為政務委員,如同一件被主人玩厭的古董一般,被閑置起來,且剝奪了出國的機會,實際上形同軟禁。行政院開會時,別人都來去自由,葉公超呢,哪怕上一個廁所,都有人貼身陪同,名曰“保護”!
閑著實在無事,老朋友梁實秋等邀請他去臺師大和臺大兼一點課,以作消遣。葉公超很興奮,他以為在政界轉(zhuǎn)一圈,回到學界也好。開的課還是老本行“現(xiàn)代英美詩”。文壇老將重返講臺,自然聽者如云,下面又是一排排黑壓壓的學生和一雙雙因崇拜而發(fā)亮的眼神。葉公超感慨萬千:還是文人最自由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但是,這位老兄還是太天真了一點。不久,有關方面便來干預,說是有礙國際觀瞻。匆匆上了一個學期,就被迫收場。葉公超方才明白:原來一日當官,終生為奴啊。(摘自《大時代中的知識人》)